分享

铁犁牛耕

 Michael430 2021-02-24

早在春秋时期,牛耕已经出现。到了汉代,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铁器农具大量普及,铁犁和牛耕的结合形成了无比强大的生产力,极大地节省了劳动力,成为了两汉时期的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全面繁荣。

01

土地制度

汉承秦制,两汉耕者有其田,土地私有并且可以自由买卖。

土地的自由买卖使得土地越来越集中,造成了大地主阶层和庄园经济的出现。

到了东汉,豪强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建立地主田庄。在庄园中种植粮食和各种经济作物,经营手工业、渔牧业,自给自足。而拥有小块土地的自耕农,在自己的土地上从事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劳动。

东汉播种画像砖 四川博物院
以田野作背景,田边点缀三株树,田里无庄稼,有田埂,画面正中有六名农夫装束者在农田劳作,右四人双手挥钹镰芟草拨土,又说是砍削秸秆,左二人执钵撒种。生动再现了东汉时期庄园经济的劳作场面。

土地私有制大大促进了人们开发土地热情,从而客观上促使劳作工具和耕作方式的创新与改良。

 02

铁犁

铁器者,农夫之死生也。

在汉代,随着冶铁技术的发展,铁制农具得到普遍的推广和应用。如犁、铧、锄、镰、耙、铲、镐、刀等后世使用的主要农具在当时基本都已出现。尤其是翻土使用的犁,在材料和结构上都有了划时代的改良,成为了汉代农耕的第一神器。

汉五齿铁耙 章丘区博物馆

犁是由在一根横梁端部的厚重的刃构成,通常系在一组牵引它的牲畜上,也有用人力来驱动的,用来破碎土块并耕出槽沟从而为播种做好准备。犁铧是指安装在犁的下端,用来翻土的铁器,略呈三角形。

在铁犁出现以前,耒耜一直是翻土耕作的主要农具,可以说是犁的前身。

耜【sì】,用于翻土,与如今常见的铁锨头相似,需要安装长柄才能使用。耒【lěi】耜的长柄。

耒本是早于耜而独立使用的农具,是用于翻土的尖木棒,但尖木棒因为受力面少,翻土效率低,所以后来经过改进,便出现了以面代点、受力面积更广的耜,进一步提高了翻土效率。“耒耜”连用,后泛指中国古代农具。

 

实际早在新石器时代便已经发明了犁。不过新石器时代的石犁和商周时期的青铜犁由于受材料和动力条件的限制,使用范围不广,在生产中作用有限。石犁笨重,需用强大的动力才能拉动,且易损毁。青铜犁虽锐利,但数量太少,不可能大量应用于农业生产。

 

5000年前的良渚已出现石犁

石犁耕作时,犁面斜插在土层中,一人拉动石犁前进,一人手扶犁架保持方向。石犁的出现,将间断式小触面耕作演变为连续的大触面耕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兴起,出现了铁犁,成为最重要的耕作农具。坚硬锐利的铁犁的出现使得农民可以轻松开垦大片质地坚硬的土地,农业生产率迅速提高。

两汉时期使用铁犁的地域范围已很广泛。铁犁犁身全铁化,坚固耐用;犁口锋利化,角度缩小到90度以下,锐利适用;规格定型化,犁因不同需要,而有大、中、小型之分,形制亦因需要而有差异;犁头犁冠化,使用于多沙石地区的犁头,多加装铁犁冠,对犁铧刃部起保护作用,可随时更换;犁铧犁壁化,犁上装有犁壁,便于翻土、起垄,用力少而见功多。

西汉铁犁铧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

整器呈“V”字形,前有长约二寸的铧尖,内侧为一条空腔槽带,可衔接到犁上,两翼外侧为刃,尖后腹为内厚外薄,略似斜倒的塔式,是当时重要的农用工具犁前端的套刃,使犁铧耐用起到保护的作用。

汉代铁犁铧 济源市博物馆

东汉时,已经大量使用全铁制犁铧,它比以往的V形犁,刃端角度已逐渐缩小,不但起土省力,而且可以深耕。

汉代使用的是长直辕犁,其特征是犁辕是直的。直辕犁回转不便、起土比较费力。唐代出现了曲辕犁,操作时犁身可以摆动,富有机动性,便于深耕,利于回旋,轻巧柔便。

直辕犁

曲辕犁

03

古代的牛通常指黄牛,多用于北方旱地农耕,而南方水田则较多使用水牛耕作

中国现在家养的牛可以分为黄牛(可分为普通黄牛和瘤牛)、水牛、牦牛等种类,它们有着不同的性情和形象特征,也有着不同的驯化历史和分布范围。黄牛和水牛自境外传入,牦牛由中国本土驯化成功。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就已经完成了引进和驯化。

中国家养普通黄牛至少在5000年前由西亚传入。在西周之前的很长时间里,黄牛最主要的作用即是肉用。

 

汉阳陵出土彩绘陶牛

瘤牛,在古代又称“封牛”或“犎牛”,因为其肩背有巨大瘤状突起而得名。中国家养瘤牛由印度及东南亚传入,云南很可能就是中国最早引入瘤牛的地方。

八牛贮贝器 上海博物馆

瘤牛背上有隆起的驼峰是它最大的特点,是云南青铜器上所见最多的牛。

水牛在距今5000年前在印度河流域被驯化。中国现生水牛可能是在距今3000年前后由南亚西北部地区传入中国境内的。

此外,在商周时期还有一种圣水牛曾经广泛分布于黄河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因肉食以及祭祀等原因,数量众多的圣水牛成为人们的主要猎杀对象。由于环境变化以及人类的过度捕杀,东周时期圣水牛已彻底灭绝(同时期灭绝的还有大象、犀牛等),而今中国的水牛与曾经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圣水牛已无遗传关系。

 

安阳殷墟亚长墓出土商代水牛尊

陕西周原出土西周早期牛觥


陕西岐山何家村出土西周中期牛尊

短角、角的横截面呈三角形、四足短粗有力、体态浑圆,这些都是圣水牛的特征。

04

铁犁牛耕

牛耕和铁犁配套使用,改善了耕地的质量,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汉代发达的冶铁业使铁犁铧等农具得以普及推广,铁犁牛耕迅速发展,彻底进入了精耕细作的时代,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汉代最普遍的牛耕方式,是二牛牵一犁,通常叫做“二牛抬杠”,即两头牛在前牵引,后面一人扶犁。

西安碑林牛耕图

陕西米脂东汉画像石

此外还有一种'耦犁'技术,即'二牛三夫'耕作法。操作时,两头牛相距约七八尺,中间抬一横杠,杠后接续辕犁。一人牵牛,一人坐杠上,用脚踏耕犁,还有一人在后面掌握平衡。耦犁二牛三人的耕作方法发展到西汉后期即逐渐被二牛一人的方法取代。

东汉时,出现了短辕一牛挽犁,它操作灵活,便于在小块农田上耕作。这种短辕一牛挽犁的出现,是跟犁铧的改进结合在一起的。

 

彩绘木牛拉犁 甘肃博物馆

汉代时牛耕已很普遍,不仅中原地区在使用牛耕,远至甘肃、内蒙古、广东等边远地区也已使用牛耕。

铁犁牛耕从出现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末,影响了中国农业两千年。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再到现今的“机器代人”,无论耕作方式如何,农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中央一号文件已经连续十八年聚焦农业农村农民,可见三农问题依旧是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完——
图文由【博古格物】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