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肝病知识 聆听权威声音 由肝胆相照平台隆重打造的全新科普栏目“肝胆好医生”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一旦进展为肝硬化、肝癌或肝衰竭,将会严重危害健康。乙肝病毒感染者多为幼年感染,成年发病,多为无症状携带状态,成年急性乙肝90%可自愈,仅少部分成慢型肝炎。2006年调查我国1-59岁一般人群HBsAg携带率为7.18%,据此推算,现有的慢性HBV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例。 不幸感染了乙肝病毒,到底哪些病人需要治疗,哪些暂时不需要治疗?需要治疗的患者,又应该如何选择治疗方法?乙肝的家庭预防,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快来听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池频频医生怎么说! 池频频 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医疗发展部主任,副主任医师、国家级健康管理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长期从事传染病的诊疗工作,熟练掌握各种肝病和杂病的诊疗,对传染病的疑难危重病症有一定的诊疗经验,曾参加过SARS的中医药研究以及派罗欣、阿得福韦酯等药物的临床验证等科研项目,曾发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的效价比》和《甲戊型肝炎病毒合并乙型肝炎病毒的临床特征》、《24例狂犬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急性乙型肝炎患者配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风险研究》等论文。 主要研究方向为慢性肝炎病毒感染与肝脏的免疫以及糖、脂代谢,肝纤维化、肝硬化伴感染及肝癌的诊断和治疗。每周二上午出诊。 什么样的乙肝病人需要治疗? ▪HBV DNA>2000IU/mL、ALT>ULN和/或至少中度肝脏坏死性炎症或纤维化的所有HBeAg阳性或阴性患者,应接受治疗。(证据I级,推荐1级) ▪代偿期或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只要检出HBV DNA就需治疗,无论其ALT水平如何。(证据I级,推荐1级) ▪HBV DNA>20000IU/mL和ALT>2xULN的患者应接受治疗,无论其肝纤维化程度如何。(证据II-2级,推荐1级) ▪ALT持续正常、HBV DNA高载量的HBeAg阳性患者,若年龄超过30岁可接受治疗,无论肝组织学严重程度如何。(证据III级,推荐2级) ▪有HCC或肝硬化家族史以及肝外表现的HBeAg阳性或阴性患者,即使不满足典型治疗指征也可进行治疗。(证据III级,推荐2级) 小贴士 病毒定量检测的结果有2种单位:国际单位/毫升(IU/ml)和拷贝/毫升(copies/ml)。 两种单位的换算:1IU相当于5-6copies,例如 2000IU相当于10000copies。 HBV DNA<200IU/ml(1000copies/ml)为病毒学阴转。 乙肝治疗目标及治疗终点 治疗的主要目标在于阻止疾病进展和HCC的发生,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抗病毒治疗的额外目标在于预防母婴传播,HBV再激活,以及HBV相关肝外表现的预防和治疗。 乙肝患者应该怎样治疗 慢乙肝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和抗氧化、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 两类抗病毒药物比较 适合优先考虑干扰素的人群 1.初治患者; 2.高酶(ALT>5-10×ULN)、低复制(HBV DNA<7log10拷贝/毫升); 3.有家族史,肝癌、肝硬化风险大的患者,接受干扰素治疗可以降低风险; 4.不接受长期用药的患者; 核苷(酸)类药的优点是应用方便,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很强,能较快改善病情。 ![]() 核苷(酸)类药物比较 ![]() 乙肝的家庭内预防 乙肝的传播途径: 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性和母婴垂直传播途径传播。 1、血液传播途径是指:输血或血制品,以及含有病毒的血液经破损的皮肤、粘膜进行传播;注射、手术、牙科、纹身、纹眼线、纹眉等会产生伤口、出血的操作都有可能传播乙肝病毒。 2、性传播途径包括:无防护的异性性行为和无防护的同性性行为。 3、母婴垂直传播途径:是指患有乙肝的母亲,极有可能在怀孕、生产和哺乳的过程中,使婴儿感染上与母亲相同的疾病。 乙肝的预防: 1、不在非医疗场所做会产生伤口、出血的操作(纹眉、纹身、打耳洞等)。 2、会产生伤口、出血的操作应使用一次性用品。 3、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 4、正确使用安全套。 5、母婴阻断技术的应用:怀孕后应及早到专科医院诊治,进行个性化的母婴阻断治疗,阻断成功率可达90%以上。 6、通过接种乙肝疫苗来保护新生儿和高危人群,成效显著。 7、乙肝暴露后的紧急预防 ![]() 大家关注的公众号越来越多,找不到“肝胆相照一家人”怎么办?简单三步,将“肝胆相照一家人”设置为星标公众号,问题即可轻松解决。 ![]() |
|
来自: 新用户8825scGG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