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_乙肝】中国乙肝现状及其防治指南

 women1413 2016-04-07
中国携带乙肝病毒的人群可达2亿,其中约有3000万例慢性乙肝患者,每年约有35万人因慢性乙肝丧命相关的疾病。多数被乙肝感染的人群以及普通大众对乙肝的认识仍存在知识匮乏和误解的现状,由此造成治疗不得当以及乙肝歧视等问题的出现。近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健康传播”概念,旨在将各大媒体播报,以降低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有效提高一个社区或国家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准。


  2014 年至 2024 年之间,单单是患者数量预计会增加约 30 万人,这比美国治疗患者的总人数还要多,美国的治疗患者人数大约为 10 万人。因此,中国人患上乙肝数量的增加是相当大的,依然会是乙肝疾病治疗的重点国家。

  努力改善乙肝的筛查与公众意识

  在中国人群中,尽管中青年人群占据相当高的比率,但婴儿在出生时乙肝感染筛查也是需要进行的,并且在其整个生命中的不同时间点也要进行筛查,这一实践主要由学校与雇主组织。

  中国乙肝防治指南特点

  第一,对于强效低耐药药物的使用,中国的指南和国际上保持了一致,推荐优先使用两种强效低耐药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

  第二,此次指南对于干扰素的治疗强调了停药指征。长效干扰素一般推荐治疗一年。但对 HBeAg 阳性慢乙肝,如果治疗半年 HBsAg 仍大于 20000IU/ml,HBV DNA 下降小于 2log10 IU/ml,则不建议继续使用而改用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对于 HBeAg 阴性慢乙肝,用药 12 周,如果 HBsAg 未下降且 HBV DNA 较基线下降小于 2log10 IU/ml,也建议调整治疗。

  第三,关于疗程问题。对于 HBeAg 阳性慢乙肝,基本疗程一年,如果出现 HBeAg 血清学转换,HBV DNA 低于检测下限,ALT 复常,巩固治疗至少 3 年,即总疗程至少 4 年。尽管相关推荐的证据尚有待进一步研究。总体来看,长期应用核苷类药物治疗是基本策略。

  第四,对于特殊人群的关注。指南已明确建议对高病毒载量孕妇在妊娠 28 周开始应用抗病毒药物阻断母婴传播,这与国际指南基本接轨。对高病毒载量的母亲,应用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仍有部分新生儿感染 HBV,因此,对免疫耐受期 HBV DNA 大于 2×106IU/ml 孕妇,在知情同意下,建议应用替诺福韦或替比夫定抗病毒以阻断母婴传播。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到您!名医汇,让病人家庭轻松一点!提供预约挂号、网上咨询、陪诊服务等多项就医服务,依据患者真实的就医分享与点评,倾力打造“名医排行榜”,精准读取你的就医需求!

  更多疾病知识,以及预约挂号、就医咨询等服务,可关注名医汇官方微信“mingyihuinet”(复制此名称,进入微信搜索添加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