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最后一位武学宗师,见证了武术巅峰,晚年为何说我永不收徒

 皇家书库319 2021-02-24
武术最早可见南朝人颜延之的《皇太子释奠会作》:大人物,继天接圣;时屯必亨,运蒙则正;偃闭武术,阐扬文令;庶士倾风,万流仰镜。这里的武术,指军事。
古人练武为的就是打赢战争,所以武术也叫杀伐之术或是战争之术,正如王宝强在电视中说的那样:武术是杀人技。所以最为传统的武术,基本上都已经失传了,现在的武术,只能被称为体育项目或者防身术。
中国是武术之国,中国人自古就有行走江湖的侠客之风,就连李白在《侠客行》当中写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李白讲的就是杀人的剑术,真正的武林高手都是一招制敌,哪有那么多的花却拳秀腿。
李仲轩,是中华武学最后一个高峰期的见证者,晚年时期他在《武魂》杂志上发表了《逝去的武林》引起了海内外巨大反响,虽然他有一身的本领,却没有收徒,这又是为什么呢?他难道不想传承武学吗?
李仲轩,1915年出生在京津地区的官宦大家族,此时清朝已成为了历史,但面对西方的入侵者,孙中文,冯玉祥等人提倡武风,民国时期,各地都建立了起了武馆,也涌现了许多武学大师。
比如杜心武、万籁声、孙禄堂等等一系列人,他们都在武学上留下了不斐的名声, 在众多的武学当中,形意拳实战能力强,风光无限,在武学风气的影响下,李仲轩拜入唐维禄、尚云祥、薛颠三位形意拳门下苦修。
这三人在民国时期都是巅峰级别的人物,他们的地位就跟当时张大千和徐悲鸿在武美术界相当,他们同时收李仲轩为徒是有深意的,老一代的拳师都追求武学巅峰,文化水平不高,而李仲轩出生于书香门第,读过书,他能够将真正的武学以文章的方式留在世间。
或许三位大师,也早已料到传统武学会被取代,这才收了李仲轩,在三位大师的调教下,李仲轩也成为了一代武学大师,但他更多的是见证中华武学,很少会跟人动手,没有练过传统武学的人,往往都很难理解武学。
李仲轩在《逝去的武林》中说道:形意拳还是主要以拳攻人躯干,把敌人打乱了,那时用什么都好使。也就说一旦被形意拳击中,基本上就没有还手之力了,那时候敌人就跟砧板上的鱼肉一样。
搏击技并没有电视剧当中那么理想化,在《箭士柳白猿》当中,于承惠那段的武打就还原了传统武学,哪有什么花拳绣腿,都是实打实的真功夫,招招致命,胜负都在一瞬之间,对武学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这部电影。
至于李仲轩在34岁那年,就彻底隐退江湖。他一生都没有收徒,也很少跟人动手,到了晚年时期,他才发表《逝去的武林》,这本书也是给后世留下了一份传统武学的珍贵史料记载。
不过在高科技发达的时代,枪炮成了主流,已经不需要招招致命传承武学了,李仲轩也不愿收徒,传统武学的消失是时代进步的结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