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伟老师聊太极[33]

 winriman 2021-02-24

图片

康伟老师在《全民太极APP》会员群的聊拳记录

练太极真的这么难吗

老师什么话都没有,就是说“松”,但什么是松啊?松什么啊?松和不松的区别是什么呀?松的感觉和效果是什么呀?松的具体方法是什么啊?……,这些学生最要关心,最应该明白的道理都不说,只是让你自己去猜,去摸,美其名曰自己去“悟”,这样的教学方法能有几个“悟”得到的,所以,练太极拳的千千万万,有所收获的代不数人,根本问题就是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教学体系,都是在瞎猜蒙练。

我说让你练俯卧撑是为了练力量,力量是什么你很明白,我说让你练短跑是为了练速度,速度是什么你也很明白,我说让你压腿抻筋是为了提高柔韧性,柔韧性是什么同样很清楚,你都是明明白白的在练习,明明白白的在看效果,明明白白了知道自己得到了什么!

现在你在练太极,“太极”是什么你明白吗?我告诉你“无”就生太极,练太极就必须先归无极,“无极”又是什么你知道吗?什么样的方法就能归无极啊?为什么归了无极就能生太极啊?我们练拳怎么练就是在走这个过程啊?

如果这些都完全不知道,就一门心思的在那里蒙练傻练,你认为你练太极了吗?

所以,太极拳要创新、要发展,而要创新和发展的是理论学习的方式,教学体系的完善和训练方法的科学有效,弥补前人在这些方面的短板和缺憾,而不是把太极拳创新成长拳、体操和舞蹈,这不是创新,而是典型的异化和毁灭。

就如同你把练速度的短跑创新成练每一步能跳起来多高,这是创新还是异化呀?

郑曼青50年才“悟”到太极的“松”是怎么回事,这样的老路我们不能再走了,所以要创新,要发展!但太极拳要练的东西是不能变的,变了就不是练“太极”了,我们的目的就是把郑老先生50年才干到了事情,用3—5年就足够了。

太极拳没那么难练,所谓“难”,是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每天练啊练的,你到底在练啥!

我练太极的前20年,下的苦功敢说是当下的各位根本不能相比的,但最终的结论是:20年白干,连太极的门都不知道在哪儿!

真经在西天,我在历经磨难的往东走!

看会员拳架视频

认真学习理论,把握要点习练,不急不躁,持之以恒,效果就大不一样了,短短半年,进步和改变明显,身体松柔的状态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下肢的状态,已经没有硬顶的现象了,这非常不容易。根节的领动,一动无有不动的和谐状态,都体现的很好,越松越长了,“松体”的过程已经有了显著的成效,下一步'松气行气”的基础有了。

蕊的拳,越来越“匀”了。这个“匀”,不是动作速度的匀,而是身体松柔状态的匀,是在运动过程中的状态保持的“匀”,不会因抬腿、落地、曲伸、转折而使身体的状态发生变化,即是太极拳运动中的“动中求静”,在运动中求不变的状态!

功夫不负有心人,练的真是不错了。这个不错不是外形动作,而是太极的功能要素,是“太极”练的不错了。该找机会说细节了。

路的拳练的精细了,注意每个过程的控制了,真不容易。

以前的拳,一动总是在扭,让你慢慢的渐变运动,总是做不到,一动就扭过去了,不让扭就不会动了,之前练出来的毛病很顽固,总是改不了。

现在终于会渐变了,手臂、腰胯的运行都可以控制渐变、和谐的运行了,彻底改变了以前的毛病了,拳也就规整了,进步很大。

以前路的拳就是典型的把太极当舞蹈练的拳,看着柔美,让人羡慕,但懂门道的内行看了,啥都没有,啥也不是,但要完全放弃,否定自己从头再来,那真不是容易的事,所以只能说“佛度有缘人”了。过了这一关,在现在这个基础上,你的提升就快了。

'调形'主要是调整身体的形态和状态

都好好看看今天的课,太极拳习练最初始、但也最漫长的阶段就是“调形”的阶段,是通过正确的训练不断调整自身形体的状态,去力求松,去僵求柔,而且要达到周身均匀动静如一,完成了这样的调整,行气的基础就有了,下一步就要在这样的状态下练“行气”了!

(会员:终于彻底理解为什么凡是研究力就和太极没关系了,好漫长的领悟过程!)

因为反常理,反常识,所以难理解。

练太极拳是彻底改变人体生命状态的过程,“柔软者生之徒,坚强者死之徒”。

现在练太极拳,天天在死抠动作调“形状”,完全不知调“形态”,一字之差,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