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着东坡去旅行:襄阳岘山,一座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山

 点出好未来 2021-02-25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个人认为这首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是本土诗人写得最好的岘山诗 。岘山,是湖北襄阳城西南诸山的总称,自古是襄阳城的天然屏障。

跟着东坡足迹游到襄阳,沿着岘山绿道登岘山羊祜山,不时碰到远足和户外爱好者,艳羡之余,只恨假期太短,因为岘山诸峰包括岘首山(下岘)、紫盖山(中岘)、万山(上岘),什么“二关九洞、三潭四池、七亭九宅......”,胜迹实在太多太多,流传下来诗文典故数不胜数。光是唐朝一代,陈子昂、张九龄、孟浩然、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孟郊、贾岛等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著名诗人都在此驻足,为岘山赋诗扬名。历朝历代的积淀,垒起了岘山这座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山。

跟着东坡去旅行:襄阳岘山,一座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山

北宋嘉祐五年(1060)二月,号称“三苏”的苏洵及苏轼(苏东坡)、苏辙父子三人从家乡眉山出发回京城开封,途经襄阳,游岘山,大文豪苏东坡作《岘山》诗:

远客来自南,游尘昏岘首。过关无百步,旷荡吞楚薮。
登高忽惆怅,千载意有偶。所忧谁复知,嗟我生苦后。
团团山上桧,岁岁阅榆柳。大才固已殊,安得同永久。
可怜山前客,倏忽星过罶。贤愚未及分,来者当自剖。

年青的东坡自蜀而来,登高岘山,有感而发。为何惆怅?不遇羊祜也。西晋羊祜,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文学家,与三国时诸葛相比,才智相若,只因西晋朝代不显,知之者少。其定策灭吴,屡建功勋;德才兼备,声名远播。死后,襄阳百姓感其恩德,在岘山建庙立碑,游客睹碑流泪,因此称碑为“堕泪碑'。后人则用望碑堕泪的典故来借喻死者德高望重。

跟着东坡去旅行:襄阳岘山,一座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山

“可怜山前客,倏忽星过罶”,东坡认为人生短暂,稍纵即逝,得抓紧时间建立功业,否则到老时,尚不分贤愚,那就太可悲了,以诗言志,并告诫来游岘山者一定要自我剖析深思。

跟着东坡去旅行:襄阳岘山,一座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