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月十五别乱过,牢记这6样“老传统”,寓意一年“六六大顺”

 芷天历史 2021-02-26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这是唐代诗人苏味道笔下的元宵佳节。对于元宵节的习俗,大多数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吃元宵。

诚然,吃元宵是现在元宵节依旧有的习俗,但是在古代,元宵节的习俗可并不是仅仅只有吃元宵。

随着社会的发展,元宵节的很多习俗都逐渐被淡化。今天我们就一起回到过去,体会一下热闹非凡的元宵。正月十五别乱过,牢记这6样“老传统”,寓意一年“六六大顺”。

正月十五别乱过,牢记这6样“老传统”,寓意一年“六六大顺”

一、元宵节的“诞生”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有很多与之相关的传说,其中较为可信的便是,汉文帝为纪念平定“诸吕之乱”,而设立元宵节。

汉高祖刘邦去世之后,吕后的儿子刘盈登基,成为汉朝新一代的君王,也就是汉惠帝。但是汉惠帝生性懦弱,为人处世更是优柔寡断。因此吕后成为朝廷中真正的掌权者,将所有的权力都揽到自己手中。

朝中的老臣和刘家人对此是愤愤不平,之后吕后去世,吕氏家族的其他人害怕没人撑腰,而被其他朝臣排挤或陷害,于是私底下在密谋叛乱一事。

最终这件事被刘襄得知,他便将此事告诉国事元老,以及其他刘氏族人。

正月十五别乱过,牢记这6样“老传统”,寓意一年“六六大顺”

后来大家联手平定了这场蓄谋已久的“诸吕之乱”。汉文帝刘恒登基之后,为了纪念这个重要的日子,于是下令在正月十五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张灯结彩以表庆祝。

二、元宵习俗之“赏灯”

赏灯的习俗起源于汉明帝时期,起初僧人每逢正月十五,就会举行观赏佛舍利、点灯敬佛的活动。汉明帝也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同时他也想大力弘扬佛教。

于是他便将这一习俗引入宫廷之中,每到正月十五,汉明帝就会命人在皇宫内各处都点上花灯。后来这一习俗逐渐从宫廷流入民间,花灯也因此成为元宵节最为重要的物品。

正月十五别乱过,牢记这6样“老传统”,寓意一年“六六大顺”

这一习俗在唐朝更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我们都知道,我国在唐朝时期无论是经济还是综合国力都很强,百姓们的生活水平也达到较高的水平。

那时候人们都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元宵节的灯会规模在唐朝也得以扩大。那时候的场景就是灯火通明,万人空巷,街上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花灯,场面十分震撼。

三、元宵习俗之“猜灯谜”

猜灯谜的活动源于宋朝,唐宋时期的文人雅士很多,所以这类智力游戏自诞生之初就深得人们的喜爱,男女老少都可以参与其中。这些灯谜即便是放到现在,也可以难倒很大一堆人。

正月十五别乱过,牢记这6样“老传统”,寓意一年“六六大顺”

比如“北平解放之后(打一四川地名);刘邦登基诏书(打一四川地名)”这两者的谜底分别是“成都、宣汉”。但是这些有趣的习俗在元代发生了断层,直到明朝时期才得以恢复。

四、元宵习俗之“划旱船”

“划旱船”这个习俗只有少数地区才有,我国有“大禹治水”的故事,为了纪念大禹这个英雄,一些地区的女性会在元宵这一天,腰上别着类似于船只的薄板载歌载舞,以此缅怀逝去的治水英雄。

现如今这个习俗已经很少见了,想必很多人都未曾听过这个习俗吧。

正月十五别乱过,牢记这6样“老传统”,寓意一年“六六大顺”

五、元宵习俗之“吃元宵”

吃元宵其实是元宵节最为常见的习俗,因为现在很多人都会在元宵节吃上一碗热腾腾的元宵。南方地区的朋友又将元宵称为“汤圆”,两者只是在制作方法上有一些差异。

元宵是以芝麻、核桃仁、白糖等等做馅料,然后在糯米粉中,用滚雪球的原理制作而成。汤圆则是直接将馅料放在面团之中。

即便不是元宵节,汤圆也经常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因为制作方式比较简单,可以为现在的年轻人节约不少时间。

六、元宵习俗之“舞龙、舞狮”

舞龙和舞狮是比较常见的庆祝方式,很多地方过春节的时候,也会有人去舞狮拜年,敲锣打鼓,特别热闹。

过去在元宵节这一天,人们也会舞龙和舞狮,这象征着吉祥,可以在节日里讨一个好彩头,还可以给节日增加一些氛围感。

正月十五别乱过,牢记这6样“老传统”,寓意一年“六六大顺”

结语

除了上面提及的习俗,很多地方还有其独有的习俗。其实不管什么样的习俗,都是为了体现人们对于元宵节的重视。

或许节日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和你一起过节日的人,以及彼此在一起共度佳节的那份喜悦之情。

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压力都很大,可是无论再忙,都应该给自己足够的放松时间,不如就好好享受每一个难得的节日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