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老师治疗失眠验案  —— 马氏妇科

 用户08204546 2021-02-26

缪晨韵

初诊:2018年7月17日。王某,32岁。因“失眠2月余”就诊。

失眠严重2个多月,平均每日睡眠时间少于5小时,两目肿胀,面部色素沉着,烦躁易怒,每天向丈夫寻事吵架,偶有胸闷,头晕,近期体重增加10斤。性欲下降,对性生活反感、厌恶。平素月经规律,周期25~27日,经期5天,末次月经2018年7月15日来潮,经量中等,色暗红,夹血块,无痛经,腰酸偶有,近两月白带夹杂血丝,伴外阴瘙痒,有异味。胃纳欠佳,腹胀,大便4~5天一行。生育史:2-0-1-2,顺产2次,人流1次。舌稍红,苔薄白,脉细。

中医诊断:不寐(胃腑热结,肝火上炎)。

治则:泄热导滞,清肝宁神。

方药:调胃承气汤合栀子豉汤加味。

制大黄6g  炙甘草6g  玄明粉(冲)5g  炒栀子10g  淡豆豉10g  酸枣仁15g  川连3g,7剂。

二诊:2018年7月24日。大便日解2次,无腹胀,睡眠可达7小时,烦躁易怒已除,胸闷消,头晕仍存。舌稍红,苔薄白,脉细。

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

黄连3g  姜半夏9g  陈皮9g  茯苓10g  炙甘草6g  竹茹9g  炒枳壳10g  天麻10g  太子参12g  珍珠母15g,7剂。

 

    方解:不寐之患,以调胃承气汤解之,何如?观患者诸症,便秘、腹胀、纳差、心烦易怒,舌红苔薄脉细。是为阳明热结。阳明腑热上攻于心,心神受扰而不宁,故不眠、性厌恶、胸闷等症;郁热下移于下焦,故见带下不爽。此时治不寐如用安神镇静之品,是治标而遗其本,法当去胃腑实热,实祛浊除,心神得宁,自然安寐。症虽燥热,但不盛不急,故选用调胃承气汤缓下热结。方中大黄苦寒以泄热通便,荡涤肠胃;芒硝咸寒以泻下除热,软坚润燥;以炙甘草调和大黄、芒硝攻下泄热之方,使之和缓。佐以栀子、豆豉、黄连清胸膈郁热、除烦安神,酸枣仁养心安神。全方标本兼顾,祛除积热、宁心安神,从而诸证蠲除。患者二诊时仅余头晕一症,恐为热扰肝胆、肝阳上亢之象,故予黄连温胆汤善后,并加用天麻、珍珠母平肝潜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