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付永旭:贵州牛坡洞史前陶器来源初探

 历史探奇 2021-02-27

摘要:贵州牛坡洞遗址第四期文化层出土了一批陶器,多以平底器为主,不见圜底、圈足或三足器,明显属于平底器传统范畴。陶器器壁均较薄,火候又高,施纹技术比较成熟,体现出较高的制作技术水平,明显脱离了原始制陶阶段。在本地区缺乏原始或早期陶器的情况下,很难不让人怀疑这批陶器可能是非本地区起源的。




  贵州高原地处我国西南腹地,东南与广西接境,沿珠江水系(如北盘江)与岭南文化相互交流;东北与湖南毗邻,通过沅水连接洞庭湖及周边地区,与长江中游核心文化区沟通;北与重庆、四川接壤,沿乌江直达四川盆地,与巴蜀史前文化交流有无;通过后来所谓的“苗疆走廊”,与云南密切联系,并可深入东南亚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史前时期的贵州,尤其是黔中地区很有可能是一个文化交流、传播的枢纽,交汇的中心。

  近年来,贵州贵安新区牛坡洞遗址的考古发现,为认识贵州地区,特别是黔中新石器时代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同时,也为我们认识和了解当地文化提出了新的问题。牛坡洞遗址第四期文化层出土的一批陶器,普遍体现出较高的制作技术水平,明显脱离了原始制陶阶段。在本地区缺乏原始或早期陶器的情况下,很难不让人怀疑这批陶器可能是非本地区起源的。有鉴于此,本文通过与考古资料丰富、文化特征明显的周边区域的比较,尝试探讨牛坡洞陶器的可能来源。

  一 牛坡洞遗址的陶器及其特征

  牛坡洞遗址位于贵州省中部,即所谓的黔中地区,东北距贵阳市约40公里,现属于贵安新区的马场镇平寨村,是近年来贵州地区发掘规模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洞穴遗址之一。

  从 2012 年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遗址开展考古发掘和研究,迄今已经连续发掘 8 个季度,取得了重要收获。2012 年至 2016 年的发掘情况,已专文发表。发掘者根据地层迭压关系和出土遗物的变化,初步建立起从早到晚的五期文化序列,这也是首次在黔中地区树立了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春秋战国时期的年代标尺。发掘简报显示,该遗址文化内涵丰富,有墓葬、灰坑、用火遗迹以及活动面等。文化遗物种类多样、数量巨大,包括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骨器和陶器等。其中,燧石打制石器数量最多,总数已达10万件以上。

  牛坡洞遗址第四期文化层中出土的一批陶器,是发掘的最重要收获之一。(图一)尤其是可复原陶器的出现,是以往该地区洞穴考古发掘中所罕见的,为认识遗址文化性质、内涵以及与其他地区文化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

图片

  这批陶器以夹砂陶为主,部分陶器夹少量细砂,泥质陶较少。灰陶居多,土黄陶次之,灰黑陶和红褐陶最少。陶器均为手制,火候较高。纹饰以绳纹为主,还有少量戳印纹、圆圈纹、凹弦纹、水波纹和刻划的波折纹、弧线纹等。陶器类型简单,主要有侈口罐、高领罐、卷沿罐和敛口钵等。数量最多的是侈口罐,至少有10件,特征为侈口,深腹,平底。其中仅一件可复原,为夹砂灰陶,内壁黑色,圆唇,唇上压印绳纹,深腹,平底,器身密布交叉绳纹。还有两件器底,其余均为口沿或颈部残片,普遍施加绳纹。总体来看,遗址中的陶器多以平底器为主,不见圜底、圈足或三足器,明显属于大的平底器传统范畴。侈口罐的唇部多压印绳纹,形成花边状。器壁均较薄,火候较高,施纹技术比较成熟,又体现出较高的制作技术水平。

  牛坡洞遗址第四期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绝对年代为公元前2815~前 2665年。

  二 广西地区新石器时代的陶器

  位于贵州东南的广西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考古资料相对丰富。域内出土较多陶器的遗址,有桂林地区的甑皮岩、大岩和晓锦等遗址。甑皮岩、大岩遗址均发现了比较完整的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堆积,桂林市资源县晓锦遗址发现有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到晚期的文化遗存。

  甑皮岩遗址位于桂林市南郊,经过 2001 年发掘之后,发掘者根据地层迭压关系和出土遗物的变化情况,将甑皮岩遗址的史前文化堆积分为五个时期,代表了当地从距今大约 12000 年到 7000年间史前文化的发展及演化过程。

  第一至四期,陶器以圜底器为主。年代从距今 12000 年一直延续到距今 8000 年。第一期仅发现一件圜底釜,为夹粗石英灰白陶,近口沿部分呈灰褐色,石英颗粒较大,最大粒径 1.1~1.5 厘米。烧成温度极低,胎质疏松。器表开裂,呈鳞片状。制作粗糙,系捏制而成。器表纹饰不明显,似乎为粗绳纹。器壁较厚,为 3.6 厘米。第二期陶器数量少,较破碎,多数仅存口沿和器底部分,无可修复器物。器类单一,器形简单,大多数为器形较大的敞口束颈鼓腹圜底罐。以夹方解石灰褐或褐陶为主,部分夹石英,红褐陶数量较少,方解石或石英颗粒较多,大小不匀,形状不规则。陶器烧成火候低,质地疏松。器表多施加绳纹。第三期陶器数量较多,但破碎严重,多仅存口沿、领肩和底部。陶器种类少且制作简单,主要器形为罐。陶器以夹方解石红褐陶为主,夹石英陶较少,方解石颗粒多较粗,且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陶器火候低,胎质疏松。敞口圜底罐数量最多。可见器底均为圜底。可辨纹饰以绳纹为主,大部分为粗绳纹,另有少量刻划纹、捺压纹。刻划纹多在绳纹上施划,纹样简单随意。第四期陶器数量亦较多,仍以碎片为主,器类较第三期丰富,除敞口罐外,新出现高领罐、敛口罐和敛口釜等。以红褐色陶为主,羼和料以方解石为主,石英次之,方解石、石英颗粒较粗且多,大小不匀,形状不规则。胎壁变薄,大部分陶器火候仍较低,胎质疏松易碎。器表均施加绳纹。可辨器底均为圜底。(图二)

图片

  第五期陶器类型增多,器类包括敞口罐、高领罐、敛口釜、直口或盘口釜、盆、钵、圈足盘和豆等。仍以夹方解石的红褐陶为主,少量夹石英。方解石和石英颗粒一般较匀称,应经过处理或筛选,出现泥质陶。陶色还有部分灰、灰黄、橙黄、红、灰褐、白陶等。烧制火候较高,陶质较硬。纹饰种类丰富,式样复杂。可见器底仍以圜底为最多,开始出现圈足器。(图三)年代为距今8000~7000年。

图片

  临桂大岩遗址东距甑皮岩遗址不足 10 公里,发掘者将遗址文化堆积划分为早晚六个文化时期,其年代从旧石器时代晚期一直延续到新石器时代晚期或末期。从第三期,即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始出现早期陶容器,一直到第六期,出土的陶器几乎均为圜底罐。详细情况与甑皮岩遗址类似。

  资源晓锦遗址第一期,年代为距今 6500~6000 年。陶器绝大部分为陶片,均为夹砂陶,大部分夹细砂,少量夹粗砂和夹炭。烧制火候较低,陶质疏松。纹饰有绳纹、刻划纹、弦纹、戳印纹。陶器中圜底器占绝大多数,有少量的圈足器,没有平底器,器形以折沿釜、盘口釜、折沿罐、盘口罐、直领罐等为主。晓锦第二期年代为距今 6000~4000 年。陶器绝大部分仍为陶片,完整器较少。均为夹砂陶,大部分夹细砂,少量夹粗砂、夹炭。新出现夹砂白陶。纹饰有绳纹、刻划纹、戳印纹、锥刺纹。刻划纹有多条斜直线,另有双交直线、水波纹、曲折线纹。器形、器类基本是前一期的延续。但新出现了碗、器盖等。第三期年代较晚,为距今 4000~3000 年。陶器绝大部分为陶片,完整器不多。以夹细砂陶为主,出现较多泥质陶。纹饰除了延续第二期部分纹饰外,新出现了方格纹、花瓣纹、镂孔、凸弦纹等。器类仍以圜底器为主,有少量的圈足器和平底器,新出现凹底器。(图四)

图片

  除了上述遗址外,在广西其他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也发现有丰富陶器,如邕江流域以顶蛳山遗址为代表的贝丘遗址群、那坡感驮岩遗址等。顶蛳山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在第二、三期出土了大量陶器,几乎均为圜底器,年代大约距今 8000~7000 年。第四期新出现了圈足器,年代距今 6000~5000 年。感驮岩遗址第一期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 4700 年。陶器以夹砂为主,绳纹盛行,刻划纹发达,主要器物为圜底器、圈足器和三足器等。

  三 湖南地区新石器时代陶器

  目前,湖南西部与贵州邻近地区,已经发现和发掘了很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主要有洪江高庙、辰溪征溪口和松溪口等。

  高庙遗址文化堆积从早到晚可分为两个文化时期,即高庙上层、下层。高庙下层的年代为距今 7400~6800 年,上层的年代约在距今 6500~5300 年。高庙遗址下层陶器均为手制,器壁厚薄均匀,多为夹砂陶,以红褐色、灰褐色为主。因火候不均,陶器表面呈现多种颜色。纹饰主要有绳纹、戳印篦点纹。绳纹中,细绳纹和中绳纹各占一半,不见粗绳纹。篦点纹是用竹片戳印而成,形式多样,由不同戳印纹组成的图案也很丰富,有波浪纹、带状纹、连续梯形纹、垂帘纹、凤鸟纹、兽面纹等,此外还有少量戳印圆圈纹。陶器造型以圜底器为大宗,其次为圈足器,不见三足器。高庙遗址上层陶器皆为轮制,以夹砂褐陶、灰褐陶、红褐陶为主,新出现泥质红陶。纹饰变化较大。绳纹已很少见,而代之以拍印的凸点纹。流行用各种形状的竹篾片戳印出图案,如片状方格纹、曲折纹、雪花纹等。陶器的造型仍以圜底器、圈足器为主,仅见少量平底器、三足器和尖底器。(图五)

图片

  松溪口遗址年代为距今 7100~6600 年,其早期文化特征与高庙遗址下层类似,晚期文化特征明显,与辰溪口二期文化特征类似。遗址以夹砂陶占绝对多数,泥质陶器中晚期开始出现,且被用于制作彩陶。早期纹饰以刻划纹为主,配以横断绳纹。出现戳印篦点纹,后期成为主流。陶器多手制,慢轮修整,器形规整,器壁厚薄均匀。器形以圜底器为主,圈足器较少,基本不见平底器。(图六)

图片

  征溪口遗址从早到晚可分为三期,即征溪口第一至三期文化遗存。第一期遗存的年代上限为距今 6800 年,文化特征与高庙下层类似,发掘者认为属于高庙下层文化晚期。本期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有一定数量的夹砂白陶,泥质陶极少。纹饰流行剔刺和篦点组合纹……器形多圜底器,其次是圈足器,不见平底器和三足器”。第二期遗存的年代大约距今 6600 年,与松溪口上层文化特征类似,被命名为“松溪口文化”。陶器以夹砂陶为主,泥质陶数量增长明显。器形以圜底釜、罐等为主,圈足器数量较少。遗址第三期遗存年代距今 5700 年上下,陶器特征与高庙文化上层的中、晚期类似。“泥质陶有所增加,但仍少于夹砂陶。纹饰简化,流行鳖甲拍印的凸点纹,其次为镂孔、素面和弦纹。器类以盘口罐、曲颈罐与弧壁碗为主……初见三足器,仍不见平底器”。

  四 重庆地区新石器时代陶器

  与贵州北部接境的重庆地区,已发现大量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遗址。如丰都玉溪、玉溪坪、忠县中坝等遗址。

  2004年发掘的玉溪遗址,文化堆积可分为三期,即下层文化遗存、上层文化遗存和玉溪坪文化遗存。下层文化遗存的年代距今约7844~6350 年。其陶片基本为夹砂陶,大多数陶器为泥片贴塑法制成,烧成温度较低。陶色以红褐色为主。陶质极疏松、易碎。多施加绳纹,口部流行绳压小花边。器形以圜底器为主,圈足器、平底器次之。玉溪上层文化遗存相当于大溪文化末端,出土陶器较少,以泥质陶数量居多,夹粗砂陶占一定比例。陶色有灰、红、褐等。平底器居多,也见圜底器。(图七)部分区域发现玉溪坪文化层。

图片

  自 2001 年以来,玉溪坪遗址共进行 5 次发掘,新石器时代遗存包括玉溪上层文化、玉溪坪文化和中坝文化三个阶段。其中,玉溪坪文化年代距今 5300~4600 年,可划分为三期,第一期夹砂陶略多于泥质陶,夹砂陶以灰褐色为主,其次是黑灰陶、红褐陶以及黄褐陶、红陶等。泥质陶以黑灰色为主。陶器制法为泥条盘筑法,普遍使用慢轮修整。纹饰以中线纹为主,还有瓦沟纹、菱格纹、绳纹、箍带纹等。陶器多为平底器,有少量圈足器,不见圜底器。有的陶器口沿可见细花边。第二期以夹砂陶为主,泥质陶较少。夹砂陶中以夹砂黑灰陶为主,其次是红褐、灰褐、黄褐、红陶等,泥质陶以青灰色为最多,黄褐色次之,最少的是红陶、褐陶等。纹饰有绳纹、菱格纹、箍带纹、划纹、瓦纹、戳印、篦划纹等。器口一般做成花边形状。罐类器物颈部一般施箍带纹。器类主要有平底器和圈足器两类。第三期泥质陶比例较高。器腹施绳纹组合的菱格纹,局部加绳纹、指压纹,腹部箍带纹减少;成组的菱格纹、折线、水波划纹流行。主要器类为深腹罐和高领壶,多平底器,且平底略变小。(图八)

图片

  其中,2002 年发掘的玉溪坪遗址,其一、二期属于新石器时代,其中第一期属于玉溪坪文化中晚期,年代为公元前 2900~前 2600 年。第二期属于中坝文化中期,年代为公元前 2400~前 2000 年。

  中坝遗址是重庆地区比较典型的史前文化遗址之一,出土了大量文化遗物,其中以陶器具有典型特征。遗址可分为三期,一、二期距今4600~4300 年,第三期距今 4300~4000 年。第一期陶器,陶质以夹粗砂为主,所夹粗砂几乎全是白色石英颗粒,磨光陶由少到多增加,泥质陶很少。陶色以灰陶、红陶和红褐陶为主,褐陶和黑陶较少。纹饰以绳纹菱形纹为主,次为菱形纹、绳纹、附加堆纹、戳印纹,划纹组成的复合纹、弦纹、方格纹、篦点纹、波浪纹、镂孔等较少。陶器以敞口深腹小平底罐、侈口折沿深腹罐与盘口罐数量最多也最具特色。另有瓮、小罐、钵、圈足碗、器盖等。陶器多为平底,圜底和圈足器很少。第二期陶质以夹细砂为主,夹粗砂陶较少,一期所夹白色石英颗粒少见,磨光陶占一定比例。陶色以灰陶为主,次为红陶和黑陶,陶色多不纯正。纹饰以绳纹为主,复合纹、附加堆纹、弦纹、划纹、篦点纹、戳印纹、镂孔较少。一期占主导地位的绳纹菱形纹极少见,素面陶所占的比例较大。陶器种类仍以缸、罐为主。三期陶质以夹粗砂为主,所夹粗砂与一期有明显差别,磨光陶所占比例较大,可分为内、外与双面磨光,夹细砂和泥质陶很少。陶色以红褐陶和红陶占绝大多数,灰褐陶和黑褐陶较少,陶器内壁大多呈黑色。纹饰以绳纹为主,复合纹、弦纹、划纹、附加堆纹、镂孔较少,素面陶较少。陶器种类以尖底缸和侈口卷沿罐最具代表性,另有圈足盘、盆、钵、器盖等。(图九)

图片

  五 川滇地区

  贵州以西,主要是四川西南和云南北部的金沙江流域及附近地区,这一区域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很早,但年代普遍偏晚,主要有四川的礼州遗址、云南大墩子、菜园子等遗址。

  川西南地区主要指包括安宁河流域,已发现有大量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其中,礼州遗址最早进行发掘,并具有典型特征。故被命名为礼州文化。陶器均为夹砂,手制。器形以平底深腹罐、小口罐、壶为代表,带流壶和桶形器、带把罐、双联罐更具特色。陶器中平底器数量最多,只有少量圈足器,不见三足器和圜底器。1975 年在安宁河流域的调查中,发现了十四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和十八个采集点。大部分遗址的陶器均为夹砂红陶或灰陶,器形以平底器为主,未见三足器和圜底器。(图一〇)

图片

  滇北地区,即龙川江流域,也发现有数十处遗址,已发掘了元谋大墩子、菜园子等遗址。大墩子遗址陶器以夹砂灰褐陶为主,泥质红陶和灰陶次之。纹饰以绳纹、划纹为主。器形以大口深腹小平底罐为特点。(图一一)年代为距今 3210± 90 年。菜园子遗址陶器以夹砂陶为主,全部为手制。陶器纹饰制作精美,以刻划的网格纹、三角形纹、叶脉纹、斜线等数量最多,其次为戳印篦点纹构成的多种复合纹饰,压印纹、附加堆纹等数量较少。以锯齿纹装饰的花边口是一种十分流行的装饰纹样。器形绝大部分为平底器,少量圈足器,侈口罐数量极多,直口罐、敛口罐、壶、盆数量较少。经测定年代为距今 3190±80 年,经树轮校正为距今4290±135年。

图片

  大墩子遗址的文化内涵,与礼州遗址类似,应属于同一个新石器时代文化,属于我国长江上游,即金沙江流域的一种典型文化,从安宁河到龙川江,有着广泛分布。

  六 结语

  有学者将贵州史前(包括商周时期)文化大致划分成五个区,即南、北盘江区、清水江区、乌江中游区、牛栏江区和乌江上游支流区,泛指贵州东南部、东北部、北部、西部和中部地区。其中,东南部南、北盘江流域的陶片与石器,与下游广西境内红水河流域同时期遗址所出遗物基本相同,陶器以圜底器为多,共存典型的双肩石器;东北部清水江流域与湖南的高庙文化关系紧密,甚至可以称为“黔东高庙文化区”;北部的乌江中游区域与同时期重庆境内文化遗存共性明显;西部牛栏江流域属于云贵交界地区,与川滇地区文化关系密切;中部乌江上游支流区属于贵州腹心区域,文化独特性明显。贵州,除黔中地区新发掘的牛坡洞外,其他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材料发掘和发表较少,限制了对本地区陶器的认识。因此,研究牛坡洞遗址的陶器时,不得不将空间范围进一步扩大至周边的省份。通过与这些地区的资料进行比较,以便深入了解牛坡洞的陶器及其来源。

  贵州周边区域出土的陶器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东边的桂湘地区普遍以圜底器为主,应属于圜底器传统。从距今 12000 年前的甑皮岩第一期的圜底器,或更早的大岩遗址的原始陶器,到距今三四千年的资源晓锦第三期等,圜底器一直是发展的主流,尽管在后期出现了圈足器、三足器,但未形成规模。湖南新石器时代遗址的陶器,与广西的特点类似,即早期多为圜底器,并一直占据主流,晚期发展出圈足器、三足器,但基本不见或少见平底器。

  平底器出现的区域,主要位于贵州北部川渝、西部的川滇等地。重庆玉溪文化下层开始出现平底器,但在这一时期圜底器占主流。发展到玉溪文化上层时期,平底器开始大规模出现,似乎表现出与牛坡洞同类陶器相似性特征。发展到玉溪坪文化时期,相似性特征进一步增大。除此之外,玉溪文化和玉溪坪文化中流行的绳纹压印花边口沿,在牛坡洞遗址也广泛存在。到中坝文化时期,与牛坡洞遗址的相似性特征似乎又有所减少。从大的分类来看,这些遗址与牛坡洞均属于平底器传统区。从年代上分析,牛坡洞第四期的绝对年代晚于玉溪文化上层,约相当于玉溪坪文化中晚期,较中坝文化略早。虽然与贵州西部临近的滇北、川南地区,也存在平底器传统,出土了大量的平底器。但是从绝对年代上来看,这个地区的陶器,要略晚于牛坡洞遗址,假如存在联系,或可能是受影响地区。

  综上所述,或可认为牛坡洞遗址的陶器和重庆地区玉溪坪文化关系密切,极有可能受到其影响。玉溪坪人或制陶工艺的技术传统,沿着乌江及其支流进入到贵州的黔中文化区,然后结合了本地区的文化因素,发展出了具有浓厚本地特征的陶器。

  附记:本文在写作过程中,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刘辉多次交流,谨致谢忱。

(作者:付永旭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原文刊于《中原文物》2020年第5期 此处省略注释,完整版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