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导读(九)——道经 · 第9章

 叶落无痕73 2021-02-27

第九章  功遂身退

【原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zhuī)揣而(ruì)棁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注释】

(1)盈:满。

(2)已:动词,停止。

(3)揣:捶打,敲打。

(4)莫:代词,没有谁。

(5)而:连词,而且、并且。

(6)咎:灾祸。

【译文】

持有而且不断扩充,不如适可而止。(人如果自满自骄,必然招致减损。)铁器捶打得太锋利,难以保持长久。(人如果锋芒毕露,容易引来灾祸。)

纵然黄金美玉堆满厅堂,也不可能长久守护住财富。如果富贵显荣而待人骄慢,必然给自己带来祸害。事情做得圆满就要含藏收敛,功成名就身退,才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明智之举。

【解读】

本章论述了“知止之德,全身之益”。阐明天道辨证——功成弗居、功成身退之道。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谁不追逐名利、倾慕荣华?而能做到心如止水、超然物外者恐怕寥若辰星。既然我们都无一例外地生活在现实的世界里,在基本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还会积极地思考如何实现自身的价值,幻想、追求更多不同层次的需求。可一旦名利双收,又考虑如何留住它们?老子在本章给出了答案:水太满会溢出来,弓拉满会折断,这都是“满招损”的案例。联系现实生活,“人心不足蛇吞象”、“当局者迷”,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老子认为“持而盈之”、“揣而锐之”、“富贵而骄”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的“玄德”的反例。

在老子看来,一切具体的存在都是“刍狗”,物极必反。太满会溢,太尖利会断,启发人们“物壮则老,物极则反”,做什么事都要适可而止、进退有度。“功成身退”是无为的最高境界,为长保之道,是应当奉行的基本行为准则。大道就是如此,它滋养万物而不居功,没有恩义也就无所谓报答。万物接受大道的恩典,不去报答,大道和万物仿佛毫无关联,所以也就没有怨恨和嫉妒,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人类只有和大道同步,才能达到收放自如、进退有度的美妙境界。

 

【故事天地】

“商圣”陶朱公

春秋时期,越国和吴国同处江南,连年交战。先是越国杀死了吴王(hé)阖(lǘ)闾,后来阖闾之子夫差又将越王勾践俘虏,积怨甚深。越国大臣范(lí)蠡和文(zhǒng)种通过买通吴王亲信,向吴国割地赔款,进献珍宝,这才保全了勾践的性命。勾践在吴国当俘虏期间,忍辱负重,表现得志向全无,使吴王夫差放松了警惕,让勾践回到越国。

范蠡(lí)是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之一。他虽出身贫贱,但是博学多才。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

范(lí)蠡随勾践回国后,辅佐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十年教训、十年生聚,使越国恢复了元气。另一方面,向吴王夫差进献西施等美女,荒废吴国国政,使吴国逐渐衰败。后来越国趁吴王夫差出兵与中原诸国争霸之际,攻打吴国,终于把吴国打败。夫差走投无路,自杀身亡,越王勾践总算大仇得报。功勋卓著的宰相范蠡不仅没有居功邀赏,反而激流勇退,从此隐姓埋名,弃政经商,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商圣”陶朱公。史载陶朱公与夫人西施三次聚财万贯,又三次散财接济贫民。

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为(chī)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后定居于宋国陶丘(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南),自号陶朱公。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称之财神。

春秋时期越国的大臣文种。他与范(lí)蠡同样是一位功绩显赫的大臣,他们一起辅助勾践雪耻灭吴,成就霸业。当越国的军队横行江淮时,范蠡从齐国写了一封信给文种,说明勾践的为人,劝告文种引退。文种舍不得高官厚禄,只是称有病不朝,引起勾践的怀疑,找了个借口杀了,没得善终。

历史上居功不显得以善始善终者有之;不谙明哲保身之道,居功自傲、不知进退而难得保全的也大有人在。如:韩信、萧何等,他们既坏了声名,又亡身破家,十分发人深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