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是最好的教育

 稻读公社 2021-02-28


文/余厚义

慈溪市逍林镇实验幼儿园艺术园区

爱是最好的教育,被爱滋养的孩子童年更幸福,自我成长也更完整。大多数父母从孩子一出生就自觉地承担起了教育孩子的责任,从牙牙学语到长大成人,父母竭尽全力地把自己的所有经验和一身本领都教给孩子,希望他能够好好地长大,然而,往往事与愿违,大人越是用力地教,孩子越是不听从,甚至出现了各种心理问题,轻一点表现为心里水平很低,行为异常,重一点甚至会影响到正常生活,在社交、语言、感觉、认知等方面产生障碍,最麻烦的就是父母对此往往对此后知后觉,在孩子出现明显异常后才意识到问题,后悔晚矣。

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目前,中国儿童出现心理障碍的人数有上升的趋势,儿童叛逆的年龄越来越小,持续时间越来越长,情况也越来越严重,美好的初心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事实上,孩子在生命初期的阶段,身体弱小,确实离不开父母的精心照料,但从内在而言,他们天生就有自己的心理密码,在摸索中慢慢地破译,长大这是一个生命自然成长的过程,生命的奇妙就在于这个过程是孩子受内在驱动自我完成的,大人无法知晓其中的奥秘,父母所能给予的最好帮助就是创造一个自由的环境,然后耐心地等待孩子的成长。可是问题,也往往出现在这儿,在这个复杂而漫长的等待过程中,很多父母会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来判断和干涉孩子成长中的行为。

▲《爱和自由》书影

那么,父母究竟应该如何教育孩子?或许,答案就在《爱和自由》这本书里。在书中,父母会从中了解到关于孩子成长的秘密——关于爱与教育的秘密。

这本书的作者孙瑞雪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教育精神的创始人;“完整的人和完整的成长”教育思想的创始人。她完善了蒙台梭利的儿童敏感期理论,并把这些研究成果运用在了自己创办的幼儿园与国际学校里,改变了许多家长的育儿观,也改变了许多孩子的人生,她曾经多次做客中央电视台“人物新周刊”“心理访谈”“半边天”等栏目,讲述“爱和自由”的教育;2009年,被评为“中国教育杰出人物”,2006年,2007年,中央电视台走进孙瑞雪教育机构幼儿园,连续拍摄16集《敏感期》专题片。在孙瑞雪老师的带领下,“爱和自由”教育团体深深根植于中国本土文化,以蒙台梭利、卢梭、皮亚杰等经典教育学、现代心理理论为基础,在18年高度专注的教育时间和科学研究中,创造、建构、发展和完善了“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的思想理论系统、教育教学系统、“完整的人和完整的成长”教育思想系统、敏感期理论系统以及“爱和自由”学校教育体制和教学管理系统。正是在这个理念的基础上,孙瑞雪把她在各地的演讲稿整理出来,把她的实际教育教学经验和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先后四次出版成就现在的这本书。

▲《爱和自由》作者孙瑞雪

《爱和自由》这本书中有什么样的育儿“真经”呢?接下来我从三个方面来跟大家详细分解。

第一个重点内容:

孩子不听话其实是对大人压制自己的反抗。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看起来非常的弱小,需要大人的帮助,但这仅限于身体的需求,心理的成长是儿童依靠自我来发展的,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护好这个自然而神奇的过程。孩子在三岁左右基本可以掌握本地的基础语言以及语言中的各个细节,也就是说儿童的语言能力是他在社会环境下自然而然发展的结果,有心理学家说,儿童三岁前掌握的东西换成大人需要几十年才能完成,儿童是自我发展的,儿童的内在成长是依靠他自己来完成的。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给了孩子生命就能给他灵魂,这等于把自己放在了造物主的位置上,有些家长的传统观念认为孩子只有被精心调教过才能有出息,可是结果,当孩子受内在的驱动做一些事情时,大人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来阻止他,往往会激起孩子本能的反抗。

从学习来说,很多人把学习成绩当做衡量孩子是否聪明的标准,在三四岁的时候就开始教孩子认字、数学、英语,完全没有意识到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节奏,以及学习敏感期。当孩子的学习敏感期还没有到来的时候,父母的强制学习往往会适得其反,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厌学、叛逆。哈佛大学的一个心理学教授想把儿子培养成一个天才,用尽办法让他多学习,三四岁的时候儿子就已经学会了多国的语言,六岁考入中学,十岁考上了哈佛大学,十六岁攻读哈佛的博士学位,十八岁的时候他确成为了一名售货员,所有的学习戛然而止,并且拒绝学习任何东西,而他对自己的现状很满意。其实,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固然很重要,但是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品质、人格、道德、审美等等同样很重要,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学习,难免会失去快乐的源泉,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

说到底,人的成长过程是心理的成长过程,智力是心理成长的附属品,换句话说,内心得到满足,心理就健康了,智力就随着发展,这个人最后才有机会成为人才。

比如,我们带两岁多的孩子去挑衣服,选了一件横条纹的和一件红点点的,大人觉得横条纹的那件好看,就会让孩子穿横条纹的,但其实孩子不喜欢,他就哭着不肯配合,大人还不知道怎么回事,过了一会儿,大人让孩子自己选,他选了红点点的,是他喜欢的,孩子就很高兴地穿上了,孩子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这是一种生命的本能,大人对于这种忽视虽然是无意识的,但是破坏性极大。

这个案例里的孩子小,还不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再长上几岁,同样的情形下就会看到一个生气的大人和一个顶嘴的孩子,又一个孩子被贴上了不听话的标签。大人除了对孩子一些无意识的强制,还有一些有意识的,主要来自于成人自己的恐惧,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落后于人,急于求成。比如孩子数学敏感期到来之前,问他1+1等于多少,他可能会说是11,再问他1+0是多少,他可能会说是10。按孩子的理解,其实也没有错,1和1放在一起就是11,1和0放在一起就是10。像脑筋急转弯一样,跟我们心理的标准不一样。这种情况下很多人会着急,非得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标准重新学习,而不是慢下来等一等,等着孩子长大一些,等着他的数学敏感期的到来。对孩子来说大人的强制干涉违背了自己的意愿,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忍耐到最后爆发是必然的结果。其实,遇到这种情况不妨等上一段时间,孩子突然开窍了,知道了9+4=13,8+5=13,7+6同样等于13,这是因为孩子的兴趣是天生的,不是成人培养的,学习敏感期到了,孩子自然会对这些学习产生兴趣,根本不需要成人刻意去督促。说到这里,我想起了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孩子的成长确实需要等待,是急不来的,孩子心理上的自由成长非常重要,外在表现,是他们可以按照自己内心的意愿去做事儿,成人有意无意地干涉,只会给孩子的内心带来混乱,以致破坏他们自我的构建,他们当然会不开心,这种心理体验会让孩子本能地去抗争。话又说回来,这种抗争也不完全是坏事儿,儿童跟成人的命令斗争到底的精神也是一种意志力的体现,说明孩子的心理还算正常,因为如果有心理问题,他是没办法跟成人抗争的,这个能力一旦丧失,它就会屈服于人,看人的脸色,意志力就彻底没有了,就像是一个木偶。

第二个重点内容:

爱是最好的教,您的理解是对孩子最好的支持。


我们已经了解儿童是自我发展的,大人能做的就是尊重孩子,并给他一个自由的环境,让孩子快乐成长,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他们的创造能力,世界也才有产生巨大变化的可能,或许这就是教的真正价值,现在所谓的教育,用孙瑞雪的话来说,就是很多搞教育的,不懂教育管教育的,更不懂教育,也不想懂教育才会造就这么多,随大众随大流的人,这种现象本质上是对安全感的趋从,是精神上的不独立。在学校里教育培养对儿童都对一个事物感兴趣,比如画画就全班都画画,数数呢就集体一起数数,老师拿出一样教具,全班孩子都扑上去,孩子们的个性和创造力却都被抹杀了。经常听到有人说我要教这个孩子,要把这个孩子教出来,听起来有什么地方不对吗?仔细琢磨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孩子的一切发展都是从成人那里来的,否则孩子就是一个白痴,这可能是多数人的潜在心理想法吧,也难怪大人会想要去教孩子,各种知识也难怪孩子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一个孩子拿着火车玩具玩的时候不让火车在轨道上走,爸爸就会说儿子,这是不对的,这个东西应该在火车的轨道上,应该这样,孩子再用火车进行其他的玩法,爸爸却用大人的规则来要求他,更理所当然地不断干涉孩子,原来很开心的孩子瞬间就感到了压抑。现在的学校和父母大多都是这种教育,让孩子看起来很聪明,很机灵,又很会察言观色。

举一个例子,一个小女孩正在玩很不小心弄破了手,旁边的阿姨让他去找妈妈包扎一下,小女孩一直不去,阿姨催了三四次,直到阿姨说要陪她去她才同意。快到家门口的时候她突然嚎啕大哭,妈妈一听见哭声就迎了出来,帮她包扎后又让她去玩儿了。她却高兴地对着陪着她的阿姨说:我是英雄!小小的孩子,就是如此伶俐,不知道是喜是忧,如果孩子在大人的引导下,把精力都放在吸引大人的注意力上,那他哪里还有精力专注在自我成长上?说到这里,再强调一点,儿童是自我发展的大人,不可以干涉,却可以给予足够的爱来支撑它的发展,儿童是依靠大人的爱而获得安全感,来发展自我,如果我们不能给予足够的爱,儿童的心里就得不到满足,身心也就不可能发展的很好,所以说最好的教就是正确的爱是给孩子成长的自由,特别是在关键时刻,用爱去理解他,让他慢慢地从自我走向独立。


讲一个妈妈和孩子的故事,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带了一个男孩回家,两人聊着聊着突然吵了起来,气急败坏的男孩,突然对女孩说:你妈有精神病,你也有精神病,你就是一个精神错乱的人。女孩的妈妈确实有间歇性精神病,听到这些话,她承受不住,在男孩走后,她也跑了,她妈妈回到家里发现一团糟,什么也没说就去找女孩,后来终于找到了绝望中的女孩,妈妈看着她沉默了一会儿,问:你的同学来家里了?女孩没出声,妈妈又问:你的同学骂你了?女孩儿还是不说话,妈妈接着说:他骂你妈有病,你也有毛病,是精神病。女孩儿诧异地问:你怎么知道的?妈妈说:有时候啊,我们会碰到一个好人,但有时候也会碰到一个坏人。一句话就解决了孩子的心理困惑,孩子在这件事上也得到了成长。真是一位有智慧的妈妈,她知道帮助孩子成长是最重要的,还懂得怎样帮助孩子理解孩子才能跟孩子心心相连,更宽容地对待孩子。爱的本质是尊重,当家长学着蹲下来与孩子同一视角交流的时候,才能够真正去理解他,包容他。当孩子到一个适合他的环境去发展,才能帮他自己。

第三个重点内容:

孩子的优秀得益于美好的心灵得到大人的保护。


有爱的孩子不会任性,因为需求被满足的孩子身心很健康,孩子从内心愿意顺从,这是对情感的回应,有能力去顺应这是健康的心理,给予足够的力量,这种力量有多强大呢?我们来看一看,一个真实的故事:老师因为孩子没人带,只能带着孩子来上课,她问孩子:东东,我们在上课,你不可以发出声音,也不可以乱动,你画画好吗?你能做到吗?两岁多的孩子,点点头,果真两个小时没有大动,没有声响,这是爱给予的力量。因为爱孩子顺从,从而能够执行顺从,这是孩子正常的状态,心理自由的孩子,天生就有超强的感知能力,他们能感知到这个环境需要遵守什么样的规则,应该采用怎样的姿态,而且能够控制自己。相反呢,如果孩子无法感知环境,一定是他受到的压制太多了,丧失了这种能力。压制带来的痛苦,让他不能把握这个环境,但是一旦这个环境中不再有人来约束他,他就会开始通过搞破坏来发泄自己。需要区分的也有一些例外的情况,比如爸爸把一张饼扳成两半分给孩子,孩子拿起这块饼就大哭起来,把它扔了。爸爸就会很生气,认为孩子很任性,这种情况实际上孩子是在建立一种完美的观念,也就是孩子处于完美敏感期,他对什么东西都要求是完整的,不完整就是不完美,孩子不能接受被破坏的饼,所以他感觉很痛苦,他就奋起反抗。

我们一直在强调儿童是自我发展的,那么相应的大人也需要清楚地知道孩子发展到了哪个阶段,了解孩子在这个阶段的行为特点。孩子的行为服从本能,当他的冲动与能力正好一致时,他才会顺从。如果孩子确实有能力顺从成人的命令,却没有去做实,怎么办?以大人的角度来说,我们只需要告诉孩子他做错了,然后耐心观察,等待孩子自己慢慢发现事物的规律,并进行自我调整。也许几次,甚至十几次都不一定能成功,但是孩子会把这个过程内化为一种习惯,成为孩子的意志力。对孩子来说就简单多了,孩子不知道什么是错误,他只是觉得这一次没有做好,就再来一次,不断地做,不断地重复,最后终于成功了,他就有了成就感,在这个过程中,就形成了自己的能力,慢慢地能力越强,意志力也会越强,孩子的智商、毅力也就培养出来了。

蒙特梭利曾说过,儿童始于一无所知,并独自向前发展,这就是“儿童的理性”。孙瑞雪解释说,这种“理性”是指在精神胚胎的指引下,一种自发的内在程序、秩序,儿童的整个生命发展依据他自己进行。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孩子的理性成长源自于家长给予的爱和自由,爱让孩子内心充满力量,自由让孩子充分发展。

泰戈尔曾说: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

父母是带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人,更是孩子成长的引导者。这本书是一扇窗,推开它,发现儿童,亦发现自己。希望通过这本书,家长们能够蹲下身来聆听孩子的内心,放低自己的姿态,跟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孩子,请让我重新认识你,重新爱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