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尚 ‖ 从一朵云彩里穿行

 巫山人文地理 2021-02-28

张 潜 /文

 
祥云路是整个移民新城最先成型的一条道路,现在看来已经不可挽回地显得逼仄,但比起当时破败、拥堵、烦闷的老县城,不知强了多少倍。一时间这条道路风光无限,系万般宠爱于一身。第一个超市——天华超市在这条路开张营业,第一个酒楼——群英会在这条路迎宾接客,第一批机关单位在这条路安营扎寨,第一批关乎千家万户和未来发展的学校——南峰小学、巫师附小和幼儿园,相继铺排在这条路上。

这条道路命名很有寓意,高调地泄露了全县人民向往美好的秘密。这名称,这道路,在虚幻与现实、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完成了对接。祥,是吉祥;云,是灵云。

祥的本字是“羊”,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重要的高档食材之一,是财富、美食和地位的象征。极度的推崇和热爱,使之成为祭祀祖先、敬奉神灵的祭品,散发出安定、祥和、美满、幸福的生命追求。“云”是娇柔的、灵动的、变幻的、缥缈的,供人仰望,惹人遐思,吸附了阴柔、雨水、生育、绚丽等文化趣味,不仅占据了视觉的制高点,也填满了浩瀚心胸的最低处。
 


这是一条底蕴厚重而又生机勃发的道路,因为这里有全县历史最悠久的学校,依然生意盎然地为家乡培养着明天的栋梁。

在为传承中华文脉做出了不朽功勋的科举制度推行时期,地方教育机构一般有三种:私塾、义学和书院。私塾或教师在家举办,或家庭、家族共同聘请教师而设,既是私立学校,价格自然不菲,普通贫民子弟不敢奢望;义学由乡绅、贤达同官方一起出资,学生不必承担学费,普惠力度有限;书院为纯官方性质,学员必须具有一定文化基础,有志于科举仕途,还要经过严格的考试筛选。那时,入学年龄没有规定,毕业期限没有要求,也没有统编的教材。好在读书上学目的基本相同,低级的为了识字后更好地谋生,高级的寄期望求取功名、入仕当官。千百年下来,教材不约而同地逐渐趋同,启蒙阶段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高级阶段是“四书”和“五经”。

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浙江金坛举人、著名的文字学家段玉裁任巫山知县,对本县书院重新修葺,竣工时,他根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有圣泉,谓之孔子泉”的记载,改名为圣泉书院。关于这个圣泉,一些文人笔记中说饮用该泉水后,能使人聪明,识文断字,敏学善辩,甚至出口成章。这样的传说,权且一听,我大胆猜测,这是勤奋且勤劳的学子,在担水的路上不忘读书诵文,遇到学友忍不住相互考量功课,切磋诗文。当年我读初中的时候,就有类似的经历。到两里路外的水井挑水,总要偷偷摸摸揣本书,空荡荡的水桶吱吱嘎嘎叫,手中的书翻得哗哗啦啦响,挑着水走过百多步,就要歇个哨,将扁担搁在两只水桶上,坐在软溜溜颤巍巍的扁担中间,掏出怀里的书,等到汗水歇干,书也读了几十页,赶紧掀动两只脚底板儿往回赶。

南峰小学,已经115岁高龄了。

1902年,受改良主义影响,我县开始将书院改为学堂。1904年校舍竣工,1905年全县第一所高等小学堂在圣泉书院新校舍挂牌。名称换了,教学内容和形式却“换汤不换药”,依然是三百千、八股文。1906年,学堂教员周宪斌根据政府安排,赴夔州(即今奉节县所在地)历时3月,编篡完成了《巫山县乡土志》,作为县内开办新学后的第一本自编乡土教材。全书分历史、地理、物产三卷,细分为政绩、兵事、人类、道路、矿产、商务等十五部分,涵盖自然和人文等多领域。

直到辛亥革命成功,学堂才彻底完成向现代教育的转型。1912年9月,教育部公布《小学校令》规定入学年龄和毕业期限,初等小学校6岁入学4年毕业、高等小学校3年毕业。1926年春季起,实行春秋两学期制度,改变了一年长读,只在春节、端午、中秋、冬至等传统节日和农忙才放假休学的千年传统。

南峰小学校园

解放后,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全民普及教育,学校在规模、管理、教学等各方面得到突飞猛进地发展。1950年秋,将县城文峰小学(解放前的私立三楚小学)和南陵小学(解放前的中和镇第一中心国民学校)合并,称为南峰小学。1951年,在圣泉书院旧址上修建砖木结构的楼房四栋作为教学用房,后逐步扩建,成为一所能容纳一千余名学生的县级样板小学。后一度改名为毫无特色的城关小学,1982年重新恢复书卷气浓郁的“巫山县南峰小学”。

百年南峰小学,秉承了治学严谨的优良传统,社会声誉极高。很多人都不知道,该校还是早期共产党人活动的重要阵地。1929年开始,就有共产党在该校活动,被时任国民政府县长察觉,校长杨馨亦被迫辞职离开巫山。1938年7月,共产党员柳特因率领三名党的积极分子到该校任教,利用教员身份作掩护开展党的工作。同年9月,成立中共巫山支部,柳担任支部书记。在组织学生阅读革命书籍、演唱革命歌曲、宣传抗日救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党在巫山活动的最早堡垒。他们播下的革命火种,传播到三溪小学和培石小学,为十多年后和平解放巫山县城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经过一百多年的锤炼,南峰小学今非昔比,成了一块金字招牌。有了A、B和金科、江东四个校区,教职员工接近两百,学生人数达到四千。

从西向东,从低到高,祥云路缓缓地延伸,巫山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和巫峡幼儿园,在靠近东端的高处手拉手等着。

巫山幼儿教育的发展,同抗日战争密切相关。1938年初,武汉沦陷之后,私立武昌女子中学迁到巫山办学,该校设有幼稚园,我县的幼儿教育开始萌芽。1941年,武昌女子中学迁往万县(今万州),持续近三年的幼儿学校教育中断。1945年8月,在县民的强烈要求下,于中和镇第一中心国民学校内设幼稚班。1953年,国家拨款在南峰小学操场旁修建土木结构的幼儿教室4间,并用围墙将幼儿园和小学部隔开,人财物属南峰小学统管。1954年秋,幼儿园开始独立单设。1956年2月,武汉幼师毕业生柳喜林调入,成为我县第一个幼儿师范毕业的合格幼师。

在教育志里,编纂者饶有趣味地记录了解放前幼儿语言课的几首儿歌:
“猪打柴,狗烧火,猫儿煮饭笑死我。”
“三岁小孩,穿双红鞋,摇摇摆摆走进学校来。老师说我年纪小,回家吃点奶再来。”

巫峡幼儿园活动现场

这些画面感极强、生活情趣极浓厚的歌谣,即使现在读来,依然有一片纯净和开心,从心海袅袅升腾。这种娱乐性较强的教育,比一度时期直接利用小学一年级教材来启蒙,高明得多。

幼教事业发展到现在,已经很快了,县城拥有五所普惠性的公立学校,可仍然无法满足需要。每年8月的最后两天,年轻的家长们总要祈祷自己的运气好到极致,不断请教网上抢号的窍门,摩拳擦掌,凝神屏气,半夜开始守候在电脑旁。不到五分钟,几百个学号就被瓜分。抢到的兴高采烈,没抢到的一片灰暗,既恨放号太少,也恨运气不佳,擦干眼泪之后,四处寻找可趁之“机”和可钻之“门”。把孩子送到心目中的学校接受优质的教育,就好像起跑时抢先了半个身位。

看到年轻的父母为孩子读书,四处求爹爹告奶奶的紧张和凄慌,生育二胎的心思也因此打了折扣,很多人都会想,为什么不多建设几个像样的呢。我想的更实际些,把巫师附小搬走,幼儿园不就可以顺势扩张么?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我之所以这样想,是希望缓和幼儿读书的矛盾,也为了缓解这条道路的交通压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和巫师附小没有关系,没有感情,恰恰相反,我是在这所学校当过教师的,有一种骨子里的亲近感在其中。
 


1979年,城关二校开办。十多位老师从城关一校调来,学生从城关一校转了二年级四个班,又新招了一年级四个班。校址在全县唯一的广场一角。

1980年4月,该校更名为巫山师范附属小学。

从此巫山师范有了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提升教学理论的基地。一些师范生在此第一次走上讲台,一步步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1985年初夏,我也有幸在此担任了为期一月的实习老师。学生是一年级,班主任是身材高挑皮肤白净的女老师李红霞。她黑黝黝的辫子很长,上课的时候一摆头,辫子就荡来荡去。那个镜头,美极了,相信她的学生们永远都不会忘记。实习虽然只有一个月,我们一帮年青人却和烂漫童真的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实习期满分别的时候,学生们在茶话会上哭得昏天黑地,拉着我们的衣袖,不愿离去。这个瞬间,也美极了,只因出自内心的纯真,没有半丝儿虚伪。

巫师附小校园

那时的附小,是一所很接地气的学校。——学校没有围墙,可以随意进出。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师生的言行时时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社会和家长也很赞同这种办学方式。这样的学校,现在很难找到了,不知什么时候,被围墙封锁的学校很奇怪地成了工具框,什么社会责任都要承担,什么中心工作都要安排,什么疑难杂症都要解决。学校被社会化,教师被工具化,一起背负了沉重的精神负担,蹒跚难行。教师需要认识社会并得到社会认可,但其最高使命就是心无旁骛地从事教学和教育。每每想到这里,我就想在每一所学校门口安装一盏红绿灯,让决策者明白这里有神圣不可动摇的禁止,也让孩子们学会选择何时才能通行。这个知识,是无数智人经过总结后达成共识,通过学校传输给社会大众的,现在理应在学校门前得到趾高气扬的重申。

一说到教育,好像就不愿意踩刹车。当年的巫师附小内部空间有限,没有专用运动场所,学生上体育课只能拉到教室外边的广场上。遇到全县性的运动会,或者大型集会之类,高音喇叭吵得没法上课。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们专注地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老师们孜孜不倦地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攀登,内心单纯,就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记得在学校的会议室里,挂满了学校获得的各种奖牌和奖状,我们实习的的第一课,就是从接受具有光荣传统的校史开始的。

一晃三十五年过去了,当年一起在这所学校实习的同学,有的经过磨炼成为这所学校的管理者,有的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彼此共同的特点就是两鬓都已斑白,额头上挂满沧桑。但这所学校还未老,每次从校园外走过,听到琅琅的读书声、悦耳的唱歌声,看见轻盈如飞的身影、天真无邪的笑脸,就感觉到这所学校,还在续写着朝气蓬勃的传奇。这也是一种美,气质的美、气场的美、气度的美。

听教育战线上的同学介绍,巫师附小近年来在美育方面不断探索,闯出了名头,也收获了很多荣誉;管理者在美育的教育理念上独辟蹊径,拥有美的视野;教师们在美育的熏陶和培养上狠下功夫,具备美的情怀;学生们在美的养成和发现上卓有成效,积淀美的智慧。美,抓住了人生和社会的出发点,我们终其一生奋斗的,不就是为了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么?
 


可能城市的设计师们当年在新城规划和建设的时候,沸腾着关于书香的梦,就把这几所学校串联在一条街道上。不经意间,却把一座城市的小吃串联起来了。植根民间四季不断的美食,拴住了天真无邪精力旺盛的童年,之后就会成长为参天的乡愁。成长期都是饥渴的,饥渴知识的滋润,饥渴肠胃的填充,饥渴精神的丰满。

不必说蜂状的碗碗糕、溜圆的甑蒸糕和棱型的糯米糕,也不必说清凉的翡翠凉粉和爽滑的赤花凉虾,更不必说麻辣的藕片儿、鲜香的豆干儿、酸辣味的卷卷儿。这些跳跃富有弹性的名称,丰富了一张张的笑脸的表情。云南的竹节糕,广东的鱿鱼丝,本土的炕洋芋,目不暇给、各色生香,滋养了容纳五湖四海的胃口,也培养了放眼五湖四海的心胸。

熙熙攘攘的上学队伍里,前呼后拥的放学潮流中,白发老人和垂髫少年相伴总是多数,令人产生无限感慨。老人拉着孩童,怀揣希望;幼儿傍着长者,紧握依靠。

甜糯的三角粑

这鸿蒙已久的景象,刻画在历史的鸿篇巨著和细微生活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幼相传,薪火相递。他们在相互搀扶,也在相互学习:懂得自己幼小,必须获得帮助和指导;明白自己尊长,应该维持榜样和示范。

一条路,演绎着历史深处的结局:一个指向余霞漫天暮年,一个面朝无人抵挡的成长。
 
走在祥云路上,一次次回到似曾相识的梦境,上演童年读书的情景:一条从萧瑟乡村通往闹热城市的道路,一条从生活现实通往知识宫殿的道路,幼小的我挎着干瘪的书包,在青石板的朝圣路上蹦蹦跳跳,满眼都是熟悉的人物、古旧的房屋,还有绿色的希望。

背上书包,祥云路就萦绕着一团团斑斓的云朵。
一朵,给人慰籍和温暖;
一朵,存续岁月和味道;
一朵,充满朝气和希望。
 
2021年2月5日,小年到了
(文中配图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图,可订购《风物巫山》


主编/ 刘庆芳

微信号/ 461269457
投稿邮箱/ cqwslqf@126.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