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李平东方明珠 2021-02-28

第二节 锡克教

2007/3/26 13:46:11

锡克教诞生于16世纪初期印度西北部旁遮普地区。“锡克”是梵文Sikha的音译,原意为门徒。锡克教奉行祖师崇拜制,视祖师为神的使者,其信徒自称是祖师的门徒。那纳克是锡克教的创始人,即第一代祖师。

上海的锡克教会是旅居上海的印度锡克人侨民的教会。上海开埠建立租界后,印度人来到上海,他们大多数是来自旁遮普省信奉锡克教的锡克人,聚居于今广西北路,该地曾称为锡克路。清同治二年(1863年)公共租界建立,锡克人遂迁居虹口。

为了维护租界的治安,租界当局在光绪九年(1883年)从印度招募巡捕和司阍(门卫),在上海的锡克人逐渐增多。

光绪二十八年,上海的印度籍巡捕与司阍超过100人,他们要求租界当局为他们建立锡克教谒师所(锡克教寺庙)。租界当局于光绪三十三年在宝兴路(今东宝兴路)建立第一座锡克教谒师所。民国4年(1915年),又在戈登路(今江宁路)修建一所印度巡捕专用的锡克教谒师所。宝兴路谒师所则为印度司阍专用。30年代,上海印度侨民增至1300余人,司阍之间因不是同乡,方言不同,矛盾迭起。为此,又在马霍路(今黄陂北路)、舟山路建造两所锡克教谒师所。

民国32年汪伪政府“接收”上海公共租界,日本侵略军将洋商企业(轴心国除外)实行军管,陆续解雇印度巡捕和司阍,致使印度侨民生活陷入困境。有些人离沪回国,有些人转业牧场,经营乳品。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一些洋商企业关闭,牧场经营不景气,印度侨民纷纷离沪回国。戈登路、马霍路、舟山路的锡克教谒师所也先后关闭。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上海印度侨民仅有200余人。1956年,上海市人民政府资助印度侨民离沪去香港谋生,留存上海不足20人。1962年10月,市政府再次资助留沪印侨去港。宝兴路锡克教谒师所停止宗教活动。

一、谒师所

1.宝兴路谒师所

宝兴路锡克教谒师所位于宝兴路(今东宝兴路北四川路附近)。光绪二十八年,从印度招募来沪的巡捕和司阍因信仰锡克教,向公共租界当局要求修建一所锡克教谒师所。租界工部局董事会虽然同意这一要求,决定从公共基金中拨款3000银两购置土地,但未付诸实施。直到光绪三十一年,租界工部局董事会认为修建一所谒师所“无疑对上海的印度人大有益处”,“在其内可提供一处条件适宜的礼拜场所,也可监视他们的一般行为,也可对他们的日常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光绪三十二年租界工部局用3396银两,在宝兴路购得土地1.9亩,同时又从印侨中筹募8000银两的建筑基金。光绪三十三年七月四日动工奠基,光绪三十四年三月竣工,同年五月三十日(6月28日)由工部局总董霍必澜为锡克教谒师所揭幕。

这座谒师所是一幢两层楼房,由红砖和人造石砌成,屋顶铺盖油毛毡和波形铁皮,总造价为11200银两。底层是长15米,阔9米的会议室兼作餐厅,南端有2个小接待室。楼上是谒师所,圆拱形屋顶。南端有四间小房,供布道师生活起居。

谒师所内部简单朴素,没有绘像和其它装饰品,只在中央用绳索围成方形的祭台,布道师坐在祭台中央,边摇铃,边朗诵《元经》,教徒们环坐在祭台四周,聆听布道师诵经。礼拜结束后,教徒们到会议室共进午餐,餐毕议事,议毕散会。

[1907年宝兴路锡克教谒师所奠基仪式上的印度巡警]

[锡克教教职人员与教徒合影(1907年)]

民国4年(1915年),由于印度巡捕和司阍之间经常发生磨擦、争斗,租界当局为此在戈登路(今江宁路)巡捕房附近为印度巡捕又修建一所锡克教谒师所,为印度巡捕专用。

民国13年(1924年),在上海的印度侨民有1300余人。是年8月,锡克教在印度首都举行全国性的宗教会议,旅居国外的锡克人都派代表回国出席会议。8月3日,旅居加拿大的锡克人代表11人途经上海,与上海代表20人一起回国。上海的锡克教徒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据8月4日《申报》报道:加拿大的锡克人代表由温哥华乘澳大利亚“皇后号”轮,抵达上海外滩海关码头时,1000余名印度巡捕和司阍、海关、银行的印度工作人员、印度妇孺50余人,集合码头欢迎,乐队奏乐,印度妇女则向来宾抛洒花瓣,后在露天举行宗教仪式。然后由乐队前导,欢迎人员则列队由福州路去虞洽卿路(今西藏路),再由海宁路(今北海宁路)游行至北四川路宝兴路谒师所后解散。

民国16年7月,上海的印度司阍人员之间由于乡情不同,方言不同,马其哈斯人和马乐澳人之间摩擦不断,发生了激烈的殴斗。英国驻沪领事下令关闭谒师所,后由全体锡克教徒作出“谒师所只用于宗教目的,不再发生殴斗事件”的保证后,才在11月9日锡克教始祖那纳克·辛格诞生日恢复开放。此后,一些锡克教徒为了避免摩擦,在民国28年10月、民国29年10月先后又在马霍路(今黄陂北路)249弄156号和舟山路218号修建了两所规模很小的锡克教谒师所,用作同乡锡克教徒礼拜。

抗日战争胜利后,随着印度侨民陆续离沪,该所的宗教活动日益冷清。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上海的印度侨民仅有200余人。1956年因大多数去香港,印侨减至10余人,到该所过宗教生活的锡克教徒不过5~6人。1962年后留沪的印度侨民也陆续去港,宝兴路锡克教谒师所因无教徒礼拜而关闭,遗址现改作幼儿园。

2.戈登路谒师所

戈登路锡克教谒师所是专为印度巡捕礼拜用的锡克教谒师所。由于印度巡捕和司阍之间经常发生冲突,民国4年,租界工部局董事会在戈登路(今江宁路)巡捕房附近修建一座巡捕用锡克教谒师所。这所谒师所的建筑资金为12250银两,是用红砖、人造石彻成的一座两层楼房。底楼为巡捕用贮藏室、厨房和浴室,二楼为谒师所,南端有两小间布道所的起居室,还有一小间阅览室和一小间会议室。民国5年(1916年)7月21日,租界工部局董事会总董皮尔斯主持揭幕仪式,英国领事、董事会的董事以及上海万国商团的司令官等一起参加了揭幕仪式。

以上两所谒师所的布道师是伊斯哈·辛格,助理布道师为朱立拉·辛格。

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租界巡捕离沪,戈登路锡克教谒师所停止宗教活动。

二、宗教活动

1.教义

锡克教教徒奉圣书《元经》(又译《阿底·格兰待》)为主要经典。锡克教是由印度教虔诚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并受到伊斯兰教苏非派的影响。认为神是独一的神,是真理,是造物主。神无形无像,无所不在。锡克教继承婆罗门教的轮回说,提倡修行,反对祭司制度,禁止崇拜偶像。该教否认印度教关于种姓观念,认为人在神的面前都是平等的,种姓分立和歧视妇女都是违背神的意志。该教尊奉教祖那纳克为真正的祖师,从第三祖阿马尔·达斯起实行“祖师制”,第六祖哈尔·哥宾德将该教发展成武装的宗教组织,第十祖哥宾德·辛格废除祖师制,把最高权力交给教徒的集体组织锡克教社团。第十祖还规定教徒必须蓄长发、加发梳,上衣至膝,右手戴手镯、佩剑。男教徒名字加“辛格”(singh)意为“狮子”,女教徒名字加“考儿”(kaur)意为“公主”。

2.节日

锡克教的主要节日,是该教第一代到第十代祖师的诞辰日,及第五、第九代祖师的殉教日。该教最隆重的节日是在3~4月间的拜萨哈节,也就是纪念第十代祖师哥宾德·辛格。他为了捍卫该教,开展武装斗争,成立卡尔萨军队。此外,该教还纪念印度教的节日。上海的锡克教徒除了宗教节日到锡克教谒师所礼拜外,每逢星期日上午,也去谒师所礼拜。礼拜后,开办祖师灶,参加礼拜的教徒共进午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