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像读片(18):颈动脉狭窄CAS术前CTA的测量应用

 juntao859 2021-02-28

病例简介

女,73岁。

主诉:左侧肢体无力3年,头晕16天。

既往有高血压和糖尿病;个人史和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记忆力、计算力减退,左侧鼻唇沟浅,左侧面部感觉减退,左侧肢体肌力4+级,左侧巴宾斯基征阳性。

外院脑血管造影:右侧颈内动脉闭塞,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

术前CTA

颈部CTA(表面容积重建):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闭塞(白箭)。

颈部CTA之左侧颈动脉减影重建(最大密度投射法,MIP):左侧颈内动脉起始段局部管腔重度狭窄(红箭)。

基于CTA源图像的薄层多平面重建(MIP):左侧颈内动脉窦部混合密度斑块(橙箭),局部管腔重度狭窄(红箭),近侧的斑块表面可见不规则高密度钙化(黄箭)。

颈部CTA横断面扫描,左侧颈内动脉近颅底位置正常血管断面管径测量结果:5.5-6.5mm。

颈部CTA横断面扫描,左侧颈总动脉远端正常血管断面管径测量结果:7.6-7.9mm。

基于CTA源图像的薄层多平面重建(MIP):临近狭窄的正常颈总动脉管径为7.6mm,临近狭窄的正常颈内动脉管径为5.4mm。

基于CTA源图像的薄层多平面重建(MIP):经测量后,预估需支架覆盖的血管长度为38mm。

左侧CAS术视频

术后CTA

左侧颈动脉狭窄处植入一枚6-8~40mm自膨式支架(Protege,EV3),复查CTA,基于CTA源图像的薄层多平面重建(MIP):支架完全覆盖狭窄斑块,展开贴壁良好,管腔通畅,狭窄明显改善。

读片分析

1、颈动脉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术(CAS)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症状性狭窄大于50%,非症状性狭窄大于70%)的有效方法,能降低这些患者的卒中风险。虽然DSA是诊断此类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但当前优良的无创血管成像技术,包括:CTA、MRA和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很高,常规用于CAS的术前评估。

2、颈部CTA因其成像原理简单,设备要求不高(16排螺旋CT即可实施),易获取,空间和密度分辨率高,扫描时间短,并能实现多种图像后处理的优点,故笔者将其作为CAS术前评估颈动脉狭窄病变的首选。

3、在此患者,CTA首先明确了右侧颈内动脉闭塞,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严重狭窄(狭窄率大于70%)的诊断,符合指南推荐的CAS术指证。更进一步的是,CTA还显示了左侧颈内动脉窦部斑块呈混合密度,既有低密度的脂质成分,还有高密度的钙化物质;并且钙化主体位于近侧的斑块表面,这是不稳定高危颈动脉斑块的征象,此部位斑块容易继发破裂,引发脑缺血事件,为行CAS术提供了进一步的客观依据。

4、另外,CTA还能为提前制定具体的CAS手术策略提供重要指导信息。在此患者,CTA对实施CAS术的价值是:第一,颈动脉狭窄欲植入支架位置血管迂曲成角明显,不适合闭环的编织支架,应选择在迂曲血管贴壁良好的开环颈动脉支架;第二,术前CTA上对临近的狭窄远侧和近侧正常血管的管径进行测量,以及对预估支架覆盖血管长度的测量结果,可指导支架尺寸的选择;第三,近颅底位置颈内动脉管径的测量值,对选择保护伞的直径也是有重要指导价值。

5、在本案例,笔者根据CTA显示的颈动脉狭窄血管形态,以及各项测量结果,CAS术前预先准备了合适的材料,包括具备独立导丝的保护伞(NAV6,4-7mm)和开环的自膨式支架(Protege 6-8mm,EV3),并以上述材料成功实施左侧CAS术。

6、本病例表明,CTA的作用不仅仅限于评估颈动脉病变的狭窄率(这是文献报道的主要研究指标),同时还能提供大量有益于指导CAS治疗的重要信息,包括:介入治疗通路、狭窄病变处血管形态、斑块的组织密度和钙化分布、狭窄两侧临近正常血管的管径、保护伞着陆区血管管径、支架覆盖血管的范围和长度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