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宪,他是温庭筠的儿子,落榜后在寺院墙上写首28字小诗《题崇庆寺壁》,从此大富大贵

 qiangk4kzk8us4 2021-02-28

如果平时喜欢诵读古诗词,就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古诗词中有很大一部分写的都是文人怀才不遇的事。对此可能有些人不太理解,为什么古代怀才不遇的人就那么多呢?难道是他们牢骚过甚?

其实只要细细想想,这一切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古代读书人学有所成以后,出路就只有致仕,或通过科举考试,或靠权贵引荐。但不管是通过什么途径,朝廷中的各种职位是固定的,简单来说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虽然看似各种职位数量众多,但是相比数量更多的读书人,这些职位无疑是“杯水车薪”。这自然也就让很多读书人仕途无望,难免就会有诸多怀才不遇的感慨。

那么这些读书人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写下感叹怀才不遇的作品呢?大多数读书人走的路线都是一致的,那就是通过科举致仕,这是他们踏入仕途的门槛,倘若这道门槛都通不过,那么基本就宣告了他们的仕途梦想破灭。所以科举落第是古代读书人感慨最多的时候。就像十上不第的罗隐在落第之后便曾慨叹“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自信能“魁甲登高第”的柳永在落第后更是愤然写下“忍把浮名,换了浅吟低唱”。

当然,这些诗大多都是文人抒发感慨和牢骚,没有什么太多的实际意义。不过倘若运气好,这抒发怀才不遇的诗却有可能成为改变命运的“无理手”。就像唐代著名文学家温庭筠的儿子,便靠着落第后的一首牢骚诗得以改变命运,官运亨通,走向大富大贵。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来和笔者一起走进这段历史。

温庭筠年轻的时候文思敏捷,能八叉手而成八韵,有着“温八叉”的美称。但是他恃才傲物,还喜欢写诗文讽刺权贵,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他屡试不第,一生坎坷。晚年更是无辜被贬最终不幸死去。

而温庭筠的独子温宪,前半生的经历简直就是复制了父亲温庭筠。同样的年少成年,同样的喜欢写诗文讽刺权贵,同样的屡试不第。可以说如果没有意外和贵人,那么温宪的后半生也将和温庭筠一样,在潦倒中蹉跎。不过好在温宪运气要比父亲好得多。

一次科举考试放榜后,温宪前去观看。又是意料之中的名落孙山,想自己满腹才学,却屡屡不第,温宪内心的悲愤可想而知。于是他就落寞地返回了自己暂时的落脚点崇庆寺,这么多的忧愁只能靠喝酒排遣。借着酒劲,他爬上高楼,在墙壁上题写了下面这首诗:

十口沟隍待一身,半年千里绝音尘。

鬓毛如雪心如死,犹作长安下第人!

(注:上网查知,该诗名为《题崇庆寺壁》)

这首诗前两句说的是诗人长期的颠沛流离,境遇十分艰难,独自一人和亲人断了音信,一心只为了科举考试。后两句描写的是诗人的无奈和辛酸,屡屡科举落第,自己其实已经心如死灰,不抱什么希望,可叹自己人未老却已鬓发斑白,还作为科举落第人困在长安城中。

在温宪题诗后不久,有位名叫郑延昌的官员来寺中进香,恰好看见温宪题写的诗,既感怀于他的遭遇,又欣赏他的才华。于是回到京城后便向掌握录取考生实权的主考官推荐了温宪,最终温宪如愿高中进士。后来又在词人李巨川的帮助下,平反了父亲温庭筠当年不公平的遭遇。而他考中进士后也是不负所学,最终官拜郎中。可以说因为一首诗,温宪不仅自己官运亨通、大富大贵,还帮父亲平反,可以说是完全改变了命运。

对于温宪的这首小诗,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