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新译》第六十一章:动反用弱有生于无

 廿氏春秋 2021-02-28
《道德经新译》第六十一章(无为篇第七章)
动反用弱  有生于无
(原第40章)

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注解】
1、弱:柔弱,柔和。
2、有:指意识。

【释义】
人向前行,力往后使,此为反者道之动;借马行,因与马行比,己行弱;借飞机行,因飞机行快,己行弱。此为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意识)有,而意识这一念从无中来。

【释意】
本章讲的是道的工作原理。反者道之动,从反重力学的角度,人往前走时力往后使。高空的物体之所以由上往下落,是因为地球的吸引力大于太空的引力。这其中的道理是,地球上任何东西都有正面与反面,能量工程式也有正反。最新的科学研究发现,对抗重力的同时还可以借用地球的重力,用反重力的方式将东西向上推。科技越是发达,能量将越不消耗。
未来的社会科技,都向“俭”的方式发展,不需要消耗过多的能量。未来我们可以借助反重力技术,创造出反重力飞行器,直接借宇宙的能量。消耗的思维是我们把自己局限于物质世界,大自然本质上是自我循环、不增不减的,正如树叶落在泥土里,第二年树又会发出新芽。
另一方面,是《道德经》中所讲的“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想要消灭对方,先支持对方强到极致,让其最终自取灭亡。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复国的故事,就是“反者道之动”的例子。
弱者道之用,核心是用“弱”来调动最强的力量,最终让一切为我所用。示弱是在做人上低调谦虚,在做事上则当仁不让呈现高品质,方可形成平衡的能量。弱者在借力强者的同时,也要为强者带来利益,而非单方面的利用,方可长久。用弱,所有的强也都有其弱,用道心补起弱,其强即可为你所用。以弱为柄,用其所好。你的长处要隐藏起来补“大人”的弱,解决其后顾之忧。
《道德经新译》第六十章(无为篇第六章)
无为之益 天下希及
(原第43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注解】
1、无有入无间:无有之形能够进入无间隙之中。无有,指不见形象的东西。
2、希:希,同“稀”,少。
3、及:至,到达。

【释义】
天下至柔(意识和能量)可在天下至坚(物质)内在驰骋,没有它到不了的地方。所以我知道无的力量。不言之教也是一种无的力量体现,但天下很少人能明白并应用这个力量。

【释意】
人类的思想进化经历了“固态、液态、气态”的发展过程。固态、液态表达的是“有”的智慧,气态表达的是“无”的智慧。“无”的智慧可以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水变成气体、接近于无时,则无处不在。无可以进入所有空间。有形的物质是有限的,将焦点放在“无”,将超越所有的限制,无孔不入,即可享受无为之妙用。

当你对众生无害时,别人都不排斥你。你首先是无害、不争,所以天下对你接纳。当你对众生有益时,则天下都欢迎你,你就可以去到任何地方。

《道德经新译》第五十九章(无为篇第五章)

弱能胜强 柔能胜刚
(原第78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
守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正言若反。

【注解】
1、易:替代、取代。
2、受国之垢:承受国家的屈辱。垢,屈辱。
3、受国不祥:承受国家的灾难。不祥,灾难、祸害。
4、正言若反:正面的语言却像反话。

【释义】
天下最柔弱的莫过于水了,但它水滴石穿,朽化精钢,开天辟地,世间没有一物如它一样,能破万法。即使部分事物勉强可以克强,但也没有像水这般轻松容易。弱可胜强,柔可胜刚,天下皆知,但没有人真正这样做。所以圣人才讲:能承担国家之“业”者可以守护天下;能化解国家不祥之智慧者方可托天下。真正的智慧和人们所了解的恰恰相反,故反者道之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