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艺术

 冷月无声12122 2021-03-01

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艺术

教师不应简单地单纯地机械地将知识讲述给学生,而应是将复杂难理解的数学知识,通过对教材的解读进行再创造,给学生展现出生动、形象,富有情境的教学过程。数学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艺术的作用,使原本抽象的观点变得直观,复杂难懂的理论变得形象生动,古板的内容变得有趣生动,教师的这种对知识再加工再创造能很好地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除了具备良好的学科专业知识素养,还必须具备雄厚、牢固的教育教学基本功,具有一定的教学艺术能力。数学老师要将教材的知识结构、基本内容,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在获取基本数学理论、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发展创造才能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要有较强的设计教案能力

教学过程是教师将前人已经发现和总结出来的系统化、概括化的知识,通过教学的认识活动,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间接地、高效率地学习。

(一)要准确地把握教材的目的与要求

一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能达到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与该老师对本教材的理解程度和深度有很大的关系。要想做到能够准确提炼出课本的目的与要求,教师必须首先浏览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结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进行把握;其次,对小学各个年级数学课本的内容逐步整理并分析;再次,清楚每节课程知识的重、难点;最后,熟知各个单元的知识内容在整册教材甚至整套教材中所处的位置,即掌握内容结构,熟悉教学内容的前因后果。如在进行“分数”的学习中,分两阶环节进行:第一环节是分数的初步认识,要求学生做到正确地读出、写出简单的分数,学会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第二环节是在学习了并学会了整除、约数、倍数等相关概念,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再让学生开始学习分数的概念,以及性质,进而是分数的四则运算。 

 (二)要能够独立地设计教案

教师对教材有了深入的研究,掌握了教学内容的目的与要求、重点与难点后,就要结合对象的实际认识水平,设计出施教方案。 

教案的编写必须要从教育教学的具体现实为出发点,教案的课题要写清楚该堂课所要实施的教学内容,如“长度单位”、“时间的换算及计算”、“毫米的认识”等。若教学内容的课时大于一个课时,那么就应该明确地表示出该节课为第几课时。

练习的安排分为多种形式,教师是选择边讲边练,还是选择讲练结合呢,是采取分段练习,还是新课讲授结束后的集中进行。不论教师采用哪种形式,都要保证练习的内容要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不仅能使学生新学的知识得到及时巩固,还能锻炼思维能力,使学生更好地学以致用。 

二、要有较强的数学语言表述能力

数学学科具有自身的严谨性、抽象性,数学老师应做到熟练地掌握数学语言,只有做到准确科学的表达,才能正确无误得传授给学生,这样,学生也能够潜移默化得获得严谨得数学表达。

 (一)注意语言的准确性

数学语言具有自身的特殊表达和概念体系。如长方体和长方形、球和圆,这表明的一个是立体的空间图形,一个是平面图形。那对于地球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述,就不能说地球是圆形,而要说地球是椭球体。只有教师的语言是准确的,那么学生所接收的信息才是准确无误地,也为学生的数学语言起到规范作用。

 (二)注意语言的逻辑性

小学数学老师的用语必须要严谨。如求最大公约数时,教师若能这样说:“小朋友们,先观察一下黑板上的这两个数是否是倍数关系?若是,则比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若不是,接下来看它们是否是互质关系,如果是,那么1就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如果不是,就用所学的短除法求出最大公约数。”通过循循善诱,向学生一步步地呈现思维过程。

三、要有较强的板书能力

板书是一种书面语言。课堂上,教师在黑板上所表达的任何信息都属于板书,包括文字、符号,流程图、框图、几何图形、示意图,及配合教学的需要粘贴的纸条、挂图等。一个尽心设计与排版的板书,会使课程内容的呈现更加条理清晰得展现给学生,它是完美的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要重视板书的设计,充分发挥板书在教学中的补充、渗透、强化、概括等功能,使板书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前面我们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师中所表现的艺术。随着社会的进步,为培育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科学文化素养、教育教学素养、以及职业道德素养,终身学习,勤恳敬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