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时代抛弃苏宁的时候

 嘟嘟7284 2021-03-01

作者|韦一笑

编辑|覆红雪

前央视著名主持人张泉灵有一句名言:当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一声再见也不会说。

当张近东抛弃苏宁的时候,也没有说一声再见。当然,发了一个公告。

25日,苏宁易购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张近东及苏宁电器集团的通知,拟筹划股份转让,预计转让比例 20%-25%,可能涉及控制权变化。

看到这个公告,虎哥一阵感慨:那边黄光裕刚出来雄心勃勃准备大搞一盘,这边张近东满脸憔悴鞠躬谢幕说拜拜。哥们,不给面子啊?

实际上,不管黄光裕也好,张近东也罢,他们的时代早已过去,国美的璀璨,苏宁的辉煌,都属于另一个江湖,一个已经远去的江湖。

一、远去的江湖

苏宁年轻的时候,也是很能打的。

90年成立的苏宁,93年就敢火拼南京八大国有商城,史称“93空调大战”,苏宁一战成名,崛起为南京空调市场扛把子。

然后是2001年血战五星,2003年围猎金太阳,以及其后与国美的全面驳火,苏宁的狼性和战斗力是毋庸置疑的。

2008年黄光裕进去了,鏖战了将近二十年的苏宁,一举超越国美,成为中国3C零售行业龙头老大,几多风光。

只是,这个时候,当张近东抬起头来看看外面的世界,电子商务已成燎原之势——时代变了。

也就是2008年,张近东的江苏小老弟刘强东,决定将京东全面转型为电商。08年京东销售额13亿,苏宁将近500亿,京东不及苏宁的3%;11年京东突破300亿,苏宁不到1000亿,京东的销售额逼近苏宁的三分之一。

随后几年京东的销售额每年以超过200%的速度增长,苏宁的增速是个位数。

这是马车和火车的区别。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苏宁的时代过去了。

二、互联网时代的尴尬

2011年,面对呼啸而来的互联网时代列车,苏宁奋不顾身地纵身一跃,苏宁易购匆匆上阵了。

其后的苏宁,在互联网浪潮中一直动作频频,但一直跌跌撞撞步履维艰。大象起舞说起来好听,做起来太南了。

12年苏宁砸6600万美刀收购母婴电商品牌“红孩子”,但是这孩子没长大,很快夭折了。

13年苏宁狙击京东“6.18”,喊出线上线下同价,刀光剑影杀声震天,但是自己线下门店租金高、人工成本贵、营销效率低,这么干,是长矛干大炮,一场打下来,只剩下两个字:尴尬。

后来,苏宁的路子就开始“野”了。

13年砸2.5亿美刀入股PPTV聚力,想玩一把视频。这个行业大家知道,是个烧钱不眨眼的行业。结果优酷、爱奇艺们长枪短炮,PPTV很快被干得脸青鼻肿。

14年,团购火热,苏宁收购满座团,结果没两年就歇菜了。

15年,大富豪流行玩足球,恒大老许、阿里老马、万达老王,玩得带劲。苏宁老张一看,俺也要玩,砸2.7亿欧元拿下国际米兰,结果又亏成渣渣。

16年,觉得手机有搞头,砸19.3亿入股中兴旗下的努比亚,手机市场竞争有多惨烈大家应该知道,结果努比亚被撸得跟葛大爷似的。

后来苏宁还玩过物流、苏宁小店等等,钱没少花,基本都是虎头蛇尾。

不知怎么的,到了2019年,在互联网这座火炉里烤了十余年的苏宁,似乎觉得还是实体店靠谱,于是乎,花了48亿,把在中国快混不下去的家乐福收入囊中,虎哥也是醉了。

这些年里,苏宁干过最靠谱的一件事,就是2015年花了140亿投资阿里巴巴,这笔投资狠赚了一笔。只是阿里亏得腰子痛,282亿进去,现在市值还剩约130亿,亏损超过150亿。

在互联网擂台战斗了十来年,苏宁的业绩一落千丈,亏得前胸贴后背。

2011年,苏宁营收将近千亿,扣非后净利润超46亿,第二年主业利润就腰斩,第三年只剩下3亿,14年扣非后净利亏损12.52亿,从此一发不可收拾。19年扣非后净利亏损57.11亿,20年的业绩预告是亏损60.87亿至65.87亿。

在互联网风口上迎风起舞十载的苏宁,把自己从姚明弄成了潘长江。

三、苏宁输在何处?

跟京东鏖战十余载,苏宁始终干不过京东。根源在哪里?下面虎哥从财务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

零售行业三大关键指标:存货周转效率、营销效率和经营性现金流。

在存货周转效率方面,苏宁和京东在伯仲之间,京东17年至19年的存货周转率分别是8.82次、9.24次、9.66次;苏宁是9.8次、10.2次、9.38次。

从这里好像看不出较大区别,但是,相较于苏宁,京东总体上资产要轻一些,比如2019年末,京东的总资产将近2600亿,苏宁是将近2400亿,但是京东的营收规模是苏宁的2倍有余,所以京东的流动资产、净资产、总资产周转效率都是苏宁的一倍以上。

营销方面,京东17年至19年的销售费用率分别是4.12%、4.16%、3.85%,而苏宁分别是10.98%、10.64%、12.45%。京东的营销效率是苏宁的2-3倍。

在低毛利率的零售行业,这种营销效率是云泥之别。

苏宁为什么销售费用率这么高?它不也是电商吗?

苏宁虽然有苏宁易购,但是同时线下也有庞大的实体店,这些店面租金昂贵,营销效率跟线上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苏宁一直在转型,但是很不彻底,实际上要把这些实体店全部砍掉也是不现实的,毕竟它的体量摆在那里。

就好像你拿到一本武林秘籍,上面却写着:欲练神功,必先自宫。但是你真要切下去,太南了,因为你怕它后面又写着:即使自宫,未必成功。

转型不彻底,销售效率就上不来,核心竞争力就没有了。转了十余年,终究是尬舞。

最后再看经营性现金流。

零售这个行业,一般来说经营性现金流是比较好的,因为上游采购账期较长,下游一般是现款,如果存货周转效率高,可以免费占用巨额供应商的资金。

京东的盈利一直不太好,但是经营性现金流不错,17年至19年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分别是248.21亿、208.81亿、247.81亿。但是苏宁的经营性现金流就稀烂,分别是-66.05亿、-138.74亿、-178.65亿,三年失血近400亿。

你做个零售能把经营性现金流做成这样,还能说啥呢?

这背后的根源,巨额预付账款是核心因素,这个问题虎哥在以前的文章里专门探讨过,这里就不赘述了。

结束语

时势造英雄,自古皆然。

时代造就了苏宁,时代又抛弃了苏宁。这是商业进化的自然法则。颠覆、被颠覆,前浪骚几年,后浪骚几年,循环反复,生生不息。

都想成为百年老店,但是百年老店又有几家?

等到曲终人散了,与其留在舞台上尬舞,不如大大方方地鞠躬谢幕。

这是一个演员的基本素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