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学者冯志亮解析中国最伟大的姓氏孔氏的前世今生

 当代名家博物馆 2021-03-01

  孔

  孔姓是中国第一百位姓氏,在山东分布最集中。当今孔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7%,总人口大约有231万。

  得姓始祖孔父嘉,本为子姓,为商纣王庶兄微子启之后裔。西周初期,纣王庶兄微子启因正直贤明被周公封于商丘,建宋国。微子启死后,其弟衍继位。衍玄孙正考父有一子名嘉,字孔父,宋穆公时任大司马,后因太宰华督作乱而被杀,当时孔父之子木金父年纪尚小,由家人怀抱逃至鲁国。木金父长大后遂以父亲之字为氏,称为孔氏。再传至五世孙叔梁纥时,生有一子,即孔子,此一支为孔氏正宗。孔父嘉遂被后人尊为孔姓得姓始祖。

  一、姓氏意义与原始图腾

  孔的本义是通,从子从乙,乙是一种候鸟,也就是今天的燕子,古人认为乙鸟的到来预示要得贵子,故乙亦称请子鸟。在金文中,孔字像乙鸟朝小孩飞来之形,左边的小孩的头角上有孔洞。郭沫若认为这个小孩头上的空洞表示囟门,又称顶门,婴儿头顶骨未合缝的地方。引申有通达、洞穴、门径、深远、美好等词义,比如最美的鸟称为孔雀,最大的包容称孔德。

  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支氏族为子氏族,是以乙鸟为氏族原始图腾,以子为姓,是商人的始祖,其后代建立了商朝。孔氏族分自子氏族,所以孔氏族的原始图腾仍是乙鸟,当然孔的通达和嘉美之意也是氏族所期望和崇拜的。

  二、姓氏起源与发展传承

  孔姓主要有五个来源:姜姓、子姓、姞姓、姬姓和妫姓。

  第一支出自姜姓。相传黄帝史官孔甲著《盘盂篇》,可见在远古时代有孔姓。女娲氏时代在黄帝时代之前,女娲氏未期已有共工氏族,历黄帝,颛顼、尧舜,共工氏族一直活跃于华北地区。共工氏族的首领也称呼共工,据说姓姜,孔为其氏,黄帝之臣孔甲或出自共工氏族。这支孔氏的历史至少有5000年,又有一支姜姓孔姓,春秋后期齐景公大夫孔虺出奔莒国,也是姜姓孔氏。

  第二支源自子姓出自成汤之后成汤取代夏建立商朝,其祖契相传为帝喾次妃简狄吞乙鸟的卵而生,赐姓子姓。成汤故名履,字太乙。其后裔以子加乙为孔氏。子姓孔氏的历史至少有3600年。

  又,西周初周成王封商纣王之兄微子启于宋,以继承商的烟火。微子启之弟微仲衍之曾孙为宋公,潛公的六代孙孔父嘉。孔父嘉为宋殇公时大司马,后为太宰华督所杀,其子孙遂以其字为氏。孔父为避祸逃到鲁国,成为鲁国的重要家族。这支子姓孔氏的历史有2700多年。

  子姓孔氏是组成当代孔姓的最重要的成分,因为大圣人孔子出自这支孔氏从春秋至秦汉,孔子的学说深入人心,故这支孔氏一支独放,其他的孔姓默默无闻而均湮没于子姓孔氏之中,后世无从稽考,

  第三支出自姞姓。黄帝之子得姓者十四人,其中一姓为姞。姞姓氏族的裔孙伯在西周初被封在南燕,故地在晋郑之间、在今河南武陟西北,常与姬姓通婚,后为郑国所灭。其族奔卫,世为卫卿卫成公时大大孔达,也称孔庄叔,卫公时大夫孔,均为姞姓之后。姞姓孔氏有2500年的历史。

  第四支出自姬姓。春秋时郑文公时郑大犬孔叔之族为孔氏。姬姓孔氏的历史有2600多年。

  第五支出自妫姓。春秋时陈灵公时陈大夫孔宁之族为孔氏妫姓孔氏有2600年的历史。

  三、民族融合与基因融入

  外族基因流入孔姓的事件非常少,直到清朝时才发生孔姓中融入外族血液的事件,清朝满洲八旗温屯氏、温都氏等氏族集体改为汉姓孔氏,其族多数汉化为东北的孔姓汉族。

  四、历史迁移与人口繁衍

  先秦时期,孔姓主要活动在山东、河南。秦汉以后,孔姓很快散播到河北、山西、湖南、广东等地。三国两晋时,孔姓迁移到浙江,江西等东南地区唐宋时,孔姓播散到全国各地。清朝初期,孔姓进人台湾地区。

  宋朝时期,孔姓大约有21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8%,排在第七十位。孔姓第一大省是山东,约占孔姓总人口的66.5%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这两省大约占孔姓总人日的77%;其次分布于江西,陕西、河北、山西等省。全国形成了以儿东为中心的孔姓聚集区。

  明朝时期,孔姓大约有21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3%,排在第八十六位。宋、元,明600余年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孔姓人口增长速度几乎为零。山东仍为孔姓第一大省,约占孔姓总人口的23.1%,主要分布于山东、江西,江苏、浙江,这四省孔姓大约占孔姓总人口的64%;其次分布于甘肃、山西等省;宋、元,明600余年,其人口主要由北向南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以山东为中心的鲁赣苏浙孔姓人口聚集区。

  五、当代分布与姓氏图谱

  当代孔姓人智约有231万,列全国姓氏第一百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7%。从明朝至今600余年中孔姓人口由21万增到231万,增长了11倍,孔姓人口的增加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自宋至今1000余年中孔姓人口增加率呈^形,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两省,大约占孔姓总人口的31.8%;其次分布于江苏,广东、安徽、河北,这四省集中了孔姓总人口的24%,全国形成了以山东为中心向四周散发的孔姓分布圈。

  六、郡望堂号与楹联家训

  1、郡望堂号

  孔姓的郡望是鲁郡。孔姓的堂号有阙里、至圣等。“阙里”和“至圣”堂号均出自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孔子生于山东曲阜的阙里,又被历代帝王册封为“大成至圣”。

  2、宗祠楹联

  东山振铎;北海称尊。

  两部鼓吹;五经撰疏。

  齐名六逸;奕叶万年。

  冲远列凌烟之班;巢父钓珊瑚之树。

  幸问一龙,诗礼真传,自周鲁以来,理学名儒照青史;复敦三物,子孙纯嘏,迁秋浦而后,瓜缅椒衍遍红尘。

  3、族规家训

  春秋祭祀,各随土宜。必丰必洁,必诚必敬。此报本追远之道,子孙所当知者;

  谱牒之设,正所以联同支而亲本。各宜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雍睦一堂,方不愧为圣裔;

  崇儒重道,好礼尚德,孔氏素为佩服。为子孙者,勿嗜利忘义、出入衙门,有亏先德;

  孔氏子孙徙寓各州县,朝廷追念圣裔,优免差役,其正供国课,只凭族长催征,皇恩深为浩大。宜各踊跃输将,照限完纳,勿误有司奏销之期;

  谱牒家规,正所以别外孔而亲一体。子孙勿得互相誉换,以混来历宗枝;

  婚姻嫁娶,理伦守重。子孙间有不幸再婚再嫁,必慎必戒;

  子孙出仕者,凡遇民间词讼,所犯自有虚实,务从理断而哀矜勿喜,庶不愧为良吏;

  圣裔设立族长,给与衣项,原以总理圣谱,约束族人,务要克已奉公,庶足以为族望;

  孔氏嗣孙,男不得为奴,女不得为婢,凡有职官员不可擅辱。如遇大事,中奉朝廷,小事仍请本家族长责究;

  祖训家规,朝夕教训子孙,务要读书明理,显亲扬名,勿得入于流俗,甘为下人。

流寓各地的族人,可根据大宗主所立的训规精神,结合各所流寓地及本支族人的具体情况,自订家规。

  目前国内外的图书馆和其他单位正式公布收藏了孔姓族谱111部。

  七、姓氏名人与宗族先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孔姓历代名人194名,占总名人数的0.43%,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五十四位。孔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51%,并列排在第四十八位;孔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11%,并列排在第一百二十四位;孔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2%,并列排在第八十九位。

  最负盛名的孔姓历史人物:春秋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孔子;战国魏相孔慎;秦朝博上孔鲋;西汉大司农孔仅,大臣孔光,经学家孔安国;东汉冀州刺史孔郁,文学家孔融;南北朝齐文学家孔稚圭;唐朝经学家孔颖达,宰相孔纬;北宋说唱艺人孔三传;清朝定南王孔有德,戏曲作家孔尚任,经学家,音韵学家兼数学家孔广森;民国政府行政院长孔祥熙。

  八、寻根探源与宗族名胜

  游线一:山东省曲阜市(发源地、孔庙)——北京市(孔庙)——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孔祥熙故居)

  (一)山东省曲阜市孔姓发源地孔庙

  在山东省的中南部,有一个孔姓人口占1/5的县级市,它就是有着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东方圣城”——曲阜。这个山青水秀,风光宜人的小城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也是孔姓始祖当年从宋国迁移到鲁国后的落足处,即孔姓的发源地之一。这里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也是东方文化的发源地。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是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是千百年来孔姓一族的骄傲。

  孔庙与北京故宫、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合称“中国三大古建筑群”。孔庙的大成殿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泰安岱庙的天殿并称“中国三大殿”。庙内珍藏历代碑碣两千余块,被称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宝库”。

  孔府位于孔庙东侧,是世袭“衍圣公”的孔子嫡系后裔世代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殿的最大府第,也是中国传世最久、规模最大的封建贵族庄园,同时它还设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机构,拥有部分政权职能。

  孔林是我国最大的人造园林,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除孔子、孔鲤、孔伋这祖孙三代的墓葬和建筑外,还有孔令贻、孔毓垢、孔闻韶、孔尚任等孔氏后人的坟墓。墓碑中有李东阳、严嵩、翁方纲、保绍基、康有为等名家的手迹石刻。

  除曲阜三孔外,曲阜还有太多的名胜古迹:颜庙是祭祀复圣颜子的庙宇;周公庙是纪念元圣周公的庙宇;少昊陵被称为中国的金子塔;尼山有孔子出生的山洞——夫子洞和孔子感叹“逝者如斯夫”的观川亭,石门山上的石门寺是曲阜惟一的一座寺院;论语碑苑是以碑刻为载体的高品味的文化旅游新景点;洙泗书院相传为孔子修书讲学的地方;春秋书院相传为孔子编写《春秋》的地方。

  曲阜还有两大圣人——孔子和孟子父母的墓葬地:孔子父母的墓地梁公林位于曲阜城东13公里处,孟子父母的合葬地孟母林位于曲阜城南13公里处。

  交通参考:在京沪铁路线上的兖州火车站下车,先不要去孔庙,可先游附近的少昊陵(少昊陵门票20元)、黄帝出生地,然后再坐5路汽车去孔庙。在兖州坐车到曲阜车程20分钟,车票3元,下车后向北走300—400米即可到孔庙。门票:通票110元。祭祀:每年9月26日都有祭孔活动。美食:黑芝麻板和煎饼孔府家宴。特产曲阜三宝——碑帖、尼让砚和楷木雕刻。

  (二)北京市孔庙

  北京孔庙位于安定门内国子监街,是元、明、清三代皇帝祭祀孔子的地方,始建于元大德六年,明清屡经修葺。孔庙内先师门两侧,是元、明、清三代进士题名碑,共198块,刻有51624名进士姓名、籍贯和名次,是研究我国科举制度的珍贵资料。此外,大成殿前的触奸柏、“圣水湖”及石鼓文等都值得一看。

  交通参考:在北京市内乘13、18、44、104、I08、116、724、807路汽车和地铁2号线都可到达。门票:10元,学生票3元。

  (三)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孔祥熙故居

  孔祥熙故居坐落在太谷县城上官巷,是太谷城内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具有清中期建筑风格的宅院。宅院原是太谷土绅孟广誉的老宅,始建于清乾隆至咸丰年间,1930年被孔祥熙购得。蒋介石曾到此居住。

  孔宅现在建筑基本完好,总体上看,既有北方民居厚重占朴的特点,又有南方园林清秀雅致的风格。

  孔宅内现已辟出孔祥熙生平、蒋介石客居、中国革命货币、中国历代货币、中国历史物品等主题展馆。

  交通参考:在太原市建南汽车站乘开往太谷的汽车,车程1个多小时,依维柯14元,普通中巴8元,下车后坐电动三轮车前往需3元,乘出租车需要5元,也可步行到景点,只需十几分钟。门票:45元。特产:太谷西瓜。

  顺道游:山西大院建筑群。

  游线二:浙江省衢州市(孔氏南宗家庙)——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馥馨楼)

  (一)浙江省衢州市孔氏南宗家庙

  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孔子第48代裔孙孔端发,奉孔子夫妇楷木像随宋高宗南渡后,被赐居衢州,后来仿曲阜孔庙规制重建家庙丁衢城菱湖,衢州遂成南孔圣地。南宗家庙的特有建筑——思鲁阁,造型独特,建筑格局自成一体,全国罕见。孔氏南宗家庙对江南的思想文化、道德伦理、民情风俗乃至政治、经济诸方面皆影响深远。自孔端发开始,孔子嫡裔至今已在衢州生息繁衍了28代。

  衢州市历史悠久,古迹众多,地貌多姿,山川秀美。有世称“围棋仙地”、道家福地的烂柯山;有地貌奇特、在五亿年前奥陶纪形成的三衢石林;有誉称为“千古之谜、文化瑰宝”的龙游石窟;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廿八都镇。美丽的自然风光,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独特厚重的文化积淀,使古老的衢州成为钱塘江源头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

  交通参考:自衢州火车站乘1路汽车在供销大厦下,车程12分钟。从火车站乘出租车到孔庙,只要5元钱,车程不到10分钟。门票:10元。

  (二)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馥馨楼——最古老的土楼

  馥馨楼位于永定县湖雷镇下寨村。建于公元769年,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是永定客家土楼群中最古老的一座。占地1200多平方米,高4层,墙身通体以牛土夯成。馥馨楼没有石基,这沿袭了中原先祖的建筑技术和建筑风格,充分说明了永定土楼与黄河流域传统民居的渊源关系。楼四周有4米宽的护楼壕沟,门前设有吊桥通行,其底墙生土掺拌着石灰、红糖,坚固无比。

  据谱牒记载,下寨村孔氏一世祖于元代迁来,至今已传30代。除去首尾2代,得28代,每代以25年计,则该楼已存在700年左右。

  交通参考:龙岩长途汽车站有发往湖雷镇的班车.可以在下寨村下车,车程1个半小时,车票12元。

  顺道游:永定土楼。


作者:冯志亮,号渤海居士,别署集雅阁主人。品牌推广人、姓氏文化学者、修谱师、网络新闻营销奠基人和发展者。2013年受聘为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与宗教学系特聘教授。冯志亮涉猎广泛,书法造诣深厚,并热衷于文学历史,亦是一位古体词人和家史家谱研究专家,著有《渤海诗词集》、《怎样修家谱》、《怎样编家史》、《怎样写自传》,以及《百家姓寻根手册》三百六十部,《中华姓氏家谱》两百余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