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古话被人们误解了千年,该怎么理解?

 皇家书库319 2021-03-01

文|新咖醉文化

中国文化虽然繁杂而悠久,但是究其根源,无外乎就是从儒家文化中所生根散叶而出的。古人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必须要遵守儒家指定的行为规范,因此说中国的传统社会就是典型的儒家文明社会。

儒家的思想对于中国人的影响是深远的,不论是学富五车的治学儒生,还是耕田种地的穷苦农民,他们虽然学识地位不同,可是对于生活的某些见解却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就是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层层渗透。

中国人最为注重的事情有两种,一种是祭祀先祖,所谓的慎终追远,有条件的就要建立祠堂来供奉祖先,没有条件的也要烧纸钱,供画像来缅怀先人。

第二种就是繁衍后代,中国人对于子嗣的繁衍可谓是看的极为重要,再怎么生活贫瘠的人,也要尽可能的多生多养,再如何显贵的人,倘若是身前没有子嗣,那也是觉得自己是一个无根之木,在社会上也受不到应有的尊重。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中国人对于后代的执念起源。按理来说,繁衍后代的欲望是人类的本性,是个人都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自己的后代,可是中国人对于后代的执念已经上升到了一种道德的层面上,不论是在朝堂还是乡野,不论你是帝王还是乞丐,倘若没有子嗣,那人生就是残缺的。

中国人的这一个执念,其实追本溯源,就是来源于一句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八个字就是中国男人头上的紧箍咒,再没有比这个更大的道德压力,这种把子嗣和孝道牵扯在一起的道德拷问,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创新发明,并且影响深远。

首先从字义上来看,说的是不孝顺的情况有三种,“无后”是其中最严重的。千百年来,人们对于“无后”的解读很自然的就趋同于“没有后代”的意思。可是这样的解读真的对吗?

首先来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完整的应该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这句话出自《孟子》,在这个句子中,提及了"舜不告而娶"的典故:说是在上古时期,尧对舜进行了考验后,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他,但是舜却没有在结婚前告知自己的父母。

不过孟子认为,在君子看来,舜的不告知就已经相当于告知了。如果把“无后”视同为“没有子嗣”的话,这句原文就极为不通了,舜“不告而娶”和没有后代是牵连不上关系的。

从字义来看来,孟子所说的“无后”,应该是没有尽到后代的责任,而这个责任就是“婚姻之事,必告于父母”,如果这样来看的话,那这句话就通了,做子女的在婚姻大事上都没有告知父母。

这样的行为肯定是要受到“指责”的,不过舜虽然没有告知父母,那是情有可原的事情,因为舜的父母“不贤”,虽然没有告知,也算告知了。


后世的儒家学者将这句话中的“无后”曲解为没有后代的意思,对中国人的精神加了一个很沉重的道德枷锁,在千百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人,因为没有子嗣而受尽了世人的白眼。

不论如何说,孝顺虽然是必须要加以提倡的道德标准,可却不能够用繁衍后代来衡量孝顺的有无。如果一个人整天对父母打骂,不尽到赡养的义务,那么这个人就算是生育了几十个儿子,也绝对不能以此说他是个遵守孝道的人。

同理而论,倘若一个人因为生理的原因没有办法繁衍子嗣,但是他对自己的父母耳提面顺,一点都不让父母忧食忧养,那这样的人难道就要归于“不孝之人”吗?

凡事都有其必然的存在道理,虽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经过了千百年的误读,但是这误读也是有它本身存在的道理。


在传统社会中,商品经济并不发达,人们最重要的生产活动还是通过开荒种地,因此子嗣的繁衍在社会层面上也是一个家庭劳动力的体现,进而会影响这个家庭的生活水平,因此中国人才这么热衷于把“繁衍后嗣”给拔高到一个道德高度上。

知道了这句话的社会背景,我们就能够客观的看待这一思想的传承,现代社会已经不需要单纯的用人力来衡量劳动力,这句话也失去了它的社会背景,因此我们就需要正确的认识到“无后为大”的不合理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