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辛园述案——流感一案

 德寿堂图书馆 2021-03-01

张博外甥得流感高热不退

一付中药用小柴升降建功

[引言]:对中医医案的一种叙事尝试。中医医案怎么写,是寻古人的脚步,还是紧跟现代医学的病历形式?中医医案作为新时代联系医生与医生,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桥梁,用叙事的方式,通俗易通,又不失其本真,不仅可以起到如实记录的作用,还能传播中医。近来思考能否用另外一种通俗的形式来记录医案。这未尝不是现代中医人记录中医的一种方式?姑且试试……。缺点就是很费精力,写多了烦。

201911419:14:21

三天前的夜晚,差不多也在这个时候。

手机屏幕亮起了朋友的来电。

“哎哟,今晚这么有空打我电话?”我调侃道。

“有没有时间?我外甥感冒发烧3天,烧退了又上去,现在手脚冰凉,额头也凉。二个月前也烧过一回,当时还抽搐过。你说这次能不能用四逆散啊?你这个能不能治啊?”电话那头传来略微焦急的声音。

“你让病人来找我,我电话问问情况。他怕不怕冷?”因为中医区别外感风寒还是风热的发烧,怕冷是一个很重要的表现。

“这个我也不知道,我也是刚知道这事,我现在还在开车。”

“你说四逆散行不行啊”,电话那头的张大博士又急促的问了一遍。

“你让你姐找我,我详细问问具体情况吧。我也不知道具体情况,是吧。”

“好的,好的。一会儿让我姐联系你。”

放下电话,我心存疑惑,2个月前高热惊厥?治疗这个发烧风险有点高。

因为远程问诊不能诊脉,极其考验医生问诊及舌诊的水平,索性对于发热性的疾病,清代的温病大家叶天士传下来了一套完备的望舌方法。

不管了,先问问病情,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再说。

差不多二十来分钟后,他大姐就加我微信了。

稍微寒暄了几句,问了小孩的基本信息,便让她发了舌苔过来看看。原来,小孩儿才3岁多,我仔仔细看了看舌苔,发现舌苔厚腻,舌边尖出现了好多点刺。因为吃了点中成药,舌苔都黄了。一看舌苔就知道这肯定在气分。至于抽搐的事情,是由于大人疏忽,小孩儿两个月前发烧没有任何症状,所以直到惊厥了才送到了医院。

接着我便连说代问的让她描述了一下病情的变化。

她说,4天前,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就自己咳嗽起来了,去开了点中药,感觉咳嗽好了一点,便又送去上学了。结果第二天早上,发现他发烧了,体温在38-39℃左右。喂了点美林烧就退了,但不多久又烧上去了。摸摸额头,又不热,四肢也凉凉的。这几天胃口不好,吃得少,从昨天开始就没有排便了。今天凌晨4点时喂了点退烧药,之后出汗退烧。10点烧起来又喂了点药,下午又热起来了。5点钟左右体温大概39℃。7点左右,再次喂了退烧药。

“小孩儿怕冷吗?就是会不会给你一种他想穿衣服或盖被子的感觉?”

“好像不明显。对了医生,他口臭,鼻涕也有点,一开始清鼻涕,后面就是绿的鼻涕,量不是很多,咳嗽,也没什么痰,听不到什么痰声。昨天还爱喝水,今天就基本不怎么喜欢喝了。”

“这几天一直在挂盐水,输头孢,也没什么用。”

然后她发来了血常规和胸片的单子。我一看白细胞不高,淋巴细胞下降,单核细胞升高了。胸片提示双肺纹理增粗。

“医院里到处都是这样的小孩子。我们排好长的队。医生说是细菌感染。”

无疑是流感了。我跟她说道,“我觉得还是病毒性的上呼吸道感染可能性大。我给开点中药吧。”

高手治疗热病,最关键的有两点,一个是保护胃气,一个是宣畅气机。这个孩子的流感症状都集中在这两个方面。我心想,从照片上看,小孩儿嘴唇红,两个小脸蛋儿也红红的,不怕冷,还口臭。这是热郁在里头出不来的表现。胃口不佳,是热伤胃气的表现,使用退烧药后,退热如常,旋即复起,这不正是往来寒热吗?其病机都是因为胃气不足,正气不足以抵抗邪气

于是便开了《伤寒论》上的和胃气解枢机的小柴胡汤和治疗温病宣畅气机的升降散合方。

柴胡    黄芩    清半夏

南沙参  生姜    生甘草

  大枣    姜黄    蝉衣

大黄    僵蚕    生石膏

×2付

学医十载,最擅长的是治疗热病,我自认为一付就能退烧,便嘱咐她,赶紧去抓药,今晚就把药吃了。她似不放心,担心是肺炎,又叨咕了几句。

上上下下也治过10来例流感了,基本上体质好的小孩儿1天就退烧了,体质不好的差不多要3天。所以才有这样的自信。

其实,如果是西医治疗流感,照理说该用奥司他韦,我也想不懂,为什么用了头孢。

“我给你姐小孩儿开了点中药。”

“好的,我相信你。”张博士回答道。

心中几无忐忑,翌日果不出所料,小孩儿体温正常了。张大博士也连连称赞,这可让我在朋友面前出了点风头。总算是不负所托,我也分外高兴。

但是在第二天通话随访的时候,朋友他大姐却没多少喜悦。我明白,她是害怕又烧起来。结果一天观察下来,小孩儿体温都在37℃以下,我就知道不会再发烧了。直到第三天,体温一直都出奇的稳定,随访的时候才喜笑颜开,言语中透露着高兴。后来又开小柴胡汤合上桑菊饮善后。

此案其实非常简单,唯一的难点就在于小孩不会表达,只能根据少量的信息判断其内在的本质。

十年一叹:

渡水

欲渡西山水

瞻彼往日晞

红昏飞鸟去

落日雁苍天

——2008

登楼

登临送旧客

远日少几人

独上西楼处

天涯又一轮

——201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