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时期的保长到底是干什么的,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位呢?

 tyxyj 2021-03-01

民国时期的保长到底是干什么的,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位呢?

密探零零发V

由李保田主演的电视剧《王保长》,让我们知道了民国时期竟然还有保长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那么,民国时期的保长到底是做什么的,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位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保长那些事。

在古代的时候,封建统治者为了控制民众,就实行了保甲制度,五家为“伍”,十户为“保”,由此建立起了封建皇朝对全国的严密控制。实际上,在民国初年,就废除了保甲制度。但后来,国民党为了围剿工农红军,就在1931年开始实施保甲制度,新的保甲制度规定10户为甲,10甲为保,联保连坐。

保长不小,权力很大。在民国时期,每100户设立一个保办公处,有正副保长及民政、警卫、经济、文化干事各一人。保长自然就是老大了,兼任保的国民兵队队长和保国民学校校长,实行政、军、文“三位一体”。保公所就相当现在的村级行政单位,保长相当于现在的村长,但当然要比现在的村长权力更大了。

保长负责自己辖区的行政、军事、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事情,保长俨然就是自己的这一亩三分地的土皇帝。民国时期,在保甲制度设立之初,保长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防止百姓帮助我工农红军。而到了抗战时期,保长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抓壮丁。

民国时期的保长通常由当地的地主、土豪、顽劣担任,保长的工资虽然很低,但是他们百般钻营,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剥削压迫百姓,搜刮民脂民膏,鱼肉乡里,鲜有公正的好保长。总之,保甲制的实质是通过联保连坐法将全国变成大囚笼,国民党竭力通过保甲长牢牢控制民众。

内容来自新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