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东华专栏】画家和工匠精神

 泊木沐 2021-03-02

一、画工和画家

在传统中国画领域,画家与画工是有区别的,画家耻于与画工为伍,也最怕别人攻之以“画工”之名。

宋 文同 墨竹图

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载:“阎立本,太宗朝官至刑部侍郎,位居宰相,与兄立德齐名于当世。……又太宗幸玄武池,见鸂鶒戏,召立本图之。左右误呼云:'宣画师’。立本大耻之,遂绝笔,诫诸子弟不令学画。”然而,宋代以后,参与绘画,被称为画家的人群大多如苏东坡、文同、米芾、赵孟頫、徐渭、董其昌、郑板桥、吴昌硕这样的人物。明代的周臣曾慨叹:“及少唐生(唐寅)三百卷书”。在科举考试中,唐寅曾获省试第一,只因科举案受牵而被贬为吏。因考试所需,唐寅所读之“书”肯定以阐释“治平天下”的儒家典籍为主。正如笔者在《中国画如何画》一文中谈到的,画家所画主要是通过观察(“仰观俯察”)物(动植物等)表面呈现的“纹理”,通过“类推”上升为“天理(即治国平天下的道理)”的图像呈现。这就可解为什么唐时的阎立本要告诫子弟不令学画,而宋以后的文人士大夫热衷于绘事。在对画家的称谓上也发生了转变,宋以后出现了“士夫画”以指称文人士大夫的画,以与画工画区分。而自元代起,出现了隶家(戾家、利家)画和行家画之名,隶家画指称士夫画或文人画。

明 徐渭作品

启功在《戾家考 —— 谈绘画史上的一个问题》中说:“今人对于技艺的事,凡有师承的,专门职业的,技艺习熟精通的,都称之为'内行’,或说'行家’。反之叫做'外行’,或说'力把’,古时则称之为'戾家’(戾或作隶、利、力)。”在百度词条中是这样定义戾家的:“戾家,相对于行家,是指业余爱好者,而'戾家’又可写作'利家’、'力家’、'隶家’。在绘画上,相对于'行家’,'戾家’泛指文人画家,尤其是那些士大夫出身的人,或归隐之士,他们以画为寄托,抒写个人胸臆。”由此可见,历史上的画工或画师对应于“行家”指技艺精熟者。换句话说,画工指以谋生为目的的画家,画作多根据市场需要制作顾客喜欢的作品(产品)。而画家(儒生画家),自宋代起,指以画为寄、抒写胸臆或为寻找“治国平天下之道”的画家。

清 郑板桥 墨竹图

由此可见,画家是从画工(画师)中分离出来的绘画群体,画工不涉及道德问题,而画家涉及道德问题。在技艺上画家不一定高于画工,但对画家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素养的要求更高。换句话说,在传统的文化系统中,画家特指文化素养高、道德品德优(至少没有污点),又按传统方法创作的画者。后世画者不喜被人称为“画工”,而喜以画家自称。

民国 吴昌硕作品

二、从画工到画家:齐白石的启示

事实上,画家和画工很难给予明确的界定。但是,普遍认为齐白石是一个从画工转向画家的典型例子。

齐白石作品

从齐白石的学画经历看,齐白石因生活所迫,很小就辍学以木匠为生,直到1903年41岁的齐白石辞谢做慈禧太后的宫廷画师,还是为生计着想,还只能说是以画为生的画匠。而1920年,58岁的齐白石“衰年变法”,意味着他决心从画工向画家的转变,才正式开启他画家的历程——画画已不仅仅是谋生手段。

齐白石作品

那么,为什么不把辞谢做宫廷画师作为转折点呢?

因为别人推荐而未去就职,至少有二种可能:一是做宫廷画师可能不够格;二是不愿去。而不愿去的原因也是多方面,如报酬不多,不自由,影响了齐白石赚更多的钱。当然,也有可能他具有反清的思想。

齐白石作品

而到1937年,随着日本侵略中国的卢沟桥事变的爆发,他闭门旅客,辞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的聘请,并在自家的门口贴上“画不卖与官家”的字条。从那时起,齐白石的画画行为已与谋生脱离了关系,画画不再是齐白石谋生的唯一目的,而与国家命运(治国平天下)联系了起来,真正表现出一个画家应有的品质。而1955年因画和平鸽而获国际和平奖,成为一个以花鸟表达人类和平的画家。如果可以对应的话,这种行为与古代儒生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相关联。也是对他作为画家身份的最后确认和表彰。

齐白石作品

三、临摹既体现工匠精神,又是一种修身行为。

何为工匠?工匠就是按照祖传的方法,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和样品,根据样品不断地生产产品。现代的企业则是根据客户的订件,用机器批量生产设计师提供的样品。工匠精神就是在这一生产过程中,一丝不勾且不厌其烦地根据样品生产产品。更重要的是,虽然按样品制造,但在生产过程中精益求精,甚至比样品更精密、更完美,并思考其中的道理。在中国古代,高超的匠人如庖丁、轮扁、匠石,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如庖丁解牛、轮扁斫轮、匠石斫鼻的故事,这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工匠精神。

中国古代工匠的生产过程与传统绘画的“临摹”方法十分相似。宋黄伯思《东观余论》曰:“临,谓以纸在古帖旁,观其形势而学之,若临渊之临,故谓之临。摹,谓以薄纸覆古帖上,随其细大而拓之,若摹画之摹,故谓之摹。”在绘画中,临摹就是通过对经典名画从造型、色彩、构图等方面不断模仿,慢慢体悟画家的精神实质,在此基础上,通过写生(格物),创作出自己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分离出一个中间的“变体临摹”过程。所以,要成为一名画家,首先需要具有不断模仿(临摹)、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只有先学习做画匠,才有可能成为画家。

从理论上讲,临摹就是对一种规范的把握和遵循。中国画中的“规范”可称为“程式”。这种“程式”就是历代经典画家在体悟自然的过程中归纳、总结出来的绘画规则或规范。换句话说,中国画中的临摹就是对经典名画中包含的“程式”的学习。而这种对“程式(规范)”的学习在本质上与儒生的“修身”是一致的。金观涛先生云:所谓“修身”包含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一是纯化向善的意志,二是去实行道德规范,避免过和不及。对于“程式”的临摹,意味着对规范的学习。学习绘画的规范与儒生去实行道德规范是一致的,在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过程中,把文化素养注入到绘画创作中,以达到不断地纯化向善意志。通过临摹和写生(格物)的创作思维与孔子倡导的“博文约礼”、“游于艺”和“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审美取向是一致的。这就是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所说的“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和姜夔所说的“人品不高,落墨无法”。

徐渭作品

而所谓“人品”,在传统文化中,指符合儒学道德规范的人。更进一步讲,所谓的“儒学道德”是指孟子所说的“四端”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而儒家的“礼”指向“一种规范”。换句话说,儒家的这种规范(礼)与传统中国画中的“规范”同构。

徐渭作品

中国画中的“规范”其实就是中国画的“程式”,而“程式”主要是通过笔法和墨法来呈现,并通过不断地临摹才能得到体验。所谓“落墨之法”,即墨法,主要是通过书法的笔法来呈现,而毛笔这一书写(绘画)工具的独特性可以把书写(绘画)过程和书写(绘画)的心灵状态微妙微肖地反映在其形成的结果之上。在山水画中,笔法主要表现为皴法,如果每一笔都是皴法的最小一个单元,山水画的皴法就呈现为笔法的叠加。皴笔的多少在整幅山水中就呈现出多少,即主次。对应到社会规范中,就表现为尊卑不同的等级。而皴笔的枯湿浓淡在不同的位置,在皴笔叠加时的过干和过湿、过浓和过淡,笔与笔之间叠加的时间过快和过慢,都会对画面产生不良影响。这种“过”与“不及”在写意花鸟画中呈现显得特别明显。因为明代以后出现的写意画,主要是用生宣纸来画,而生宣纸具有很强的渗化作用。在勾花点叶时,特别是在勾叶筋时呈现得特别明显。在勾叶筋时,要求画家在将干未干时勾,如果太干,叶筋的墨色不能与叶子融为一体;如果太湿,叶筋的墨色则渗化到叶子中而无法凸显叶筋。在时间上,表现为笔与笔之间的快慢,数量上表现为笔中墨与水的比例,“过”和“不及”,都达不到画面的最佳效果。对应到社会领域,“过”和“不及”都与孔子所说的“中(庸)”相违背。范晔《后汉书》云:“子曰:'与其不得中庸,必也狂狷乎?’”郑玄注曰:“中庸为道至美,顾人罕能久行。”朱熹亦云:“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是追求“中”。换句话说,一个画家只有不断地追求“至善”,在绘画上才能达到“至美”。

综上所述,要成为画家,首先要有不断临摹、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通过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素养,以达到画家的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