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地名词“岬”

 黑龙江波涛 2021-03-02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历来信奉着“农本位”思想,人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这样的思想孕育下,生活在这片中华大地上的群体多是依山傍水而居,久而久之,地势山形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人们命名一地的重要依据。“岬”作为人们对某种山形的称谓,自然也常常被人用在地名的范围内。

《集韵》中记载,“岬”为古狎切,入狎,见。该字属于形声兼会意字,从山,甲声,其本义可参见《玉篇·山部》:“岬,山旁也。”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一》中也记录有:“《淮南子·原道训》曰:‘彷徨于山岬之旁。’注:‘岬,山胁也’”。因此可知,“岬”的本义为“山旁”。《文选·左思〈吴都赋〉》中有“倾薮薄,倒岬岫”一句,唐朝“五臣注”中的五臣之一——张铣对此有过注释:“两山间曰岬”,可见“岬”字义还为“两山之间”,这个意义如今也叫作“峡”,即两山之间的狭窄通道。

在全国范围来看,我国现有的以“岬”字命名的地方有80余处。其中以福建省最多,其余的零星分布在内蒙古、西藏、陕西省、辽宁省、湖南省、山东省、湖北省等省份。尽管以“岬”字作名的地方总量不大,但其命名方式却饶有趣味,接下来我们就来梳理一番。

首先是以总计50地独占鳌头的福建省。该省属东南丘陵,境内群峰耸立山丘绵延,山体、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山岬地形广泛分布。仅福建省三明市地域内含“岬”字的地名就高达43处,已达全国总量的半数以上。数量虽多,来头却各式各样。

以方位特征命名。如“岬头”,意即位于山岬上头。仅在该市大田县就有3处村庄名为“岬头”,得名原因不一,有因地处漏风岬岬顶而名,也有因村在樟树岬的山头上得名,还有一处山峰因山头有一狭窄通道也被称作“岬头”。该县另有几地含有“岬头”二字,如“岬头坂”(村子位于岬上的田地)、“岬头岭”(经过岬头的山岭)、“大岬头”(居民点位于峡谷之中而名),等等。跟岬头对应的有“后岬”——山岬的后面。名为“后岬”的村落有三,其一位于洋中后面的山岬边,其二位于通往广平的山岬的后方,其三因村后有一峡谷,“峡”谐音“岬”,故名(此处得名除地理方位原因,还有谐音之由);山岬有一,因位于屏山村西侧的后方,故名“后岬”。此外还有“岬兜”(村有一路亭在山岬上,将村分成了两部分,故名)、“下岬坑”(村落在山岬下的坑垅)、“岬丘”(位置在山岬的田)等地。

以地理形态命名。大田县有“长岬”(山岬很长,故名)、“高岬”(四周山高,唯有此山口低而名)、“安崩岬”(山岬陡峭,似要崩塌的山坡)、“金鸡岬”(山岬所处地形如同金鸡)。尤溪县有“虎墓岬”(该山峰山形似虎),漳平市有“剪刀岬仑”(山峦双峰对峙,似剪刀而得名)。

以标志性地理特色命名。尤溪县有“透风岬”(因此山岬风大而得名),大田县“漏风岬”与此同义,“赤水岬”(山岬间有片红土水田,故名)。

以标志物命名。尤溪县和大田县均有一地叫“佛仔岬”——山岬处有一座佛亭。“岬头宫”——村落位于六保的岬头处,该地有一座俗称为“岬头宫”的九天玄女庙,村落也因此得名。大田县有“白粉岬”——在通往沙县湖源乡的人行道上,滑石、高粘土这两种物品随处可见,故名。

以植物命名。如,“苦竹岬”(山上多苦竹)、“油花岬”(岬上有盛开油茶花的成片油茶,故名)。

以记述历史得名。大田县有“银锭岬”(古代此处曾有大型银矿)。

单是福建省的地名词“岬”的来历便形形色色,放眼全国,更是大有不同。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有一处地名叫做“螃蟹岬”,因武胜门东段的山体呈蟹钳的形状而得名。武昌的凤凰山和螃蟹岬山体均形成于两亿年前的燕山运动,属同一列山系,此处山脉得名还有一段历史渊源。相传孙权督鄂之时,武昌曾有黄龙、凤凰并现的祥瑞兆头。直至孙权登上皇帝宝座,取东龙西凤的传说,将武胜门(当时并无此门)东段的山体命名为黄龙山(即今日的螃蟹岬),西段的山体定名为凤凰山,以此作为吴国的龙脉所在。1371年江夏侯周德兴扩建武昌时,至螃蟹岬跨山而筑,将一部分山体划分在城外。时过境迁以后,人们逐渐淡忘这段故事,仅将城外的山体称作螃蟹岬,城内则被误称为凤凰山了。可见该地因地形命名的同时,历史也被深刻地烙印在了地名上。

《康熙字典》中记载了一处“赤岬”——“又赤岬,山名,在蜀夔州府城北,上有孤城,卽古鱼复县基,南连白帝山,不生草木,土石悉赤。俗云如人袒胛,故名赤岬。”可知赤岬城得名于其形态,似人袒露肩胛的模样。该地亦叫赤甲城,在今四川奉节县东10里赤岬山。

除了跟“山”有关的联系,“岬”还有一个含义——突入海中的陆地,通常是由水浪淤积下来的砂粒或砾石所组成。山东威海市荣成市有一处“成山岬”,也称“成山角”,因地处成山山脉尽头而得名。成山岬位于胶东半岛最东端,呈不规则三角形,向东伸入黄海。据《中国海域地名志》记载,在荣成市南岸另有一处岬角,因位于朱口村南而名“朱家岬”。该书还记载了一处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的一处长约100米的暗礁,因形似达岬鱼而得名“达岬礁”。在《广西海域地名志》中,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有一处“高山岬石”,因位于高山岬西侧而得名,是一块南北走向长条形的礁石。

从遥远的过去到现在,尽管沧海桑田几经变幻,有些地名却像“活化石”一样,被人们沿袭使用到今时今日。虽然“岬”一字在日常生活中似乎并不常见,但当它被作为地名时,或是记录方位、地势形态,或是记录历史、标志物等。这时,人们可以从地名里直观地明晰地理特色,间接地了解地域文化,这便是地名留给人们的宝贵财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