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利己与利他的是非善恶(之五)

 冬可燃冰 2021-03-02

一、利己与利他的是非善恶,一个绕不开又解不开的解。

二、利己一定不是善的吗?

1、崇尚利己主义、个人主义,反对利他主义、集体主义。

2、崇尚自由主义,反对集权主义。

3、崇尚自我实现,反对虚度生命

4、崇尚客观理性,反对先知先验(上)

图片

4、崇尚客观理性,反对先知先验(上)

        前面,我们就安.兰德社会哲学的经济观、政治观和人生哲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了一定程度的阐释解读,当然是互有交叉的。

        这一部分涉及安.兰德客观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问题,其真正纯粹的哲学解读,主要集中在她的《自私的德性》、《客观主义认识论导论》、《商人为什么需要哲学》和《通往明天的唯一道路》等著作,其中大部分是文集汇编。哲学语言的表述本身就晦涩难懂,而安.兰德一些哲学概念的运用又很'自己'、很跳跃,理解起来就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还是聚焦利己主义、个人主义之自由主义这条主线,试着尽量说的清楚些,但限于功夫浅薄,恐怕既没说明白,还没说准确。

        安.兰德将其学说定义为客观主义哲学,这其实是一个很令人费解的概念。她曾说,其实“存在主义”是比较适当的称呼,只是萨特和其他存在主义哲学家已经先取得了这种称呼,而她又发展出相当不同的观点,只能选择了“客观主义”一词。这就给我们提供了将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与安.兰德的客观主义哲学比较探讨、对比理解的空间。

        安.兰德的客观主义哲学,有两个关键词:客观、理性。

       何谓安.兰德所说的客观?她认为,客观主义一词来自于它强调知识以及价值标准的观念并称之为“客观”,而不是“本质”或是“主观”。外部现实的“本质”、以及仅仅是“主观”上的东西都不能称的上是观念和价值标准。而可靠的观念和价值标准则是她所写道的“由自然的现实所决定,但由人的心灵去加以探索”。一个人不能只靠着心灵的期望就改变它,人必须面对现实后才能了解它,依据这种限制,由一个人以他合理的欲望来改变物质世界的状况,而和这种客观产生互动。

       安.兰德在这里用此岸的'客观现世',反判柏拉图彼岸的'理念本质'。柏拉图认为,事物的本质存在于那个彼岸的'绝对理念'中,人认识事物的本质就是不断向'绝对理念'靠近的过程,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而认识'绝对理念'是无穷尽的,那么改造世界也是无穷尽的,因而人也永远活在对'绝对理念'的理想追求中,永远是'主观精神'的客体,永远成为不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主体,更不可能成为'现世'的主人。所以,安.兰德更为崇仰'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的亚里士多德,更认同他的'存在'的客观唯物说。

       安.兰德认为,人应回归'自然的现实'世界,'以他合理的欲望来改变物质世界的状况'。所谓客观,就是对客观现实世界和人本身客观欲望的承认和尊重。人不应活在对遥不可及的'绝对理念'的追求中,而应活在依据'利己'私欲向上向善的奋斗中。

        何谓安.兰德所说的理性?她认为,人是一种理性动物。理性作为人仅有的求知方式,是人最基本的生存手段。但理性的运用有赖于各人的选择。“人是一种有意志感知的动物。”“你称之为的灵魂或精神便是你的意识,你称之为的‘自由意志’就是你头脑思考的自由,它也是你唯一的意志与自由。(它是)控制你一切选择的选择,决定着你的生活与个性。”因而,客观主义排斥任何一种决定论,排斥人是一种超出人的控制力的力量下的受害者的信念(诸如上帝,命运,教养,基因,或者经济条件)。

       理性,是安.兰德最为珍重的一个词,她把其作为人之所以称其为人最本质的特性。她真正想表达的是,唯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方能绽放理性之光芒。

图片

       她反复强调,一切都源于人的生命和对生存的渴望。人要生存,就必须活着。要活着,就必须选择理性,“人要生存,除了获取知识外,别无他法,而理性就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与动物不同,人不但要活着,而且要获得快乐。因此人的意识不能是像动物那样浅层次的意识,而必须是能够认知、辨别和综合人的感官感受一切的理性。理性属于意识的高级阶段,是人特有的意识。        

       安.兰德认为,唯有具有理性思考的人,才是人格健全的,才是富有创造性的人,才是具有'自我实现'能力的人,才是真正能够获得美德的人。她极为瞧不起缺乏理性思考的人,把他们当作'二手人';她更把那些偷盗、抢劫等作恶者,当做理性残缺的'残疾人';她反对'利他主义、集体主义'对人的理性的挤压;反对任何强权组织,对人的理性的霸占;更反对宗教以更为崇高的名义对人的理性的控制和占有,甚至极端的认为:信仰是一种恶念,信仰不可界定或论证,让意识放弃一英寸,就等于全盘放弃意识。一个人的想法要么是绝对理性的,要么是非理性的。

       她特别强调说, 信仰是一种恶念,任何系统都无法泰然忍受;屈服于信仰的人恰恰在最需要理性的问题上求助于信仰。如果人从理性转向信仰,如果人拒绝现实的绝对性原则,那么他就削弱了意识的绝对性,而且他的大脑也变成了不可信任的器官,它变成了神秘主义所要求的东西——一种曲解的工具。

        安.兰德也因此不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毫无顾忌的标榜自己是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反信仰者,难怪美国的保守主义阵营既深爱她的极右倾向,又痛恨她的无神论。

        她真正崇尚的是'大写的人'。安.兰德说:“在本质上,我的哲学是将人类当成英雄一般,以其幸福作为生命中的道德目的,以其建设性行为高尚的目标,以理性为唯一的绝对原则。”

        在这一点上,风靡美国的安.兰德的客观主义哲学,与风靡欧洲的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确有'一拼'。

    2021年2月20日

牛虎兵

利己与利他的是非善恶

利己主义一定是不善的吗?

利己与利他的是非善恶(之三)

利己与利他的是非善恶(之四)

图片

戳上面的蓝字,上集更有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