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4节气之22冬至:冬至阳生,静待新春

 经义工坊 2021-03-02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是每年1221-23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270°的时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冬至是农历十一月中旬的节气,阴气至此已到极点,阳气开始出现。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因为寒冷,蚯蚓相互交结缠绕。二候糜角解。冬至时阳气已开始发生,麋鹿感到阳气生,头上的角脱落。三候水泉动。水泉开始化冻流动起来。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这一天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而且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但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景观差异较大。东北大地千里冰封,黄淮地区也多为银装素裹,南方地区平均气温一般在5℃以上,冬作物仍继续生长,菜麦青青,一派生机。这时,三麦、油菜应抓紧中耕松土、重施腊肥、浇泥浆水、清沟理墒和培土壅根;稻板茬棉田和棉花、玉米苗床应实施冬翻以熟化土层;绿肥田应除草并注意培土壅根,防冻保苗;果园、桑园应继续施肥、冬耕清园,果树、桑树整枝修剪、更新补缺。同时,还是兴修水利的大好时节,应切实抓好农田基本建设。

冬至作为节日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据记载,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即为周正农历的第一个月,所以用十二地支代指月份时“冬月建子”,并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古人认为,天地阳气自冬至起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专门以“冬至”为节即自汉代始。《后汉书》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官府举行祝贺仪式即为“贺冬”,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歇业,彼此互贺“拜冬”。魏晋六朝时期,冬至称为“亚岁”,民间流行向父母长辈拜节。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宋朝以后,冬至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庆活动。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且互相祝贺。

冬至日后便开始“数九”,每九天为一个“九”。民间流传有“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热量最少,天气最冷,所以民间有“冷在三九”的说法;而“九九”已是夏历一月、二月,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入春,因此又有“九九艳阳天”之说。

古时冬至,民间流行填“九九消寒图”以供消遣。九九消寒图通常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上有繁体“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个字,每个字九划,共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划顺序填充一个笔划,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填充笔划所用颜色根据当天的天气决定,晴为红,阴为蓝,雨为绿,风为黄,落雪则填白。最雅致的九九消寒图是作九体对联。每联九字,每字九划,每天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如上联写“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联对“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九九消寒图有消磨时日、娱乐身心的功能,但也简单记录了气象变化。据说古时有经验的老人,还能根据九九消寒图推测出一年的雨水多寡和收成丰歉。

现在各地冬至风俗不同,但吃饺子、狗肉、羊肉等在一些地方都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我国台湾则有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先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福禄寿喜的动物,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日,共同来到祖祠,依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称为“祭祖”;祭典之后还会设宴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畅叙久别宗族之情,称为“食祖”。世代相传,以示溯“根”守“本”。

冬至时节天气寒冷,要特别注意老人的低体温,即以35℃为界限,低于35℃者为体温过低。由于老人出现低体温后,可能无任何不适与痛苦,极易被忽视。患者发病缓慢,甚至危及生命时也无明显症状,一般不会出现寒战,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就会出现意识模糊、语言不清,继而昏迷,体温随即降至30℃以下,脉搏及呼吸甚微、血压骤降、面部肿胀、肌肉发硬、皮肤出现凉感。因此,老人的居室应采取防寒保暖措施。

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精力旺盛,防止早衰,延年益寿。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保持良好心境,进行适当锻炼,平时可坚持用冷水洗脸,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