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衣敝缊袍(9-27)

 经义工坊 2021-03-02

孔子教育弟子善于循循善诱,对子路既夸奖又批评,意在教育子路不要满足于现状,不能仅仅停留在不贪求、不嫉妒的层面,而是要有更高更远的志向。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注释】
衣:穿,当动词用。
敝缊(yùn)袍:敝,坏。缊,乱麻、旧絮。以乱麻旧絮衬于其中的袍子,指衣着寒酸。
狐貉():用狐和貉的皮做的裘皮衣服,指衣着华贵。
不忮(zhì)不求,何用不臧:见于《诗经·邶风·雄雉》。忮,害,嫉妒。求,贪。臧,善,好。

【译文】
孔子说:“穿着破旧的袍子,与穿着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没有感到羞耻的,大概只有仲由一个人吧。(《诗经》上说)‘不嫉妒也不贪求,怎么会不善呢?’”子路听后反复诵念这句诗。孔子说:“仅仅把这作为修身之道,怎么足以成就大善呢?”

穿着破旧、粗陋的棉袄,与穿着狐貉皮衣的富贵之人站在一起,而不会感觉到羞耻,这个人只有子路。皇侃《论语义疏》:“当时人尚奢华,皆以恶衣为耻,唯子路能果敢率素,虽服败麻枲(xǐ)、着袍裘,与服狐貉轻裘者并立,而不为羞耻,故云其由也与。”在当时整个社会都追求奢华、以穿着破旧为耻的大环境下,子路对此却不以为然、不当回事,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待自己,只专注于自身德行修养,所以孔子对子路给予充分肯定。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孔子进一步引忌贪恶之诗来印证、赞叹子路的美德。子路为人,身不害物,心无贪欲,于人无争,于世无求。不求利则无害,不求福则无祸。因其无所求,品格自然高。如果能够长期坚持做到“一无所求”,离圣人之境就越来越近。子路因为得到孔子的高度评价,方才真正感到自己的美德所在,所以终身长诵“不忮不求,何用不臧”之言。

但是,子路没有真正领会“何用不臧”之“用”,“用”实为持续用功,要在“不忮不求”的基础上继续发力,不断向善,用足功夫,力求纯善,方可入圣贤境界。子路听到先生的赞美,自以为功夫已经到家,德行已入圣贤之境,却不知自己仅用了入门功夫,一切才刚刚上路。孔子见子路长诵不止,发现子路患有以此为“足”的毛病,仍停留在基础境界,没能持续深入,有止而不前的倾向和功亏一篑的危险。

孔子觉得有必要提醒子路和弟子,不能仅仅停留在“不忮不求”的浅表层面,还有比“不忮不求”更高层次的“善”,绝不能止而不前,而是要以此为基础,不断提升境界、增进修为,成就大道、成圣成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