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类题材有很多,但这部华语片走得更远了

 Daweb_YN 2021-03-02
图片
作者:桃桃淘电影
来源:桃桃淘电影(ID:ttfilm)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近,突然出了一批值得关注的华语片。

除了前段时间我们刚刚聊过的《孤味》,还有前几天新鲜出炉的,同样很优秀的《同学麦娜丝》。

图片

而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其中一部引起大家热烈讨论的同性题材电影:《亲爱的房客》。

图片

本片在金马上一举斩获最佳男主角与最佳女配角奖两项大奖。

随着台湾地区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热潮,也出现了大量同性题材的影片。

比如,探讨同妻与同性情人相处问题的《谁先爱上他的》;

图片

以及,从主题曲到演员都大爆了一波的《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图片

今天要说的这部《亲爱的房客》,在一众同性题材作品中脱颖而出。

相比于很多作品还停留在借“同志之爱”的标签,用流于表面的滥情,抹平同性恋群体的殊异性,又或者是不断重复着“自我认同”这一老套的内容时,这部新片对现实问题的冷静呈现,显然对于目前的社会更有意义。

《亲爱的房客》涉及了诸如“同性家庭抚养”、“老年人安乐死”、“同性恋污名”等一众沉重复杂的现实问题。

但是,在故事的讲述上,导演却刻意选择以一种悬疑类型片的方式展开叙述。

影片一开始就是男主角林建一被收押,在法庭上接受审讯的场景。紧接着又以倒叙和插叙的方式,围绕着“审讯”这一主线构建起故事的全貌。

图片

温文尔雅的男主角林建一因何受审?

他又能否被无罪释放?

这些疑点从故事一开始就吊起了观众的胃口。

接着,在开篇不久的第一场审讯中,检察官抛出的问题直指本片题眼——身份问题——

“你和这家人是什么关系?”

图片

当林建一给出“房客”这样一个安全的答案时,检察官继续逼问道“一般的房客可不会这样。”

图片

这是怎样的一家人?

大儿子去世,二儿子不见踪影,只剩下身患恶疾的母亲和一个小孙子。

而自称为“房客”的林建一,不仅支付着一家人生活的全部开销,甚至全力照顾家中的一老一少。

图片

更奇怪的是,除了小孙子之外,全家人似乎都对他都不太待见。

甚至不在一个桌上吃饭,在祭拜长子的时候他也只能站在一旁。

图片

这些责任显然早已超出“房客”的范围,面对盘问,林建一重新给出了另一个身份:

“伴侣”。

图片

他是这一家死去的大儿子的伴侣。

爱人去世后,他主动承担起照顾他母亲和儿子的责任。

而随着年迈的母亲去世,作为长期照顾小孙子的负责人,他顺理成章地获得了抚养权。

图片

听闻母亲去世的消息,常年不着家的二儿子姗姗来迟。

他意外发现了母亲的遗嘱,家中唯一的财产——这栋老宅,竟然留给了小孙子。当然,这也就意味着,谁获得孙子的抚养权,谁就能得到老宅。

图片

正因为如此,老二就将母亲的死指向这个家中从亲缘身份上最疏远的“房客”林建一,指控他谋杀母亲从而得到遗产。

图片

一时间,老人死亡的真相,爱人死亡的真相,抚养权的真相等等疑点逐一浮上台面,成为这样一部反映同性恋现实的影片的情节推动力。

从某种程度上说,导演不断地抛出疑点来引诱观众观影的积极性,的确在沉重克制的内容之下增加了本片的可看性。

图片

但也正是悬疑片的套路,以及情节逻辑上存在的漏洞,使得这个故事本来可以深入开掘的情感内容,缺乏了深度和力度。

实际上,在这些叙述策略之下,《亲爱的房客》不断真诚地试图触及某些社会真实,这是本片最难能可贵的地方,也是它真正能直抵人心的部分。

就算是我们意识到了剧情的套路之处,却不得不被它所呈现的真实所打动,甚至潸然泪下。

图片

相比于前段时间大热的《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倚靠着历史大事件为单薄的爱情加码,重述着“发现自己”的命题。

《亲爱的房客》在“同性婚姻合法化”这一耀眼的标题下,仍在坦诚细致地挖掘着同性群体的现实处境,并由此发出了自己的诘问。

当我们为平权的进步振臂高呼时,同性群体的实际生活到底有没有改变?

图片

显然,“合法化”并不意味着同性平权的实现,在欢庆果实与不断反思之间,本片选择了后者。

在开篇的审讯中,面对检察官逼问林建一留在房东家里是何居心时,他反问道:“如果我是女的,我的丈夫死了,你们还会问同样的问题么?”

图片

我们会发现,在男权话语中处于弱势的女性,却在另一套话语系统中成为强势的一方。而林建一的反问,真正撬动的是某种社会平权的真相。

当你以为自己和周围的环境一片祥和,人人平等时,男权、异性恋霸权、种族主义、甚至是残疾人等等交错纵横的话语系统,却使个体的位置总在强势和弱势两者间不断转换着。

图片

因此,社会平权并非事不关己,也不是圣母式的口号。

它关乎我们每一个人,只有每个人不断地反问、反思,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惠及大多数的平等。

在这个层面上,《亲爱的房客》由同性恋伴侣去世而向外延伸的家庭抚养问题,让我们得以“看见”,那些对异性恋伴侣来说正常普通的事,在同性恋伴侣这里却是难以跨越的鸿沟。

图片

照顾伴侣一家的林建一,将对爱人的感情以这样的方式延续下去。但是,这样正常不过的“爱”却在不断经受着质疑和污名化

他手机上的约炮软件,以及和小朋友的相处,都在社会观念中被唾弃为“错的”、“不正常的”、甚至是“犯罪的”。

图片

一直在家庭中缺席的二儿子,突然赶回来,把小孙子带走做心理咨询。诊疗室上赫然写着“防止家暴,防止性侵”。

图片

他“正义”地说道:“我不想让他在不正常的环境下成长。”

图片

老二这样的举动,看似无可指摘,但内在的逻辑却是以异性恋的霸权对同性恋群体进行污名。

他显然隐隐地将“同性之爱”与不分对象的恋童兽性画上了等号。

而这恰恰是社会阳面背后的真实。

当我们看似承认同性恋的存在时,是否又在以一个完美化、标签化的观念框定他们?

同性恋的标签一经确认,个体的差异性就被瞬间抹平,他们作为“人”同样的七情六欲、肉体欲望、复杂与浅薄等等特质都会或多或少地被忽视。

图片

除此之外,影片更难得的地方在于它并没有将同性恋伴侣真空化,而是提供了多个视角,让我们意识到这些问题的普遍性。

影片中,处在事件中心的九岁男童王悠宇,以一种孩童的视角给了这个沉重的故事喘息的机会。

图片

在他的世界里,没有等级、偏见,只有最直观的感受。

而最讽刺的是,片中的大人们都打着“为他好”的旗号,不断将他拉离林建一这个同性恋的身边。

在王悠宇的世界里,唯一的一抹亮色正是来自这个被他唤做“爸爸二号”的男人。

图片

显然,对他造成伤害的并非这个不断被指认为“坏人”的林建一,而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不断强势入侵他生活的每个人。

在学校,同学会嘲笑他在作业本上只能填写房客的名字。

图片

突然到来却如陌生人一样的亲叔叔,让他指控亲如父亲的林建一。

图片

而他与林建一在山间野营的美好经历,也因警察的介入而被彻底撕碎。

图片

让我们再次回到片中每个人都在抢着回答的那个问题:同性家庭能抚养好一个小孩么?

片中的叔叔、奶奶、警察,每一个人都早已越过了问题本身,因为重要的不是“同性家庭能否抚养好一个小孩”,而是“有爱的家庭就能抚养小孩”。

图片

当林建一对着镜子里的只有九岁的小朋友,状似轻松地安慰道:“不要这么厌世嘛。”

图片

就和《少年的你》中,坐在审讯室里的陈念反问怀孕的女警察“你放心把你的孩子生下来么?”一样。

图片

《少年的你》2019

孩子出了问题,回头质询时,每个人却都无可指摘。

错的是什么?

好像只是一个模模糊糊的社会或环境,真正的问题却永远被悬置在语焉不详的话语辩白中。

图片

除了孩童视角,影片中陈淑芳饰演的奶奶周秀玉也令人十分惊艳。

图片

作为一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母亲,面对儿子同性恋的身份却始终无法释怀。但在病痛,以及行将终结的生命面前,纠结这些问题早已无足轻重。

当她在将死之际问出的那一句“我儿子和你在一起有幸福么?”时,影片已经让一位走到生命尽头的老人,拨开了同性群体身上的重重迷雾。

图片

这一切的一切,其实只关于爱,只关于生命,只关于感受。

图片

尽管这部《亲爱的房客》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在同性平权的语境之下,它的确在尝试着走得更远。

—The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