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降压药目前分为五大类

 良药 2021-03-02

降压药目前分为五大类:

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1.利尿剂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排钠,减少细胞外容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起到降压作用。

2.β受体阻滞剂,是通过抑制中枢和周围的RAS系统以及血流动力学自动调节机制

3.钙通道阻滞剂是通过阻滞细胞外钙离子经钙通道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内,从而降低阻力血管的收缩反应性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周围和组织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而起到降压作用。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是通过阻滞组织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亚型,从而更有效的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水钠潴留、血管收缩与重构作用

降压药物的副作用,降压药分成五大类,每一类都有各自特殊的一些副作用,

CCB类也就是钙离子拮抗剂类主要可以引起胫前水肿,也就是下肢水肿,还有反射性的心率增快,个别的人可以出现牙龈增生、脱发或者是便秘的表现。

β受体阻滞剂分成β1受体阻断剂和α、β阻断剂,在心血管当中应用进行降压的治疗,对于没有含有α阻断作用的β受体阻断剂,用在雷诺氏征或者雷诺氏现象病人的时候,雷诺氏表现就会加重。有一些病人特别是糖尿病的病人,在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时候低血糖所带来的反射性心率快就看不到了,所以就会漏掉低血糖的这些反应,还有气道高敏的病人,在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时候会使得哮喘发作加重。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二尖瓣重度狭窄和急性左心衰发作的状态也不适合使用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衰治疗当中β受体阻滞剂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ACEI和ARB类都属于RAS系统抑制剂,ACEI咳嗽的比例比较高,ACEI和ARB这两类药物对于准备妊娠、妊娠和哺乳的病人都不应该使用,双侧肾动脉狭窄是不应该使用的,肾小球滤过率<30%的重度肾功能障碍也应该小心使用,甚至不应该使用。利尿剂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大量的利尿剂是排钾利尿剂,所以使用剂量过大会出现低血钾,也有保钾利尿剂,所以使用剂量比较大的时候,应该排钾利尿和保钾利尿联合使用,但是现在有一些复方制剂可以经过复方的搭配变成单片制剂来减低相互的副反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