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踪凡:我常感到困惑,三年結項的規定,到底是怎麼制定出來的?

 尔雅国学报 2021-03-03


《中國賦學文獻考》(全2冊)
蹤凡 著
齊魯書社2020年6月版
1310千字
ISBN:987-7-5333-4395-8。
定價:298元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歷代賦論整理研究”(19ZDA249)階段性成果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歷代賦學文獻考”(10BZW061)結項成果
2018年國家出版基金項目
2020年書業年度評選“年度圖書”


《中國賦學文獻考》簡明目録
緒 言 /1
凡 例 /1
第一卷 戰國秦漢賦學文獻 /1
第一章 賦總集正編 /5
第二章 賦總集外編(史書)/15
第三章 賦別集正編/19
第四章 賦別集外編(詩文別集)/78
第五章 赋评外編/111
第六章 賦注正外編/125
第二卷 魏晉南北朝賦學文獻/143
第一章 賦總集正编/146
第二章 賦總集外編(七集、對問集、詩文總集)/156
第三章 賦別集正編/171
第四章 賦別集外編(詩文別集)/176
第五章 賦評外編/208
第六章 賦注正外編/229
第三卷 唐宋賦學文獻(含遼金)/277
第一章 賦總集正編/281
第二章 賦總集外編/288
第三章 賦別集正編/330
第四章 賦別集外編/376
第五章 賦評正外編/395
第六章 賦注正外編 /427
第四卷 元明賦學文獻/461
第一章 賦總集正编/464
第二章 賦總集外編(詩文總集)/510
第三章 賦別集正編/525
第四章 賦別集外編/549
第五章 賦評正外編/569
第六章 賦注正外編/587
第五卷 清代賦學文獻 /603
第一章 賦總集正編 /606
第二章 賦總集外編 /773
第三章 賦別集正編/787
第四章 賦評正外編/829
第五章 賦注正外编 /862
主要參考文獻/879
人名索引/899
書名索引/910
後記/922


《中國賦學文獻考》後記

對於像我這樣資質駑鈍的人來說,要想完成一個研究課題並且達到自己基本滿意的程度,大約需要8—10年。我所研究的第一個課題“漢賦研究史”,從1997年9月博士生入學算起,到2005年10月將書稿完成並交付出版社,用了整整8年的時間。如果算到2007年5月《漢賦研究史論》出版面世,則已經有10年之久。好在本書出版後受到很多專家學者的肯定和鼓勵,《書品》《天府新論》《中國詩歌研究動態》《中國文學年鑒2008》等刊物都發表了署名文章,予以評介。本書還榮獲北京市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無獨有偶,我所承擔的第一個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歷代賦學文獻考”也是如此。該項目於2010年6月獲批,2017年1月結項(鑒定為優秀成果),2019年2月才修改完畢,已經用去了9年的時間。好在該成果的兩個副產品都已經先行出版:一是《賦學文獻論稿》(46萬字,商務印書館2017年版)。我將本項目的前期成果和研究過程中發表的學術論文略作分類,匯成此書,甚得學術界同仁讚譽。《澳門文獻信息學刊》《安順學院學報》《天中學刊》皆發表書評,多有溢美之詞。一是《歷代賦學文獻輯刊》(全200冊,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年版)。該書由我和郭英德先生合作,從稽查到的數百種賦學文獻中精選214種,影印出版,俾為賦學研究者和文史研究者提供最基本的查考文獻,免去其奔波抄錄之苦。該書規模宏大,出版后好評如潮,《古籍整理出版情況簡報》《中國出版》《中國韻文學刊》等發表評論文字,並且榮獲2017年度全國優秀古籍圖書獎一等獎。


截至今日,書稿總算是完成了。我常常感到困惑,所謂“三年結項”的規定,到底是怎麼制定出來的?也許是世上才華橫溢、下筆萬言的學者太多?也許是我自己過於愚鈍?自我羞愧之餘,忽然想到了司馬遷《史記》、許慎《說文解字》、李時珍《本草綱目》、曹雪芹《紅樓夢》等古代名著,無不耗盡了作者畢生的精力。我用10年時間做一個課題,已經算是速成的了。當然,也應該是速朽的了。其實,“歷代賦學文獻考”的研究並沒有完成,除了本書所收者外,北京、上海、南京、武漢等地圖書館的賦學文獻還有不少遺漏(主要是賦別集),全國地市級圖書館、港台海外圖書館的賦學文獻還大都沒有查閱,因此我又與馬自力教授合作,正在進行“歷代賦學文獻續考”的研究。


不能忘記,在本課題申報、研究、結項和出版過程中曾經得到過很多師友的關心、指導、鼓勵和幫助。在項目申報過程中,得到了四川大學羅國威先生、湖北大學何新文先生、西華師範大學伏俊璉先生、首都師範大學左東嶺先生的指導和幫助。北京師範大學郭英德先生在科研經費方面及時給予接濟,並且對本書的章節安排、研究方法等提出寶貴意見。此外,南京大學許結教授、北京語言大學張廷銀教授、貴州師範大學易聞曉教授、首都師範大學趙敏俐教授、魯洪生教授、浙江大學孫福軒教授、安徽師大潘務正教授、呼倫貝爾學院楊晶瑜副教授、朝陽師專帥磊副教授、國家圖書館南江濤博士等,或提供寶貴資料,或審讀部分提要,或考證賦家生平,甚至還撰寫部分條目的初稿,惠我實多,令人感懷。內子方利俠館員多次協助我查閱文獻,並且將大部分資料錄入電腦。文學院研究生楊清琴、孫晨、郝艷娜、景晶、江曉、宋秋霜、郭晨鳴等幫助查閱了部分古籍文獻,郭玥、郭媛、霍安琪、吳天宇等幫助核對全書引文,點點滴滴,令人難忘。在出版過程中,又得到首都師範大學馬自力教授、山東畫報出版社趙發國總編輯、齊魯書社昝亮總編輯、張麗副總編輯、好友張超編輯的大力幫助和指教,良朋嘉惠,深表謝忱。

書中缺點和謬誤,尚祈海內外賢達不吝賜教。其中有些缺失,可以在《續考》中彌補。
                                   
蹤 凡
                                
2019年2月14日於北京昆玉河畔

踪凡:新世纪之初的赋集编纂
踪凡:谈《历代赋学文献辑刊》的编纂
踪凡:文献研究与文化自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