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闯王李自成留在鄂州的历史遗迹

 取经的兵 2021-03-03

大顺农民起义失败后,李自成率领农民军向武昌、汉阳一带转移。起义军到达武汉之际,农民起义已经接近尾声,但他们与清军进行殊死搏斗的壮景在地名的这块活化石上却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失马港、卸甲岭的故事,就是这段历史的明证。失马港、卸甲岭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左岭镇境内。透过这两个地名,透过历史的硝烟,穿越亘古的时空,我们仿佛还能看到李闯王金戈铁马,浴血奋战,誓死推翻腐败的明王朝的英雄壮举。据《湖北简史》(1994  2 月,湖北教育出版社第一版)记载:李自成于崇祯十七年(1644)“退出北京。次年,再次进入襄阳。

四月下旬,率军经金口、咸宁、蒲圻,到达通山县九宫山麓。”据康熙《汉阳府志·公署》记载:顺治二年,闯贼东奔。汉阳府官吏遁逃。据《湖北地名趣谈》“通山县地名词条”记载:“清顺治二年(1645),李自成率部从襄阳至武昌,旋战不利,李自成将大军分成几路,退至江南,走江夏,过富池,谋战九宫山……”李自成从襄阳败退至武昌的路上,连战失利,全部人马不足 20 万,重要文臣已经星散,连他依为肺腑的牛金星也逃走了。李自成到达武昌后,只停留了两天。两天的时间里,大顺军在汉阳的龟山、美娘山及扁担山屏障的掩护下展开防守。但是,由于长途奔走,加之连战皆败,大顺军军心涣散。当大顺军退守汉阳时,美娘山、扁担山防线迅速被清兵攻破。这时的武昌城就暴露在清军的眼皮底下。清军攻打武昌城时,一直是由刘宗敏督兵出战。这位血性的农民将军,此刻也无力挽回败局。战斗结果不言自明,大顺军已无还手之力。

为了保存实力,李自成下令趁夜色的掩护,从武昌城突围。突破清军的包围圈步步艰难。大顺军边打边撤, 撤至今天洪山区左岭镇的一条小河港时,由于黑夜,在泥泞中行走不便,加之清军的围追堵截,慌乱中,筋疲力尽的李自成失身落马, 昏沉中发生迷失。失去了战马的李自成靠着亲兵的浴血保护,才得以退到一个比较安全的小山坡(今左岭镇庙岭公路东侧)。为了迅速远离危险,李自成在山坡的树林中脱下了沉重的铠甲,轻装继续前行。武昌的这一仗,拼掉了李自成已为数不多的血本, 但还没有拼光他的希望,夫人率领的军队还有实力,不忠心的人早已逃走,跟随他都是忠心之人,他还有扳回的机会。从武昌败下阵来的李自成此时的军队还有多少呢?

李自成率领这 3 万人马, 退到阳新富池口。富池口有“踞长江锁钥,扼鄂赣咽喉”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李自成决定在此地设防,与清兵对峙。可还没来得及喘息,清兵又追杀而至。李自成的两位叔父、总兵左光先和许多重要的将领眷属都被清兵俘虏。李自成疯狂了,破釜沉舟,将自己的 3 个妃子投入江中,率残部向九江撤退。

但是, 在离九江40 里处,又被清兵迎头伏击,阵斩将士 40 余人,大多数船只被清军夺走。曾经一呼百应的李自成,此刻已然落魄到不敢要太多随从的地步。背水一战后的李自成,令将士将仅剩的 200 多只船烧毁,令队伍分成数股,改由陆路逃生。为了避开清军主力, 他带领少量亲兵进入了通山。虽然摆脱了清兵的围追堵截,却没有逃脱当地山民程九伯率领的地方民团的追杀。据康熙四年(1665)《通山县志》记载:“顺治二年,李自成败退至此。山民程九伯集众人杀李自成于小源口,并被葬于此。”呜呼,一代英雄,几乎就是一个王朝的开国皇帝, 在横尸两日后被当地山民装入瓦缸,用当地最简陋的埋葬方式——两口缸对在一起,草草埋入黄土之下。

李自成牺牲后,大顺农民起义军虽然被清王朝剿灭了,但作为地名——失马港、卸甲岭却永留人间,成了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失败过程的纪录。失马港,失去的不只是一匹战马,分明是李自成已经建立起来的江山的彻底垮塌;卸甲岭,不仅是李自成卸下笨重的铠甲的地方,分明也是卸下了图谋再起的希望之地,分明是战斗即将结束的标志。如今,昔日李自成失落战马的小河港已更名为失马港村、卸下铠甲的地方——卸甲岭已经改称甲铺岭,成为大顺农民起义失败的永久记忆。

现如今的武汉卸甲岭甲铺岭,历史上属于鄂州(1986年,从鄂州划到武汉洪山)两个大队基本都姓李,估计有可能都是李自成的后人。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有机会可以到这两个地方的山中转转,说不定还能发现闯王宝藏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