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明清瓷器纹饰断代之松竹梅纹篇

 bhh5505 2021-03-03

松竹梅纹又叫岁寒三友图,由苍松、翠竹、寒梅三种植物纹饰组合而成,它最早出现于宋代的文人画之中,当时的文人画家们借四季常绿的松、坚韧不凋的竹、不畏严寒的梅物化文人思想中高洁美好的品质,别具雅意。在蒙元时代的中后期,随着青花瓷和釉里红瓷器的大量创作,松竹梅纹这类颇具高雅情趣的纹饰也开始出现在瓷器之上。

以松竹梅纹入瓷画的时间上限大约为元代中后期,之后的明清时期,这类纹饰的出现也不曾间断,只是由于审美情趣的变化、绘画风格的改变,历朝历代在图案呈现上也不可避免的被烙上了时代的印记。如若能熟练掌握松竹梅纹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对断代也将大有裨益。

元代松竹梅纹:

元明清瓷器纹饰断代之松竹梅纹篇

图1:元青花松竹梅纹带盖梅瓶

元明清瓷器纹饰断代之松竹梅纹篇

图2:元青花松竹梅纹平铺图

元明清瓷器纹饰断代之松竹梅纹篇

图3:松干鱼鳞皴绘法

元代的松竹梅纹与当时的总体绘画风格是十分相近的,整体风格粗犷豪放、层次丰富。松树的枝干比较粗壮,树皮的画法采用的是元四家之首黄公望的鱼鳞皴绘法(如图3),松针有的呈折扇扇骨状(如图1、2),有的呈细长马尾状。竹身十分挺拔,竹节之间留有空白,竹叶一般呈“个”字形或是倒“人”字形。梅花最大的特点则是有花无叶,有五瓣、单瓣等绘法,花叶边常有一圈留白。这里还有两个重要的知识点值得一提:一个是构图上,元代的松、竹、梅都单独成样,相互之间不会有过多的穿插,这点与明代在构图上区别较大;另一个则是元代瓷绘基本都采用的是在泥坯上直接作画的拓涂法,使得此时的松竹梅纹基本都是用的没骨画法,加上青料易于晕散的特性,花瓣、枝叶只有明暗深浅,色彩没有什么层次,有时还会出现料色不均的情况。

明代松竹梅纹:

元明清瓷器纹饰断代之松竹梅纹篇

图4:洪武松竹梅纹残片

元明清瓷器纹饰断代之松竹梅纹篇

图5:洪武青花松竹梅纹执壶

元明清瓷器纹饰断代之松竹梅纹篇

图7:永乐松竹梅纹碗

元明清瓷器纹饰断代之松竹梅纹篇

图8:宣德松竹梅纹大盘

元明清瓷器纹饰断代之松竹梅纹篇

图9:宣德松竹梅纹碗

元明清瓷器纹饰断代之松竹梅纹篇

图10:宣德松竹梅纹三足炉

元明清瓷器纹饰断代之松竹梅纹篇

图11:天顺青花三瓣侧面梅

明早期(洪武、永乐、宣德、空白期):

洪武年间的松竹梅纹整体仍有元代遗风,绘画风格豪迈,主要是出现在青花器和釉里红器上。但在构图上和元代大有不同,无论是在盘类器物的平面上,还是在碗、壶类的曲面上,松、竹、梅很少单独成饰,二是相互之间交错穿插。永乐、宣德时期开始,松竹梅纹的画法开始摆脱前朝遗风,呈现出清新隽雅的新风貌,构图上也愈加疏朗了起来,常见的是竹在左,松在中,梅在右,可以说此时苍松基本是稳坐“c”位,作为主要纹饰被突出。此时的松干相较前朝更为细长弯曲,干身有前朝的鱼鳞皴绘法和点划皴染法(如图8),松针基本都呈圆形;竹叶五六片一组,与元代数丛竹叶成簇不同,竹叶分布松散,大多叶尖向下;梅花花瓣少见留白,但有深浅层次过渡。空白期(正统、景泰、天顺)的松竹梅纹则有了承前启后的意味,虽大体与永宣无二,但松干多呈“S”型,松针开始呈现出扁圆、椭圆形,梅花有的还只画三瓣表现侧面之姿(如图11)。

明早期还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在永宣两朝常见松竹、梅竹的“两友”图(如图6),松、梅、竹常伴洞石纹出现,并且不同时期的石纹特点也不同,比如洪武的洞石瘦削修长,以留白或是淡色表现石纹(如图4),而宣德洞石则造型变化多,样子有些像仙人掌。如此这些,也可作为我们在给瓷器断代时的一些有力参考。

明中期(成化、弘治、正德):

元明清瓷器纹饰断代之松竹梅纹篇

图12:成化青花松竹梅纹

元明清瓷器纹饰断代之松竹梅纹篇

图13:弘治五彩松竹梅纹

进入成化年间,因为国产平等青料的使用,纹饰呈色清新淡雅,此时分水技法开始出现,连带着松竹梅纹都有了些清新的水墨韵味。此时的松干形态不规整,有些弯曲斑驳,干身还有穿插突起的洞疤,松针的形态与空白期一样,成扁圆形,松针往往还在近中心处点染几笔刻意模范明早期青花晕染留斑的效果;竹叶的形态过更为尖细硬挺,叶片上还以分水技法体现竹叶层次;梅花的画法较前朝则显得有些敷衍,以瓣代花,花瓣点蕊较为少见,但会以淡料进行分水。相伴而绘的洞石有的圆润如仙人掌(如图12),有的又线条分明十分硬朗。

明晚期(嘉靖、隆庆、万历、天启、崇祯):

元明清瓷器纹饰断代之松竹梅纹篇

图14:嘉靖盘字纹松竹梅纹碗

元明清瓷器纹饰断代之松竹梅纹篇

图15:嘉靖青花松竹梅纹碗

元明清瓷器纹饰断代之松竹梅纹篇

图16:万历青花松竹梅纹罐

到了明代晚期,由于几任帝王对道教的推崇,松竹梅纹出现了一些新的形态,有的部分变形表现“寿”、“福”等吉祥文字;有的与仙鹤、花鸟组合作为辅助纹饰等等,题材与表现形式愈加丰富。如图14,松针的枝干部分扭曲变形呈现出寿字。松竹梅纹的构图从成化的疏朗清新又开始变得繁复密集,松干愈加的虬曲弯绕,显得有些夸张;松叶的变大,且数朵成簇;梅瓣、松叶、竹叶因为回青料极易晕散的特点显得层次有些混乱不清。

清代松竹梅纹:

元明清瓷器纹饰断代之松竹梅纹篇

图17:康熙松竹梅纹大碗

元明清瓷器纹饰断代之松竹梅纹篇

图18:康熙松竹梅纹大碗

元明清瓷器纹饰断代之松竹梅纹篇

图19:康熙松竹梅纹缸

元明清瓷器纹饰断代之松竹梅纹篇

图20:雍正珐琅彩松竹梅纹橄榄瓶

元明清瓷器纹饰断代之松竹梅纹篇

图21:乾隆粉彩松竹灵芝图瓶

元明清瓷器纹饰断代之松竹梅纹篇

图22:乾隆松竹梅纹盘

元明清瓷器纹饰断代之松竹梅纹篇

图23:同治青花松竹梅纹盘

元明清瓷器纹饰断代之松竹梅纹篇

图24:光绪粉彩松竹梅纹象耳瓶

由于清代在制瓷工艺、彩料提纯、审美情趣上的变化,松竹梅纹在此时变得更为写实,松干斑驳有穿插的树洞,竹叶还能见到叶脉的描绘,梅花分水点蕊很是细致,在绘画风格上显得精细而具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顺治康熙时期出现了一种梅花的新绘法,梅花线圈外渲染,圈内留白,花中间点蕊,蕊心向外有一圈细密的黑线,大致效果如图19,这类画法应为后期康熙时期流行的冰梅纹的前身。

到了清代中期后,珐琅彩、粉彩等各类色彩明艳、样式讨巧的彩绘瓷大行其道,隽雅清新又颇具文人审美情趣的松竹梅逐渐式微,在乾隆之后并不多见,但也出现了珐琅彩松竹梅纹、粉彩松竹梅纹、豆青地松竹梅纹等多种表现形式。总的来说,清代中后期的松竹梅纹在民窑器上多见,且大多色彩浓艳,纹饰堆砌,有时比例构图还有些失真。但是,光绪时期出现了一些不错的器物,但松叶已不做细致描绘,基本是成片渲染,没有层次。总体说来,松竹梅纹在清代已失去了明代中早期的主流审美地位,时常做为辅助纹饰出现,并且也不多见。

下期预告:《元明清瓷器纹饰断代之牡丹纹篇》,欢迎加关指导。

我是@话瓷说sue,一名年轻的艺术品鉴赏估价师,以踏实向学的心态和学友们分享收藏知识,交流历史文化,欢迎各位师兄师姐加关指点,共同探讨,共赏珍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