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晏殊:似曾相识燕归来(上)

 写乎 2021-03-10

作者:张东晓

公元1040年,秋,西北宋夏边境。

戈壁延伸至夕阳的尽头,掉进没有穷尽的深渊。那一片残红,犹如从远古怪兽嘴里吐出的舌头,似乎要吞噬人间。

北风如刀,在大地上肆虐。一道道沟壑,像士兵脸上的皱纹,感觉随时都要绽开。也许明天风会停,但他们却已经战死。春闺梦里人,在何方?一只孤雁,仓皇掠过,留下阵阵哀鸣。

一位书生站在军营前,眉峰凝重,愁如山。他面容清瘦,但却棱角分明;皮肤细腻,但却两鬓斑白。他抬头,送孤雁,神情落寞。

东京城的天空也是如此萧瑟吗?他暗自叹息,不经意间两行热泪,悄然滑落。他收回眼神,身躯颤抖,唱道: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是夜大宋军中,将士彻夜无眠。

秋风已萧瑟,落叶满御街。东京城内,高宅后院凉亭下,一位中年人正自饮自斟。凉亭四周,小桥流水,莲叶亭亭,锦鲤悠哉。这位中年人虽然衣着并不名贵,但却自有一股威仪和气度,由内往外,缓缓散出,令人不禁生出敬畏之感。

此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他皱眉,面露愠色,酒杯也停在了半空中。有仆人气喘吁吁跑来,一跑上廊桥,就喊道:“老爷,范仲淹大人来信了!”中年人一听,皱起的眉头猛地闪了闪,显得有些慌乱。

但这慌乱转瞬即逝。

他将停在半空的酒杯缓缓送到自己嘴边,然后缓缓饮下,再缓缓将酒杯放到青石桌上,嘴角露出一抹若有若无的微笑。“老爷——”那仆人俯身将信函呈上。信函上“恩师亲启”四个大字,犹如泰山磐石,沉稳厚重。中年人轻声赞道:“希文的字是越来越有嚼味了!”

这中年人正是新晋的大宋枢密使晏殊。两年后即公元1042年大宋庆历二年三月,刚过完五十大寿的晏殊出任刑部尚书、集贤殿大学士、枢密使加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式拜相。次年仁宗皇帝将范仲淹从西北军中召回东京,任枢密副使,“庆历新政”始。

(一)大宋神童

国人喜欢封神,历来已久。且不说古之仁君尧舜禹,也不说孔孟老庄等众夫子,就说姜尚比干等能臣干吏,也就是为百姓说了一些话、做了一些事,很多还只是份内事,但就算如此依然被百姓贡上神坛,香火不断。

中国的老百姓是特容易满足的,除非十恶不赦之辈,否则一个人但凡做过一件好事,都可以被写入史册,名垂千古。典型的如白起,杀了那么多人,还赢得了“战神”的封号。所以在中国当官是最划算的,只需用心为百姓做事,甚至只需尽职尽责,就可名利双收。但现在看来,好像完全不是如此。

在众神之中,“神童”最为特殊。他们封神靠的不是功业,而是“天赋”。虽然我们可以愤怒地大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也可以大骂苍天曰“我命由我不由天”,但对于“天赋”,却只能接受。曹魏神童王弼,未及弱冠就研究老子与周易,去世时不过二十三岁,但却被公认是魏晋玄学的代表性人物;初唐神童王勃,十六岁幽素科及第(唐代幽素科类似于现代足球的“金童奖”,王维也曾夺魁),二十七岁去世,但其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其文《滕王阁序》,均流传至今。

相对于前辈,晏殊幸运很多。他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能逃脱“天妒英才、命运多舛、怀才不遇”等宿命的人,而且是一生富贵,真如戏文里唱的那样“无灾无难到公卿”。

晏殊生于公元991年,七岁能文,十四岁以“神童”应殿试,俘获真宗皇帝“芳心”,赐同进士出身。中国历史上人才辈出,屈原宋玉等上古大神暂且不说,唐时李贺杜甫李商隐杜牧也都 “各领风骚数百年”,同期范仲淹柳永王安石苏轼也个个是“顶流巨星,粉丝众多”,但又如何?就科举而言,借用一句台词,晏殊可以大胆地说“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诸位的都是垃圾”。

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天赋满屏肉眼可见,说的就是晏殊。真宗皇帝也是识货之人,将晏殊留在秘阁读书,此后他就成了皇帝的小跟班。

公元1006年,晏殊任太常寺奉礼郎,其实就是安排皇家礼仪方面的专差;两年后,真宗皇帝封禅泰山,晏殊任光禄寺丞,不久转任集贤校理。这些官职的品阶都不高,但却都属于皇帝的“贴身随从”。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官场上从来不缺能人,但能提起来的却少之又少。为何?因为你离领导远啊!不围着领导屁股后面转,领导怎么知道你的才能?怎么才能取信领导?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先入圈!一旦入了领导的圈子,飞黄腾达那还不是早晚的事儿?晏殊很早就入圈了,而且还是大宋王朝的顶层核心权力圈。

公元1008年,晏殊父亲去世。为父亲守孝,怎么也得三年。他的晚辈司马光就为父亲守了三年孝,从公元1041年(庆历一年)到公元1044年(庆历四年),整整三年,这也无形中给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创造了条件。但真宗皇帝真离不开晏殊啊!晏殊服孝未满就被真宗皇帝一纸诏书从江西临川召回了东京汴梁。

干嘛呢?真宗皇帝前往太清宫祭祀,要他跟着。

有特权就是好!你要祭拜祖先当孝子贤孙,没谁拦着,但你也不能阻拦别人啊?只需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古来有之,今也屡见不鲜,何怪之有?但无论怎么说,年纪轻轻的晏殊是非常招真宗皇帝喜欢和信任的。在我看来,他对晏殊的厚爱,不仅仅是为自己,而是为了大宋江山!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啊!

公元1018年,八岁的六皇子赵受益奉为升王,晏殊被真宗皇帝选中,任升王府的记室参军,后为左正言、直史馆,换句话说晏殊就是赵受益的“大秘书兼小老师”。赵受益是谁?赵受益就是赵祯啊,就是开创大宋清平世界的仁宗皇帝赵祯!公元1018年,赵受益被册立为皇太子,改名“赵祯”。晏殊理所当然地成了“太子舍人”,而且赐“金紫”!此时晏殊也才二十七岁而已。

二十七岁啊!二十七岁的晏殊,以太子舍人和翰林学士的身份,身披“紫金”,自由穿行于太子东宫与皇宫大内,堪称赵宋官家第一宠臣。这是多少读书人的梦想啊!想想我们二十七岁在干啥?懂事儿的开始为房子拼命,不懂事儿的还在啃老。在很多人眼里,晏殊无疑已经达到了人生巅峰。但对于晏殊来说,属于他的时代才刚刚开始。此时范仲淹刚恢复范姓,欧阳修刚束发读书,柳永正在杨柳岸边买醉,他的小老乡王安石还得几年才出生……世人皆知大宋文坛风流,可这风流从何而始?答案正是晏殊。

(二)名相风采

晏殊常被后世贴上“太平宰相”的标签。

在世人看来,他不过是躲在府邸内饮酒写词的风流客。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不如怜取眼前人。这些愁意满怀、柔情似水的句子犹如一道道面纱,渐渐掩盖了晏殊的政治才华。欧阳修称赞晏殊“忧勤国家,五十余年”, “其为政敏,而务以简便其民”。晏殊的确担得起如此高的评价。

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而晏殊晏相国肚里则能撑二只船,一只是主张庆历新政的范仲淹,另一只是主张变法的王安石。晏殊作为他们之间的纽带,甚至“共同的老师”,若没有一点儿真材实料怕是不行滴。真正考验一个政治家政治才能的是其对危局的处理。比如比晏殊早一些的寇准,他为何被称为一代名相?就是因为“澶渊之盟”。在辽国萧太后率大军侵宋后,朝中官员多主张真宗皇帝“南迁”。

但唯独寇准寇老西儿独排众议,请求真宗皇帝御驾亲征。在真宗皇帝的亲自督战下,宋军在澶州(今河南濮阳)阻止了辽军南下的步伐,也有了后来的“澶渊之盟”。此后百年宋辽“礼尚往来,通使殷勤”,未再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为仁宗盛世奠定了基础。

公元1022年宋真宗赵恒驾崩,年仅十三岁的赵祯继承帝位,即为后来大名鼎鼎的宋仁宗。皇帝年幼,皇权旁落,引发动乱甚至政变,历史上屡见不鲜。两汉的小皇帝如刘恭刘弘刘弗陵等,还没闹清楚什么是皇帝,就成了权利争夺的牺牲品。赵祯继位后面临同样的问题。怎么办?当时宰相丁谓等人想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晏殊坚决反对。他提出让赵祯的嫡母刘太后“垂帘听政”。

就这么着,一位经历过“狸猫换太子”的传奇女子走到了大宋王朝权利的核心,成为了中国历史权利最大的几个女人之一。晏殊看似漫不经心提出的“垂帘听政”之策悄无声息地化解了大宋王朝的政治危机,此后仁宗皇帝和刘太后对晏殊更宠爱有加。但晏殊绝非“愚忠”之人。公元1025年刘太后要任命幸臣张耆为枢密使(相当于宰相),晏殊坚决反对,不惜开罪刘太后。

这充分体现了晏殊作为政治家的气魄和人格。不久晏殊被贬。但是他的被贬与柳宗元等人的被贬还是不一样的。柳宗元他们是到地方任司马,是闲差,而晏殊先任宣州知府,后任应天府知府,都是实打实的地方父母官。这是晏殊从政史上第一次被贬,此后他由地方再次到中央任职,先是官拜御史中丞,后出任参知政事,直至仁宗亲政。

北宋建国之初就有两大隐患,一是辽,一是西夏。如果说是寇准和真宗皇帝基本解决了辽的隐患,那西夏的隐患就是由晏殊和仁宗皇帝解决的。公元1033年李元昊继位,着手称帝。他先是攻打吐蕃,侵占河西走廊,稳定后院;后积极改革,为称帝做准备。文化上,李元昊去除“汉文化”痕迹,创造文字;军事上,李元昊推行全民皆兵,扩充实力;政治上,他仿效宋制,中央集权。太宗皇帝曾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对于李元昊的这些动作和狼子野心,赵宋朝廷不可能不知道。此时任刑部尚书兼御史中丞的晏殊就上书仁宗皇帝,目的只有一个:积极应对李元昊可能挑起的战事。

晏殊的主要主张:一是撤消内臣监军,使统帅有权决定军中大事。

这一条非常关键。

监军制度本身就很变态,让一些太监去军中摇头晃脑的瞎指挥,军事主官没有军事指挥权,这仗还没有打,就先输了。

元朝时废除了监军制度,但谁能想到了明朝,监军制度竟然又死灰复燃,甚至发扬光大,最终导致“土木之变”和大明帝国的覆灭,真是可恨可叹。想来也可笑,外行指导内行,美其名曰“领导指示”,难不成领导都是通才全才?

二是招募、训练弓箭手,以备作战之用。

这一条旨在解决兵源问题。打仗得有兵啊,没有兵打什么仗。当然也说明晏殊对当时宋军的战斗力很不放心。

三是清理宫中长期积压的财物,资助边关军饷;追回被各司侵占的物资,充实国库。

打仗打的是钱啊,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钱从哪里来?晏殊说了,皇帝你先打个样,做个表率,把宫中长期积压的财物,资助军饷。上行下效嘛,皇帝都捐了,做臣子的还能不动弹?然后就是此前一些衙门(主要指官员)侵占的国有财产,你该还得还,不能就这么白占了。

其实还有一条,晏殊没有明说,那就是任用贤臣干将。他用了谁?范仲淹和韩琦。

公元1038年李元昊正式与大宋摊牌,称帝;公元1039年李元昊为获得宋的认可,亲率大军攻宋,并在三河口大败宋军。消息传来,东京震动,朝野震惊。摆在宋和仁宗皇帝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承认李元昊的帝位,二是军事镇压。前者太过窝囊,丢不起这个人。后者好像自己也没有那个实力。

怎么办?这个问题同样摆在晏殊面前。

因为当时他是主管军政的大宋枢密使啊。晏殊毅然推荐正遭贬谪的范仲淹。不久之后范仲淹与韩琦一道就任陕西经略安抚使。在晏殊的支持下,范仲淹与韩琦积极练兵,挑选良将(狄青、种世衡等名将开始得到重用),稳扎稳打。

从1041年到1042年,在范韩两人带领下,李元昊没有得到一点儿便宜,而且是“日益消耗不起”。西夏才多大点儿地方?与宋打消耗战,这不是开玩笑吗?当时有歌谣曰“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可见范韩在西北之威名!足以与五百年后的王震将军交相辉映。

公元1043年西夏终于撑不住了,李元昊主动求和,北宋称臣。当然赵祯也得花钱消灾。这场战争的结果就是赵祯得到了和平和面子,李元昊得到了实惠和里子,各取所需,实现共赢!

现在当我们再次复盘这场发生在西夏和北宋之间的战争时,范仲淹和韩琦是前线指挥官,狄青等人是先锋官,但真正在后方运筹帷幄的是谁呢?是晏殊!他可以让范仲淹们在西北安心的打仗。决胜于千里之外,这样的词,常用来称赞张良与诸葛亮等良相,但晏殊一样担得起,只是其文名太盛而已。

【作者简介】张东晓,男,生于1983年,河南平舆县人,现定居北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