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仲淹: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旧时斜阳 2023-10-21 发布于浙江

文/景志祥

01

熟悉北宋名臣范仲淹,并非是根据他在历史上的功勋(庆历新政),而是他的文字。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读了这些文字,自觉地将范仲淹归类一个文学家,而不是一个实干家。

这其实是一个误区。

在北宋论实干家排行榜,范仲淹绝对可以排到前三位。

范仲淹的家世很耀眼,先祖曾任唐朝宰相(范履冰),到了父亲这一辈差距有点大,但家世的荣耀还在,父亲范墉早年追随吴越国(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由钱镠在公元907年所建,国都杭州。),北宋建立后,范墉追随吴越王钱俶归降北宋,做了一个武宁军节度掌书记。军事长官的秘书

官不大,俸禄并不少。

日子好过么?

自然可以。

但前提是你需要熬到退休。

可惜的是范墉没有这个命,在儿子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病逝了。

没了依靠的范仲淹母子,迫于现实,母亲抱着两岁的范仲淹改嫁淄州长山人朱文翰,范仲淹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yuè)

这个名字,范仲淹一直用到了22岁,这一天,继父朱文翰告诉他,你其实姓范。

得知身世的范仲淹,开启了努力模式。

辞别母亲,前往南都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求学,立志通过读书实现恢复祖上荣耀。

天赋,加上实干家的毅力和坚持。

范仲淹成功了,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范仲淹以"朱说"之名,登蔡齐榜,中乙科第九十七名,为广德军司理参军,掌管讼狱、案件事宜,官居九品。

天禧元年(公元1017)28岁的范仲淹,靠着治狱廉平、刚正不阿 ,升为文林郎、任集庆军节度推官荣耀傍身的范仲淹,并没有忘记自己姓什么,他果断的选择归宗复姓,恢复范仲淹之名

只是,这份辉煌成绩单的背后,没人知道范仲淹所承受的艰辛。

02

读书那会儿,他住在醴泉寺(邹平县西南长白山中。醴泉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每天带上一碗冰冻的稀粥到学校,吃饭的时候,将稀粥切成四份,配一点咸菜,靠着强大的毅力,吃上两天。

成语断齑画粥”就是根据范仲淹早年生活演变而来,光读这四个字,一种艰辛感就扑面而来。

同学将他的故事带回家告诉了自己的父亲,父亲听后十分感动,决定给予帮助,吩咐家人做了一些鱼肉等好吃的东西,叫儿子给范仲淹送了过去。

范仲淹第一时间选择了拒绝。

同学以为自己在,范仲淹顾及脸面,不好意思当着他的面吃这些东西,于是就放下东西就回去了。

过了几天,同学再来时,发现自己上次准备的鱼肉,包装都不曾打开,浓浓的味道,已经证明这些东西已经坏了好几天。

同学很生气地说:“你为啥不吃呢?”
范仲淹回答说:并不是我不想吃,而是我不能吃,我已经习惯了艰苦的生活,如果吃了这些美味佳肴,以后怕再难以过现在的苦日子了,我就没有吃。

同学回家再一次将范仲淹的事迹告诉了父亲,父亲是个明白人,他知道这是范仲淹最后的傲娇,这种人必成大业。

不得不承认,同学老爹的眼光是独到的,在坚持了无数个日日夜夜,范仲淹走出来了。

贫民窟里走出的人,未必对贫民窟有好感。

但范仲淹绝对是个例外,儿时的艰苦,让范仲淹独自品尝了无数个夜晚,这种孤独感和辛苦感,让他不愿意再让更多的人走上这一条道路。

所以,他选择一人走到底。

03

这份恢弘的愿望,能理解他的人并不多。

面对北宋日益日益积贫积弱的局面,他选择了上疏万言的《上执政书》,要求朝廷整治吏治,裁汰冗员,安抚将帅,此举虽赢得了宰相王曾的赞扬,但引起的关注并不多。

对此,范仲淹并不在意,再一次发扬了坚持再坚持的风格。

天圣七年(公元1029),宋仁宗十九岁,朝政却依旧由章献太后(刘娥)把持,这一年的冬天,宋仁宗决定给刘娥举行一个盛大的寿宴,好表彰一下刘娥这些年对北宋的贡献。

气氛渲染得很好,唯独范仲淹觉得这事儿不该这么办。

理由是:这一做法混淆了家礼与国礼。并给宋仁宗上了一道奏章,大意是给刘娥过生日没问题,但这是你妈,皇帝你要表示孝心可以,于内宫行家人礼仪即可,若与百官朝一起去朝拜太后,这岂不是损了皇帝的威严?

公然挑战刘娥的权威,估计也只有范仲淹干得出来。

奏疏送到了内廷(实际是刘娥的手中),没有获得答复。

范仲淹充分发挥轻伤不下火线的风格,继续上书刘娥,这次提出的要求更大胆。皇帝都19岁了,太后老人家还要把持朝政到什么时候?早点退休颐养天年吧?

奏书入宫,再次石沉大海。

据说,曾经举荐过范仲淹的晏殊得知这个消息,大吃一惊,责备范仲淹太过鲁莽,因为此举会连累举荐之人,对此,范仲淹一脸鄙视:“侍奉皇上当危言危行,绝不逊言逊行、阿谀奉承,有益于朝廷社稷之事,必定秉公直言,有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

怕啥!

可以说,在胆色这方面,晏殊输得一塌糊涂了。

这次大义凛然,带来的后果自然是惨淡的,范仲淹被外调。

即便如此,范仲淹依旧不改实干本色,看到不平事,毫无理由拔刀相助。

朝廷欲兴建太一宫和洪福院,范仲淹认为"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建议停工

对于朝廷直接降敕授官,范仲淹认为"不是太平治世的政策"建议朝廷不可罢免职田,认为"官吏衣食不足,廉者复浊,何以致化"

这种务实的办事风格,获得了北宋第四代皇帝宋仁宗的赞赏。

这也为范仲淹日后大展身手的庆历新政留下了可能。

明道二年(公元1033),刘娥去世,宋仁宗开始掌握朝政,不怕事,肯做事的范仲淹迅速被宋仁宗青睐,一纸调令,44岁的范仲淹就被调回了汴梁,拜为右司谏

重新返回京城的范仲淹,务实之风丝毫只增不减。

有人说,名臣范仲淹之所以比王安石幸运,在于他在中年碰上了宋仁宗。

宋仁宗生性恭俭仁恕,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

君臣二人配合相得益彰,才成就了日后的范仲淹。

这话大致上没毛病,宋仁宗时代堪称后世读书人心中的乌托邦,只要你有才,必然能成就一番伟业。

这是一个假设的问题,成立前提是自身才华。

通俗点说,打铁还需自身硬。

没有这个为前提,范仲淹不过是一个读书人的范仲淹,断然不会成为读书人心目中的奇士。

某年某月某日,天下大旱,蝗灾蔓延,江淮和京东心灾情比较严重,为了安定天下,范仲淹提议宋仁宗派人视察灾情,朝廷好掌握实际情况,但宋仁宗觉得此举没必要,没有理会。

范仲淹就拉着宋仁宗:"如果宫中停食半日,陛下该当如何?"

宋仁宗立即就明白了范仲淹的意思,当即派范仲淹安抚灾民。到了灾区,范仲淹稳定了物价,给了救济款,还将灾民充饥的野草带回朝廷,给宋仁宗的三宫六院上了一堂颇有警示意义的安全课。

要知道,当时知道蝗灾的人并不少,能拉着宋仁宗手执意救灾的人唯独一个范仲淹。

我们是不是可以这么说,宋仁宗的仁慈成就了范仲淹的务实,范仲淹的务实,影响了宋仁宗的仁慈。

04

没有范仲淹,宋仁宗一朝的热闹绝对要减半。

明道二年(公元1033)的冬天,郭皇后误伤了宋仁宗,宰相吕夷简与皇后一直不对付,碰上了这样的机会自然不会放过,建议宋仁宗废后。

此举让很多人鄙视。

其中就有范仲淹,人家小两口吵吵架,身为宰相却以自己的好恶,劝说皇帝废后,有公报私仇的嫌疑。

秉着眼里不揉沙子理念的范仲淹向宋仁宗提意见,却不想吕夷简也知道自己废后提议并不得人心,提前令有司不得接受各路官员的奏疏,一看奏疏进不了皇宫。

范仲淹直接发动自己的号召力,召集了十几个大臣,跪在宋仁宗的办公室外面,性子颇为懦弱的宋仁宗根本不敢出来见范仲淹,就派遣吕夷简出来解释。结果范仲淹一点都不惯着宰相吕夷简,扯开嗓子破口大骂。

史载:吕夷简理屈词穷,无以为对。

但吕夷简是当朝宰相,被人如此辱骂,自然没有和解的可能,最终范仲淹被外放睦州(今浙江淳安知州。第二年,又被调往苏州任知府。

这场闹剧看似是吕夷简赢了,实则范仲淹取得了胜利。

外放苏州的范仲淹一点都没闲着,在苏州大兴教育,大修水利,通过实干彻底为自己赢得了北宋头号“实干家”的称号。

心里一直藏着范仲淹的宋仁宗,一看范仲淹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立马调范仲淹回京师,判国子监,很快又转升为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这可是妥妥的实权。

如果你问这个时候,在开封谁最有实权。

答案一定是范仲淹。

有权,肯干,且有方法,成绩必然不会差。

在开封府这块京畿之地,范仲淹整顿官僚机构,剔除弊政,开封府"肃然称治",时称"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范仲淹字希文)

被爱的人总是有恃无恐,爱着的人总是卑微至极。范仲淹充分展现了这个道理,仗着令人傲娇的成绩,45岁的范仲淹重新将目光看向吕夷简

吕夷简大概也不会想到,自己不过干了一次公报私仇的事情,怎么就被范仲淹咬着不放呢?

这个答案范仲淹没说,吕夷简也想不明白。

利剑很快就射了过来,景佑三年(公元1036,范仲淹把京官晋升情况绘制成一份《百官图》上奏朝廷,矛头直接指向吕夷简,讽刺宰相不能选贤任能,常常还夹带私货。

这次文章太过尖锐,结果显而易见,范仲淹被罢黜,改知饶州(今江西鄱阳县)。

在饶州范仲淹生了一场重病,妻子也去世了。

结局似乎已提前写好。

却不想峰回路转。

范仲淹被贬不到一年,吕夷简被免除宰相之职,众多朝臣开始上奏,请求宋仁宗调回范仲淹。

当时有个叫个梅尧臣县令,对范仲淹十分佩服,认为范仲淹多次被罢黜,流放外地,就是因为在朝堂上说话太多了,写了一篇《灵乌赋进行劝慰。

县令在文章里,希望范仲淹要从需取教训,拴紧舌头,锁住嘴唇,除了随意吃喝外,不要多事。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毕竟已经50岁了。

收到信的范仲淹,提笔回了一句:"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灵乌赋》

宁可大声告诉世人并因此被误解而死,也不能沉默偷生

这就是我范仲淹。

毫不客气的说,每次读到这句话,笔者总有一股想哭地感动,什么是英雄?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青山矗立,不堕凌云之志

范仲淹做到了。

05

我们看范仲淹,总是被他悲天悯人的文采所吸引,想当然的认为他是个优秀的文人。

实则他还是一个出色的武将。

宝元元年(公元1038),党项人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

这意味着西夏和北宋的蜜月期彻底破裂,为了迫使北宋承认自己西夏王朝的存在,李元昊率兵进犯北宋边境,北宋与西夏的战事拉开了序幕。

在北宋君臣看来,大宋国富民强,兵力上多西夏数倍,收复不了燕云十六州还收拾不了你一个西夏,这次轻敌造成了战事迅速逆转。

西夏小国在三川口大败宋兵。取得初步胜利的李元昊,决定扩大战役,准备攻打延州城池。

消息传到汴梁,人人都一脸惊慌。

一时之间,宋仁宗都不知道找谁去灭敌。

关键时刻,还得看范仲淹。

51岁的范仲淹请知延州,组织反击。

鉴于宋军在三川口失败的经验,范仲淹迅速做出了战略调整,他发现宋军失败的原因一大半归功于将帅不知,从中原来的将帅根本不熟悉西夏。

为此,他决定从西北挑选将帅,名将狄青就是通过选拔出来的,对于这位出身低微的武将,范仲淹很重视,亲自授《左氏春秋》说:“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狄青就此折节读书,精通兵法,后以武官任枢密使,成为北宋一代名将

其次是修筑边防阵地,与敌人玩阵地战,以国力为基础与西夏国玩消耗。

可以说,范仲淹固然没有领兵上战场与李元昊厮杀,但布置的战略构想是实打实的,比厮杀更具有杀伤力。

巨大的消耗让西夏不得不面对现实,向北宋称臣。这次优异的表现,让宋仁宗对范仲淹疼爱有加。

这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也是一个大用特用的人。

基于这个认知,庆历三年(公元1043宋仁宗罢免副宰相王举正,任命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妥妥的从二品,相当于副宰相。

宋仁宗之所以委以重任,实在是迫不得已。自宋太祖陈桥兵变到庆历三年,已有80余年,冗员、冗费、冗兵造成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宋仁宗年间,经济增长的同时,社会危机也在发展。

各路起义军不断,西夏、辽国虎视端端,压得北宋快踹不过气来,面对这种局面,欧阳修直接上书宋仁宗说:一年多于一年,一伙强于一伙"

富弼也:"自此以往,只忧转炽,若不早为提备,事未可知!"

在给各路改革大臣呼声的推动下,"遂欲更天下弊事"。的宋仁宗决定硬气一回。

经过挑选,他选上了作风强硬的范仲淹。

于是,轰动一时的庆历新政就在范仲淹的领导下开始了,各种切实可行的大手术也一一展开。

庆历三年(公元1043)十月,范仲淹提出的《答手诏条陈十事十条中的第四条(择长官)首先提上了日程。

在选择诸路转运按察使时,范仲淹充分展现了自己雷厉风行的风格,发现不称职的一笔勾去,毫不留情。

此举,让宰相富弼十分担忧,他找到范仲淹担忧地说:"一笔勾下去,就会有一家人痛哭啊。"

范仲淹摇了摇头,回答:“你错了,一家哭总好过一个地区的百姓哭"

第一步就此完美落幕,随之而来的明黜陟也被提上了日程。可就在范仲淹想把手术更进一步时,阻力就来了。

舆论开始攻击了新政。

舆论发酵得很快,其汹涌澎湃,让宋仁宗也挡不住。

于是,他犹豫了。

期间,范仲淹也提出"小人之党、君子之党"的说法予以反击,欧阳修也撰写《朋党论给予反驳,但宋仁宗的态度,已经表明了一切。

仅一年,轰轰烈烈的庆历新政就以失败告终。

06

失望的范仲淹再一次背起了行囊,离开京城前往邓州(今河南省南阳)在这里,他写下了不朽名篇《岳阳楼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毫不客气地说,这两句是范仲淹一生最真实的写照,也是笔者最喜欢的名句之一。

其济世情怀,乐观精神是中华文明史上最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

长久不衰。

皇佑元年(公元1049年),在邓州呆了三年的范仲淹,被调往杭州。

其门生以为范仲淹有意将杭州作为退休之地,凑了不少钱,准备给他购买些田产房产。

此举自然得到了范仲淹的反对,所得钱财,让其弟找善于管理田产的人帮着经营,收入分文不取,成立范氏义庄资助范氏远祖的后代子孙义口粮,婚丧、嫁娶之用。

三年后,范仲淹调往青州,不堪重负的身体开始发出了最后的警告。范仲淹请求前往颍州(今安徽阜阳)

皇佑四年(公元1052)64岁的范仲淹坚持带病赶往颍州行至徐州,与世长辞

王安石说范仲淹是:一世之师,由初起终,名节无疵。”

朱熹说: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这些评价高?

不高,因为这世间最好的评价,他都担得起。

只因他是范仲淹。

备注:范仲淹改回本来的名字,有记载是在天圣六年-1028年,范仲淹服母丧后才更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