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点|人才落户松绑,并不意味着房地产调控态度逆转

 昵称70992978 2021-03-04

政治局会议对“房住不炒”定位的重申以及落户政策的全面开放,实际上是与市场经济主体的预期相中和,以防止房价在短期内出现大幅波动。

——盘和林

近日,全国多地实施人才落后松绑政策,各地“抢人大战”再次升级。

事实上,早在2018年,人才落户政策已经呈遍地开花之势,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如今这一把“火”又延续至2019年。

4月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明确要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全面放开落户。

4月18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发文指出,毕业三年内已婚大学生购买安居房房价为市价一半;4月21日,浙江宁波推出人才新政,指明高层次人才购房最高补贴60万……据中原地产研究报告统计,2019年,已经有超过50个城市推出人才引进与落户政策。

不过,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人才落户政策的全面开放并不意味着国家对房地产宏观调控态度的逆转,“房住不炒”仍是当前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战略基调。对于房地产而言,如今人才落户政策全年放开,在“稳需求、稳房价、稳经济”层面具有更加积极的意义,符合“稳楼市”的基调,与“房住不炒”政策并不违背。

从房地产开发、销售、土地市场表现看,2019年第一季度,房地产市场迎来了开年“小阳春”,一二线城市房价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扬。因此,在笔者看来,政治局会议对“房住不炒”定位的重申以及落户政策的全面开放,实际上是与市场经济主体的预期相中和,以防止房价在短期内出现大幅波动。

事实上,这不仅对房地产市场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对于国民经济而言,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以及经济结构的平稳过渡,也需要一个稳定的支撑,在当前阶段,房地产不得不承担起这个重任。

当然,之所以要全面放开“人才落户”,其中一个重要的背景是,房地产市场库存总量略有上升,库存情况呈现地区分化。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市场需求动力弥减,供求结构性区域性矛盾深化。所谓短期看政策,长期看人口,人才落户政策可以实现“人钱地”挂钩的城镇化,不仅有利于补充需求动力,更重要的是,城镇化带来的土地释放,有利于打破城乡土地市场的界限,建立统一的土地市场,这是深化供给侧调控的关键性步骤。

2019年第一季度,房地产市场的回暖带来了楼面地价的水涨船高,同时,土地市场外扩的趋势更加明显,北上广深以及二线城市如成都、杭州、常州等多地一季度成交的地块中,远郊成交量比重明显提升,房地产以及城市自身外扩发展,对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的需求,与人才落户政策带来土地地域松绑不谋而合。

此外,人才落户政策带来人才的流动所释放出的土地空间,为房地产市场发展转型提供了可能性。

近两年,为保证居民“住有所居”,国家及地方供给侧调控不乏土地方面的政策,例如,北京、深圳、武汉等很多城市都设立了公租房、集体用地租赁房、共有产权房、定向安置房政策性住房目标,企业方面设立竞自持比例,目的都是为了保证租赁市场的发展。而人才落户政策所释放的土地空间,为租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的发展创立空间,并且活跃了市场,有利于建立租购并举的长效住房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住房消费具有居住属性,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住房消费通常都将会是一次性消费,也就是说,人才落户政策给房地产市场带来的需求红利将会呈现边际递减的倾向,不会形成对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持续支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住房向居住属性的回归。

不过,在人才落户的热潮期内,很可能在短时间内使得某一市场涌入大量需求,需求通道的拥堵或将会引致房价的上调,这显然与政策初衷相违背。因此,笔者认为,这里必须处理的一个问题就是人才流动的流量与流速问题,如何做到人口流动与供给改革相匹配,实现房地产市场机构性调整的逐步过渡,将是“一城一策”和“人才落户”政策背景下,地方责任主体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以防人才落户“药到病未除”。

(作者盘和林系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系地产深度报道专栏作家,以上仅代表个人意见,不代表本报观点)

编辑 沈玉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