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喜迎元宵佳节:当代书画家范扬作品赏析

 泊木沐 2021-03-04

范扬,陕西礼泉人。天津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和中国国家画院首届人物画精英班,长期从事中国画人物创作和研究。美术作品曾参加全国第八、九、十、十二届美展,第七、八、十、十一届全军美展,全军优秀作品展,第四、六届全国中国工笔画大展,第六、七、九届中国体育美展,全国首届“草原情”中国画作品提名展,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十次新人新作展,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美术作品展,2009年中国百家金陵画展,建党90周年天津市美展金奖。《观海图》被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悬挂,《高原情》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曾赴美、英、日、韩等国进行学术交流、作品展览,许多作品被其专业机构收藏。在《人民日报》、《美术》、《美术观察》、《书与画》等报刊上发表美术作品及理论性文章400多幅(篇)。出版有《范扬画集》、《范扬小品集》等多部画册。

《高原父子》104×74cm 创作年代:2005年

写意气象 内美深求

——天津画院院长、著名画家范扬及其佛教人物画

文/上官爵文

中国佛教发展史比较悠久,自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土以来,佛教中的人物形象便开始出现在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中,其创作数量和形制也伴随着宗教的发展状况而起伏,由此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传世佳作。在天津画院副院长、当代著名画家范扬的笔下,佛教人物被他作为重要的创作题材和意象载体,经他多年的深入研究和探讨,被传神写照,表现得活灵活现,生动地传递出一种具有自我特色的艺术之美,蕴藉着简和深远的人文精神,令世人瞩目赞赏。

《扎西和他的孙女》67×67cm 创作年代:2016年

范扬的人物画创作,题材广,理念新,带着严谨的治学态度踏实而为,循序提升。他画佛教人物一贯采取“内向深入”的研讨修为和笔墨实践,如剥竹笋,层层深入,从外在美深及内美,总体上形成了自己的写意风貌,高古出新,要言不烦,简括有力,大巧若拙,极为注重人物气象的揭发,在意象形似的基础上向着灌注生气、摄神取气、写气充盈的审美高层面一再提升,境界持续提高。尤为难得的是,其意境营造和主题表达极为用心,在与时俱进的审美思维和笔墨当随时代的创作考虑下,范扬又力求时代性艺术文本的呈现,对“成教化,助人伦”的艺术功能论别有一种个体性的独到感知,最终使其画作反映出一种现代人的精神情状,在学术探索上取得可喜的成果。许多精品佳作就证实了这一点。

《守望家园》68×68cm 创作年代:2015年

范扬的人物画创作重视接地气,在画接地气从而艺贯生气的艺术之路上富有斩获和心得体会。他画佛教人物,更不例外。长期以来,他坚持不懈地深入生活,不辞偏远,不顾辛劳,游走于大江南北、国内外的名寺宝刹,如天津大悲院、敦煌千佛洞、吴哥窟、布达拉宫以及西藏各大寺院等地,并与许多僧人结为好友,由此生活采风,历经周到细致的体察,或对着现实生活中的僧侣人物现场而画,或认真观摩佛教壁画、石窟等遗迹,使他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素材。不仅如此,范扬对历代名家佛教题材之传世的国画经典范作多有研读,并从中汲取到一些有益于其创作的元素。如此以来,范扬沿着临摹、写生与创作三位一体的从艺之道努力而为,日益收获,为他下笔时能够紧紧抓住诸多僧侣形象的形神特征和独特体貌做了扎实而有效的铺垫。

《佛光》68×68cm 创作年代:2013年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范扬本人虽不信佛,但对佛教文化别有感知,对佛教思想之于时代、社会、人生的积极意义精心探讨,对于古往今来佛教界高僧大德的人格魅力、道学修为比较仰慕。为了修养的扩充,基于创作的需要,范扬涉猎了诸多佛教典籍,翻读静悟,体会佛经义理,尤其对偈语研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对佛教经义与偈语诗的内在关系悉心探究,对偈语诗议论化、理趣化的表现手法以及使人悟到道理、升华情操的功用与深美蕴藉多方揣摩,进而从中提炼画意,形诸笔墨,做到引偈语入画。

《卓玛》68×68cm 创作年代:2013年

这就使其擅长的高度形象的佛教人物画写意艺术之图式文本,成为佛教哲思义理的一种有意味的注解;这也表明,范扬的此类题材画作具备丰实的文化内蕴,从中可抽绎出些许人生启迪。比如,他画《面壁图》,以高僧誓发宏愿修性坐禅的典故入画,灵活运用一种精到的从书法艺术之骨法用笔中演练、转换而来的精到线条,塑造了坚毅静处、坐忘红尘的高僧形象,惜墨如金,简约传神,言简意赅地表达了一种为达目的坚持不懈、誓不罢休的可贵精神。

《面壁图》50×50cm

范扬的佛教人物画,体现出创作类型的多样性。他作画讲究胸有成竹,每经深思熟虑方下笔,对于僧侣人物的造型、结构、体征等已然烂熟于心,故而写意生发,能够触类旁通,所刻画的对象可具体分成诸多种类,多个系列,有十八红衣罗汉,藏传佛教僧侣;有怀素之类的艺术名僧;有年长高僧,享有盛誉;有懵懂小和尚,名不见经传;有古代僧侣,有当今僧人。从意象姿态上来看,有的静处悟禅,有的闲游漫步,有的打坐念经,有的挥毫泼墨,有的站立远瞻,有的俯身饮水----等等不一,多姿多态,别有一种耐人寻味的写意气象。

《鸿运当头》68×68cm 2015年

范扬的佛教人物画系列,在意象布白与组合方面也体现出一种拓展性的学术创意。为使画面更具层次感,更有精神氛围,更有效地传达主题内涵,他在人物画与山水画之间实现内在打通,将佛界僧侣形象既已刻画得栩栩如生,又置于简古幽静、高山流水式的环境之中,或添以幽冥光影,或敷用神秘色彩,于是衬托出人物意象的身份、性情乃至心理情绪,并拓宽了其画作的格局。

《秋寒》68×68cm

可见,范扬对于佛教人物形象的塑造,绝非停留于笔墨、技法、形式的表面,而是有由外向内,技进乎道,旨在神气兼得、气象写出,于美学层面和学术高度上见出境界,见出一种精神、品德的感召力,传递出一种扎根生活、贴近群众、阐发美德、弘扬正气、向社会传递正能量的责任感。可以说, 其个性化的图式文本显示出一种精湛的写意艺术造诣,有修养,有积淀,有创新,有品位,有内涵。我们坚信拥有创作实力和从艺优势的范扬,今后在他踏实进取向着更高审美目标前行的过程中会取得更大的艺术成果!

《虔》68×68cm

《转经》68×68cm 2016年

《虔诚》68×68cm 2016年

《天界子民》 68×50cm 2016年

《伙伴》68×68cm 创作年代:2011年

《母子》68×68cm 2016年

《甘南印象》之一 136×68cm

《甘南印象》之五 136×68cm

《甘南印象》之五 局部1

《甘南印象》之六 136×68cm 创作年代:2011.1

《甘南印象》之九 136×68cm 创作年代:2011.2

《甘南印象》之九 局部1

《甘南印象》之十一 136×68cm 创作年代:2011年

《红云》

红云局部1

红云局部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