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衰患者人数呈持续升高趋势,发生恶化要积极科 学应对

 关东一夫2q6104 2021-03-04
光明日报客户端
2021/03/04 16:15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其5年死亡率甚至高于某些恶性肿瘤。

据统计,心衰在全球范围内影响超过6000万人,是65岁以上患者住院的第一大原因。我国35岁以上的成人中,约有890万的心衰患者,随着心血管疾病整体生存期改善,心衰的患者人数呈持续升高趋势。即使接受现有疗法治疗,仍然有很多心衰患者发生恶化事件,导致反复住院甚至死亡。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力衰竭中心主任张健介绍说,目前心衰的治疗可以分几个部分:一是预防心衰的发生。心衰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对于这些危险因素的积极治疗,可预防患者发展成为心衰。二是患者已经出现心衰,有了心衰的症状,例如心脏变大,心脏的射血分数降低,出现气短、晚上不能躺平、水肿等,在这样的情况下,针对心衰的标准治疗就包括ACEI的使用,也就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使用,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诺欣妥的使用,以及患者在病情加重时利尿剂的使用。三是终末期治疗,也就是患者没有好好用药,治疗效果不好了,此时除了继续用药维护,让患者在疾病状态下保持较好的生活状态外,还可以给患者安装人工心脏,或者进行心脏移植。四是患者心衰症状缓解后回到家里,对患者进行管理及患者的自我管理,以预防心衰进一步加重、反复。

张健表示,心衰是一个很多疾病所导致的结果,可以是冠心病、糖尿病、心肌炎等引起来的,也可以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或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的,甚至做化疗或放疗,也有可能导致损伤,进而导致心功能衰竭。但导致心衰的共同机制,就是患者由于一氧化氮生成及活性受损,鸟苷酸环化酶不能被充分激活,从而导致心脏和血管的功能异常,因此,需要全新作用机制的药物来改善它。日前,拜耳与默沙东联合开发的鸟苷酸环化酶(sGC)激动剂维立西呱在美国获批,用于治疗经历心力衰竭恶化事件后射血分数低于45%的症状性慢性心力衰竭。张健表示,这个新药让我们增加了一个针对心衰治疗的有力武器。据了解,这是首个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GC)直接刺激剂,它可有效恢复特殊通路NO-sGC-cGMP的功能,有望为心衰恶化患者带来进一步获益。张健强调,发生心衰恶化,一定要积极科学应对,否则可能危及生命。如出现稍微活动就心慌、胸闷、倍感疲倦、气喘严重、平卧后咳嗽气喘、尿量减少、脚踝下肢肿胀等症状,要引起重视,这些有可能是心衰恶化的前兆,有必要及时就医。

此外,张健提醒广大心衰患者,在新的疾病状态下,仍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由于该病的特殊性,在液体摄入方面需要控制,包括汤、粥、奶、饮料、水等液体以及多汁的水果,虽然可以吃,但不要多;也可以喝茶喝咖啡,但不要浓,因为浓茶、浓咖啡都会导致心律失常。同时,要保证营养均衡,且运动不能过量。因为过度运动,会增加心脏负担,建议心衰患者散散步,做做力所能及的轻活动就好,千万不要参加竞技活动。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田雅婷)

内容来自光明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