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民工春节返乡,为夫看病为儿成家多年只身打工

 乙图yiphotos 2021-03-04

编者按:春运期间,乙图将陆续刊发系列春运图片,如果也你在回家路上,欢迎拍摄春运回家路上的故事发给我们!当然我们也欢迎别样 的春节故事(年夜饭,特色民俗等)。我们的邮箱是:xawbsyb@163.com

回家回家》之三


53岁的袁道荣来自大别山金寨县农村,为了给丈夫看病,只身外出打工。春节前,袁道荣回到家中,远远地喊了一句“回来了”,这一年的辛苦,和对丈夫的牵挂,化成微笑,让丈夫倍感温暖。图为回到家中的袁道荣帮丈夫擦去身上的灰尘。


初见袁道荣,是在安徽省合肥市清溪路上的一个工棚里。


不到10平的空间,袁道荣与另外三位工友共同居住。昏暗的房间里,袁道荣正低着头削着红薯。她说,这些红薯都是工友在老家常吃的,只要工地上的活不忙,他们都会选择自己做饭。工地上的食堂一顿饭要10块钱,而一天的工钱也就100多元,能够多节省一些,袁道荣绝不浪费。


吃完晚饭,收拾好碗筷,就到了袁道荣和工友们一天最放松的时刻。他们聚在一起看看电视,打发时间。这台17寸彩色电视是工友从二手市场上买回来的,小小的电视机成为他们了解外界变化的重要工具。电视里正放着《小丈夫》。与袁道荣同住的一对夫妻看得津津有味,时而发出大笑,而她却一直沉默着,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看完电视,袁道荣和工友们各自洗漱,回到自己床上准备休息。因为工地住宿简陋,房间之间也没有专门的隔间,袁道荣与同乡夫妻,挤在同一屋檐下。每当睡觉时,袁道荣都会把床头的布帘放下来,拉得紧紧的,仿佛要将自己的空间独立开来。也就是在这个间隙,她躺在床上,想想远方的家人。


提起丈夫,袁道荣心里有些发酸。十多年前,一场车祸意外,让本来幸福的一家人陷入困境。丈夫骑摩托车摔伤后,一直身患病疾,但是为了维持日常生活,尤其是想着给儿子多攒点钱娶媳妇,还坚持着外出务工。图为回家前,工地上打工的袁道荣,因为没什么手艺,只能做杂工。

然而,长期过度劳累,反倒加重了丈夫的病情,最终拄上了拐杖,只能闲置在家中。家里的经济重担也随之转移到了袁道荣的身上。这些年,袁道荣靠着老乡的照顾,只身辗转在各个工地之间,微薄的收入几乎全部用在了丈夫的药费和还债。图为正在工地上做杂货的袁道荣,这样的工作可以让她一天挣到到100多元的收入。

图为袁道荣做杂工时,一根木刺扎到了手上。


袁道荣唯一的儿子,今年已经快满30岁了。儿子高中毕业后,就离开老家,出去打工了。丈夫在老家有手机,还能和孩子保持联系。因为不识字,袁道荣一直没有手机,每年只有过年期间和孩子见上一面。平日里遇上急事,袁道荣只能找工友借手机用一下。儿子和女友恋爱很多年,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但是因为家境贫寒,女方的家人一直没有答应这门亲事,儿子的感情问题就此一直拖着。


回老家过年的前一天,袁道荣决定和工友一起去超市采购点年货。除了瓜子、饮料、春联、糖外,买一件新衣服是她期待很久的。身上穿着的黑色袄子就是去年在同一个店铺买的,她见到店员姑娘,还反复强调着这点,期待店家能多一些优惠。工友在一旁建议她买一身红色的棉袄穿,袁道荣微笑着直摇头,一边说道:“我年纪大了,穿红色太打眼。”一边试起了一件浅蓝色的羽绒服。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袁道荣已经同清早需要工作的工友们一同起床了。因为工种的不同,工友们回家的时间也不一致。等工友们去工地干活后,袁道荣收拾好行李匆匆上路,怕晚了赶不上火车。袁道荣的老家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白塔畈乡刘冲村,从合肥南站出发,乘坐发往金寨县城的动车,只要一个小时。下车后,还有走17公里的山路。袁道荣打工的合肥离家并不远,但回家却等了一年时间。


抵达金寨县城火车站,袁道荣再转班车开到村口,然后自己一路走回家。


到了家门口,袁道荣远远地喊了一句“回来了”,丈夫拄着拐杖迎了出来。袁道荣脸上露出了未曾见过的神情,满脸的笑容,说话声音也比之前提高了很多。此刻一年的打工辛苦,早已经忘记。


回家后,袁道荣开始询问丈夫的病情。


为了儿子能够早点结婚,袁道荣和丈夫已经借了10几万的外债,在老家盖了新房,这些钱至今都没能还完,丈夫的医疗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袁道荣把从合肥带回来的福字贴在门上,仿佛想要赶紧过渡到新的一年。


图为袁道荣和丈夫为儿子准备的婚房,是家里装修最漂亮的房间。


回到家中,袁道荣又开始忙碌起来,等待儿子回来过年。图为袁道荣正在收拾自家的菜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