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伙将不起眼的家乡舌尖小吃带进城,日入过万买车买房,你别看不上

 乙图yiphotos 2021-03-04

春节转眼过去,阳光灿烂,一股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人们在饱尝了妈妈做的饭菜,重温家乡的口味后,开始踏上返程,新一年的工作也开始了。随着故乡的远去,家乡的味道逐渐变成记忆。

不过,中国人善于用食物来缩短他乡与故乡的距离。于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带着家乡的味道,远离农村到城市打拼,依靠不起眼的家乡舌尖上小吃,积累了一批吃货粉丝,在城里买车买房。在安徽合肥罍街罍+村,就有这么一群人。图为罍+村每天云集着很多吃货粉丝。

     

罍+村是一个极具安徽特色和合肥村落文化的民俗小吃集中地,漫步罍+村内,传统的老味道,老式农具、复古家居、七八十年代的家庭场景,地道的老合肥味道肆意流淌。上午10点,罍+村已经逐渐开始忙碌起来。春节刚过,很多返城的人们家中还没开锅,于是,罍+村成了他们最佳去处,在这里还能寻到熟悉的家乡味道。图为夜幕降临,小吃村的热闹进入高峰。

在罍+村阜阳粉鸡铺子里,31岁的苏文强正忙着加工粉鸡(一种阜阳小吃)和格拉条,锅里已经热气腾腾。苏文强麻利地将粉鸡倒入锅中,时而搅动着,同时从另外一口锅中捞出几分钟前下的格拉条,浇上汤汁和配料。

旁边,一个小伙子已经等候多时,不停地朝他这边张望。这是苏文强今天开门后的第一个顾客,一大早从十几公里外的滨湖赶过来,就是为了吃他做的粉鸡和格拉条。图为几个女孩在吃格拉条和其他小吃。

苏文强端上格拉条后,小伙便急匆匆吃起来,就像饿了很多天一样。小伙说,他是阜阳人,这个春节没能回家,早就想着吃一碗家乡的粉鸡和格拉条了。“春节这几天这里不营业,今天起床后就打车过来了。这个味道很正宗。”

 苏文强也是阜阳人,从小就吃惯了家乡的粉鸡和格拉条。来城里打工已有十年之久,工作之余总想回味家乡特色粉鸡和格拉条,可是跑遍了整个合肥,也没能吃到一份地道的阜阳粉鸡,这让他十分扫兴。

既然吃不到,那就自己做!苏文强跑回老家找亲戚学习,随后又找当地大厨学习,终于把粉鸡做得原汁原味。四年多前,苏文强带着家乡的小吃,重新回到合肥,将自己的店铺开张。

不过很快,一盆凉水泼来,刚开业期间,少有顾客问津,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很多人劝他放弃。但靠着正宗的味道,坚持了半年,终于从亏损到平衡,平衡到盈利。回头客加尝新的顾客,两碗、四碗、八碗……尤其是进了罍+村后,生意越发好起来。

“思乡的人多,我们家的小吃味道正宗!”苏文强说他这里经常会有从十几公里外过来吃粉鸡和格拉条的老乡,最远二十多公里。说起收入,苏文强有点不好意思,说这几年除了满足一家五口在城里的开支外,买了一辆车,还剩下几十万,准备最近在城里买一套房子。图为三个家庭集体过来吃小吃。

与苏文强相比, 41岁的张志坤做小吃的时间要长很多。张志坤来自亳州,他从父辈做汤圆一直延续至今,初期20世纪末在蚌埠父亲的汤圆馆里学习,耳濡目染,后来自己研发创新六味桂花汤圆。张志坤最初在步行街摆摊做汤圆,在合肥街头,提起他做的六味汤圆,很多人都知道。

精打细算,亲力亲为,是多数夫妻店铺的特色,张志坤夫妻也不例外。他说,做小吃很辛苦,每天晚上都是十一点才睡觉,早晨四五点钟就起床忙碌。经过几年打拼,如今两口子在合肥买了一套90平米左右的房子,成了一个真正的城里人。

在罍+村除了苏文强的粉鸡铺和张志坤的六味汤圆外,还有很多来自各地的小吃:朱步强的一根面,杭启云的叫花鸡,张衡的庄墓圆子,范宏的三河米饺……各地的“味道”穿插在村中,不紧不慢,缓缓叙出。人们对食物的感情多半是思乡,是怀旧,在小吃集聚的罍+村里,很多人找到了童年的味道。图为一个孩子在品尝臭豆腐。

44岁的杭启云做叫花鸡只有三年时间,却成了村里最火的小吃,最多时,一天卖掉近600只鸡,收入近2万元。杭启云说,她的叫花鸡做法是自己琢磨出来的,为了符合城里人食品安全要求,外面用的不是泥巴,而是面粉。

42岁的张衡和丈夫孟杰来自安徽长丰庄墓镇,她的店铺主要是卖庄墓圆子,这种圆子在当地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目前一个月有一万多的收入。

51岁的范宏做的是家乡小吃三河米饺。这种米饺发源于太平天国时期,老范做米饺已经十几年时间,最多一天卖掉一千多个。

40岁的朱步强来自安徽砀山县,年轻时跟随师傅走南闯北学做各种菜品,后来来到山西太原,钟爱上山西面食,一直坚持到现在,已经有23年。他的店铺主卖一根面,一个月的毛收入有好几万。

26岁的范孝军来自安徽宿州,自己做白案有好几年时间。卖的是合肥特色:庐州汤包,虽然只有几个月时间,却因味道正宗,生意火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