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子患癌,退伍老兵高空作业一天挣300元,却依然无力救孩子

 乙图yiphotos 2021-03-04

时至酷暑,火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在河南省漯河市太行山路一处建筑工地,34岁的赵利伟正站在吊篮上做外墙粉刷和喷漆,他的全身早已汗透。从今年4月份复工以来,赵利伟每天早上六点准时起床,驾驶摩托车行20多公里来到工地干活。傍晚7时许,他已经在工地上工作了10小时以上。而此刻,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里,他3岁的儿子赵城鑫还在等钱救命。图为工地上挥汗如雨的赵利伟。

2019年11月份,赵利伟儿子赵城鑫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如今小城鑫已经坚强地扛过了第六次化疗,后期孩子还需做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一家人却迟迟凑不够孩子的移植费。图为病床上的赵城鑫。

为了挣钱,赵利伟将儿子丢给妻子田亚南照顾,来到工地找了份工作。“一平米能挣3块多,一天能挣300左右。”赵利伟介绍说。图为赵利伟和同事在高空作业。

赵利伟来自河南省西华县农村,一家人以务农为生。赵利伟从小就有一个军人梦,2002年12月,赵利伟报名参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赵利伟服役两年屡获表彰,还被评为优秀士兵。由于家中父母突然身体不好,赵利伟在“忠”与“孝”之间选择了“孝”,本可留在部队发展的赵利伟在2004年12月选择退伍回了老家,一边照顾父母一边打工挣钱。图为当兵时,赵利伟(右一)和战友们。

2012年,赵利伟经人介绍与邻村的田亚男喜结连理,次年生下女儿赵若晴,4年后儿子赵城鑫出生。有儿有女让小家庭充满着欢乐,小夫妻也为了理想生活而不停打拼着。然而这样平淡的幸福并未长久,就被儿子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病打破。图为赵利伟夫妻和两个孩子。

2019年11月16日,赵城鑫在玩耍中突然无故哭闹,面色发黄、额头发烫,吃了退烧药也没有好转。赵利伟夫妻赶紧带儿子去了漯河市人民医院检查。经过抽血化验,医生说是白血病,建议去省城大医院做治疗。赵利伟夫妻不敢耽搁,连夜带孩子来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过抽血、骨穿、腰穿等一系列检查,最终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B系。图为赵利伟妻子在照顾孩子。

“孩子情况危急,白细胞较高,必须尽快做强化疗。后期建议尽快做骨髓移植。”一纸诊断书犹如当头一棒把一家人击懵,妻子田亚南直接瘫坐在医院的走廊上痛哭:“孩子从生下来身体十分健康,平常懂事活泼,马上就该上幼儿园了,咋会突然得这样的病啊。”图为病房里,赵城鑫紧紧握着妈妈的手。

救孩子要紧,夫妻俩顾不上伤心,将女儿交由爷爷奶奶看管,给儿子办理了住院手续。由于小城鑫年幼血管较细,有时需扎几次才被置上针管,手臂也被扎得青一块紫一块,每天输液都要十几个小时,此外还要面对各种抽血做检查,赵利伟看着虚弱的儿子饱受病痛折磨心疼不已,“要能替儿子那该多好。”图为赵利伟妻子在照顾孩子。

小城鑫的治疗费用很昂贵,虽然新农合可以报销一部分,但是短短几个月就花光了家里仅有的十几万元,之后他们又向亲戚朋友借了近十万,才勉强让孩子维持治疗。如今小城鑫已经结束了六个疗程化的疗,亟待移植,医生建议让准备费用给孩子尽早移植,别错过了最佳时机。单面对巨额的移植费用,赵利伟整日失眠,家里值钱东西都变卖了,去哪能凑够几十万呢?图为病床上的赵城鑫。

家中爷爷奶奶得知孙子久病不愈,整日以泪洗面、茶饭不思,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为给孙子省些治疗费,平日里更是节衣缩食。赵利伟夫妻更不愿儿子弱小的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图为赵利伟每顿饭都很省,填饱肚子就行。

为了给儿子筹集移植费,赵利伟一边低头四处借钱,一边打听哪里干活工资高,这才经过朋友介绍来到了离家几十里的漯河市一家建筑工地从事高空作业,每日加班加点地干活。赵利伟干活期间为了省钱,常常一碗面就草草了事。“虽然工种危险,但一天能挣300元左右。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我用血性保证,再苦再累都不怕,绝对不会放弃儿子。”图为在吊篮上作业的赵利伟。(孙鹏辉)原创作品,严禁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