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去年批发价还5元,今年大跌到1元,老农:为啥冬枣行情说变就变?

 三农小毛 2021-03-04

文/农夫也疯狂

俗话说“日食三颗枣,百岁不显老。”枣子在我国栽种的历史相当悠久了,也是很受欢迎的一种水果了,其不仅可以生吃,晒干以后还能当零食,或者是用来煲汤吃,甜甜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受到了不少人的喜欢。在过去一般都是在夏季的时候才有新鲜的枣子吃,而近些年交通便利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不少地区也开始种植冬枣了,所以在十月份的时候也一样能吃到新鲜的枣子。

对于喜欢吃枣子的便宜来说,这真的是很幸福的一件事。不过前些年冬枣的价格可一直不低,在去年的时候批发价都要5元左右一斤,还是供不应求,水果店、超市的零售价都要八九块一斤。可是到了今年却一下暴跌到了一元一斤了,在地头的收购价就更低了,有些都已经低到几毛钱一斤了。往年10块钱可能只能买一斤,而今年10块钱可以买一大袋子了。冬枣的价格从5元钱一斤暴跌到1元,甚至更低,很多的果农们也是搞不明白:为何冬枣的行情说变就变了呢?

很显然,冬枣的价格如此低,果农们是不挣钱的。本来指望着卖掉冬枣,这样过年买年货的钱有着落了,然而行情一下子就变了。今年的冬枣不仅价格低了很多,而且收购商也少了很多,来收购的果商还在拼命压价,果农们实在太苦了。但是如果不卖掉,在树上就会烂掉,为了减少损失,明知亏本,也知道果商在压价,也只好低价出售,只要能卖出去比啥都要强。

至于今年的冬枣价格大跌,笔者分析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是种植规模大了,冬枣的产量增加了。在前些年的时候,冬枣的行情一直不错,年年都是供不应求。而好些果农看到了冬枣行情好,所以开始大量种植。枣子树挂果是很早的,一般嫁接的2-3年就结果了。而且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所以冬枣的产量相比以往要高出很多。市场上冬枣供过于求了,其价格也就会下跌。而价格跌了,那利润就低一些了,果商也就不愿意去收购了。

第二个是国内的销售方式比较单一。在过去果农种植冬枣一般有两种销售方式,一般好一些的都是让果商收购去了,而一些品质差一点的就价格低一点在周边的一些农村、小县城销售出去了。但是今年好些地方都已经禁止电动车进城了,并且也不允许进城售卖。可是今年冬枣的产量本来就大,收购商也少了,并且还不允许进城售卖了。只能是依靠收购商来收购,这也是价格低冬枣也愁卖的原因。毕竟一个收购商的量就这么大,不可能他们都能消耗得掉。

第三个原因就是一些果农提前采收了。其实这个不能怨果农,主要还是收购商。因为收购商想要提前上市,这样就能卖高价了。而果农是有人来收购了,那价格也不低肯定要卖。但是果农、收购商和消费者这却是一个闭环。提前上市的冬枣还没有完全成熟,口感和品质肯定要差一些。这些不好的冬枣被消费者买去之后,感觉不好吃,他们下次也就不愿意购买了。同时还有一些经销商以一些不知名的冬枣来冒充优质冬枣,或者是为了增加冬枣的甜度和提升卖相,用药水来浸泡冬枣。这些行为同样会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让他们对冬枣不再有好感了。

市场行情就是如此,物以稀为贵。就像今年的猪肉价格一样,生猪数量不足了,价格不断上涨。而冬枣的产能过剩了,供过于求了,其价格也就下跌了。不过,冬枣在产地价格便宜,在终端市场的售价也不低哦。你家乡今年的冬枣多少钱一斤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