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弗洛伊德理论和精神分析技术中的自我》第一课 第2、3节

 无意识研究 2021-03-04

《弗洛伊德理论和精神分析技术中的自我》拉康第二个研讨班

第一课 心理学和元心理学

【译者注】下面的内容,拉康辛辣地对自我心理学(一种精神分析的普通心理学理论)开炮,同时,试图在弗洛伊德发现的无意识根基基础上,深化他为何晚年提出新的元心理学的理论造成的基本问题,这将伴随这一年研讨班的主线。

第2节

不要让这个给你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要开始传播说“我就是个他人”【目前已经被广泛传播了,哈哈。】 - 它不会给任何人留下印象,相信我吧!更重要的是,它还没有任何的意义。因为,首先,你们必须知道另一种意思。这个他人- 不要把这个术语作为漱口水丢掉。我们的一位同事,我们的前同事,曾经与《当今时代》LesTemps Modernes,即一种存在主义杂志巴结在一起,,告诉我们说,就好像这是个新闻一样,为了让某人被分析,他必须能够设想·'我是个他人'。一个真正聪明的亚力克,那一个。我们应该去问他,你的他人是什么意思呢? - 他的同伴,他的邻居。他的理想的我,一个洗脸盆吗?这些都是其他的东西【因为autre可以指他人,也可以其他的东西,所以拉康这么讽刺地讲。】。

无意识完全避开了人们认为自己是自我的那种确定性的环路。

在这个领域之外有一些东西可以像“主语我”一样来说话。这使得这一权利通过以“我”来讲话进到世界而显现出来。在分析中,这正是由自我的领域最容易让人误解的东西。我认为这就是弗洛伊德教给我们关于无意识的内容可以充分发挥其重要性和轮廓的那种登记。他通过称之为无意识来表达这一点的事实导致他在形容词adjecto中引发了真正的矛盾。谈到无意识的想法 - 他自己说,sit venia verbo【德语:“请原谅我这样来讲”,这是《释梦》中弗洛伊德自己对这样的使用所表达的不满。-译者注】,并且他不断为此道歉。从沟通的角度来看这一切都非常的麻烦,。在他开始写作时,他被迫从这样一种观念开始,即属于自我秩序的东西也是属于意识的范畴。但这是不确定的。如果他这么说的话,正是由于哲学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当时假设了自我 - 意识。但弗洛伊德的工作进展得越多,他发现越难找到东西去界定意识。而且他必须承认它最终是无法被界定的。在一个与自我不同的辩证法中,一切都越来越有条理。最后,弗洛伊德以失败为终而放弃了这个游戏 - 必定是这样的,他说,这里的条件超出了我们所掌握的,未来将告诉我们这些会是什么。

今年,我们将尝试了解我们如何最终在弗洛伊德的功能化之中来找到意识。与弗洛伊德一起,一种新的视角突然出现,彻底改变了主体性的研究,并准确地表明主体不能与个体相混淆。这种区别,我首先在主观的平面上来向你们展示的东西也可以把握主体的平面 -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可能是最具决定性的一步。如果我们从行为主义者的角度考虑到他们在人类动物中客观地发现的东西。在作为有机体的个体中,我们注意到一定数量的运动、策略和关系的属性。从这种行为的组织中,我们推断出个体为了获得被确定为他的目标的那些东西能够走迂回的路的可变程度。这就是我们如何了解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的本质,如何衡量他的智力程度,以及如何实际上固着的水平、低水位的标记,借此来衡量完美度,或者用于衡量种族的分支。现在弗洛伊德的贡献是以下的内容 - 所讨论的主体的表现在任何意义上都不能局限在一个轴上,在这个轴上,它们如果越高,它们就会越多地与个体的智力、卓越、完美相混同。弗洛伊德告诉我们– 智力与这个主体毫无关系。主体并不在同一轴上,它是去中心的。这样的主体,作为主体运作着的,是一种适应自身的有机体之外的某种东西。

这是另一回事。对于那些有能力理解的人。它的整个行为说的不是“ - 轴”的东西,当我们将它视为个人的一个功能时,我们就可以把握它。也就是说,具有与个体的边界l'arétè individuelle.相关的特定数目的兴趣。我们将现在只局限于这个拓比学的隐喻 - 这个主体与个人有关。这就是我的另一种手段。在某些方面,它已经可以在笛卡尔的基本直觉的外围找到了。如果你在阅读笛卡尔时,摘掉牙医的眼镜,你会发现他向我们展示的某些智力游戏,尤其是欺骗上帝的那个。当人们运用自我的概念时,人们无法避免这样的含义,即沿线的某个地方发生了一场不当行为。最后,骗人的上帝是被拒绝的东西的重整ctopia.。大约在同一时间。在沙龙游戏中玩耍的那些轻浮的头脑中——有一些非常令人惊讶的事情从那里开始,有时某些娱乐活动有时会引发现象新的秩序——一个非常奇怪的家伙,他并不符合我们标准意义上的经典类型的观念。

La Rochefoucauld,给他起这样一个名字,突然之间,他自己出来告诉我们一些我们没想过的东西的特殊性,他称之为自爱。令人惊讶的是,这应该是如此令人愤慨的。他说的其实是什么东西呢?他甚至强调,即使是那些似乎最无私的活动也是出于对荣耀的关注 - 即使是充满激情的爱情或是最道德的行为,尽管是私下的。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他是说我们的行为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快乐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弗洛伊德的一切都会围绕它开展。如果这就是La Rochefoucauld所说的那一切,他本来只会重复从远古时代开始在学校里被教授的东西 - 从远古以来就没有任何东西。但是你可以看到自古以来在这个场合的观点,自苏格拉底以来,快乐一直是为了获取一个人的好处。无论我们怎么想,我们正在追求我们的快乐、寻求我们的好东西。唯一的问题是这种人类动物是否是这样的,像我们刚才那样来考虑行为。足够聪明,能够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它的好东西。

如果他明白这个好东西所在的地方。他获得了总是因此而产生的乐趣。边沁先生将这一理论推向了逻辑极端上。但是La Rochefoucauld让我们欣赏到了别的东西 - 通过考虑所谓的无私行为。我们认为我们摆脱了直接的快乐,正在寻求更高的利益,但是我们错了。这是新奇的,这不是一般的理论,去声称自我主义是所有人类活动的原因。这已经可以在圣托马斯的爱的物理理论中找到了 - 在爱情中,主体正在寻求自己的好处。

圣托马斯只是重复了几个世纪以来所说的话,实际上与某个威廉的圣阿莫尔观念相矛盾,后者认为爱必须不是在寻求自己的利益。在La Rochefoucauld那里,并不是因为对他来说,自爱是所有人类行为的基础,这是臭名昭著的,欺骗,不真实才是。有一种特定属于自我的享乐主义,这恰恰是诱惑着我们的东西,也就是说,它同时使我们对我们的直接的愉悦和我们可以从这种愉悦的优越性中获得的满足感而感到的沮丧。这里有一个平面的划分,这是第一次通过某个复视开始向我们开放的轮廓的开始,看起来像是平面上的真正划分。【同一对象,但是视野出现两个东西,称为复视,也就是说这里产生了不同的两个看法。】

这个概念属于与哲学家、道德主义传统平行的那种传统。 这些人不是专注于道德的人,而是将所谓的真理观引入道德行为或更多的观察中的人。这种传统导致了尼采的《道德谱系学》,这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消极的视角。 据此,人类的行为被欺骗了。 它进入了这个空洞,进入这个碗里头, 弗洛伊德的真相被倾倒出来了。毫无疑问,你被迷惑了。因为事实在于其他的地方。 弗洛伊德告诉我们它在哪里。然后什么爆发出来,伴随着随着雷霆的崩塌:是性本能,力比多。 但性本能是什么? 力比多?原初过程? 你认为你知道 - 我也是 -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像对这些具体为何都如此确定。你们应该仔细地来审视。 而这就是我们今年要做的事情。

第3节

我们今天走到哪里了呢?走到了一个理论上的嘈杂声,不同立场中显着的革命地点。为什么呢?首先,因为1920年后弗洛伊德的元心理学的著作被误读了,被弗洛伊德之后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那些无能的人,以一种疯狂的方式来予以阐释。

为什么弗洛伊德认为有必要引入这些新的所谓的结构化的元心理学的概念【1910-20年之间建构的】,我们现在称之为自我、超我和它我?因为,在他的发现的不快后果的经验中,一个转折点,一种真正的危机出现了。简而言之,这个新的我(Je),借此可以参与到对话中,但过了一会儿却拒绝回答。这种危机在“拓比学topique”的历史见证者的证词中得到了明确的体现。通常在弗洛伊德的英语著作中被称为“结构的”。

在最初分析启示的过程中,主体或多或少地奇迹般地恢复了,而且当我们阅读弗洛伊德的案例时,这种情况仍然很明显,他们那就像闪电掠过的解释和他们无休止的阐明。嗯,这是事实,它的工作越来越不好,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停滞不前了。这就是促使人们认为我所说的存在某种现实的原因,也就是说,存在着主体性,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根据特定的因果关系,特定的辩证法,后者从主体性转向主体性,并且这可能逃脱任何一种个体的条件。在我们由于个体的特殊性而称之为主体性的传统单位之中,发生了什么?什么正在关闭?什么在抵抗着?

正是在1920年,就在我刚刚提到的方向转变之后 - 分析技术的危机 - 弗洛伊德认为有必要引入他的新的元心理学的概念。如果有人读到弗洛伊德从1920年开始写的那些内容,你就会意识到这种必须克服的技术危机与这些新概念的制造之间存在着直接关系。但为此你们就必须阅读他的著作 - 以正确的顺序去阅读它们就更好了。《超越快乐原则》是在《集体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之前,以及在《自我和它我》之前所编写的,这一事实应该提出一些问题– 而且至今没有人询问过的问题。弗洛伊德从1920年开始引入的是附加的一些概念,这些概念当时是为了维持主体偏中心的原则所必备的。

但是,远没有得到应有的理解,反倒有一股热潮,就像孩子们放学一样 - 啊!我们漂亮的小自我又回来了!这下全都说得通了!我们现在又回到了普通心理学那美美锻造的道上了。如果这种普遍心理学不仅仅来自学校或心灵商店,而且更重要的是,每个人的心理都是如此,那怎能不欣喜若狂呢?能够再次认为自我是中心,这多么令人感到满意啊。我们看到它最新的表现形式是从池塘的另一边在有趣的洞穴中又来到我们这里。精神分析的小天使哈特曼先生向我们宣布了一个好消息,以便我们就可以安然入睡– 自主的自我的存在【哈特曼提出的概念】。自从弗洛伊德发现开始以来,这种自我一直被认为是冲突,即使它被定位为与现实相关的功能,但也从未被认为是作为现实那样的,是在悲剧中应被征服的事物,突然间给我们恢复成了一个中心的被设定的玩意儿啊。

在某个地方必须有一个自主的自我答案,这种主张是什么内在的必然性招致的呢?这种信念超越了主体的个体的天真性,它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是一种共通的疯狂,这不是全然的疯狂,因为它还属于信仰的秩序里头。显然,我们都倾向于相信我们是我们自己。但我们对此并不十分肯定,仔细看看吧。在许多非常具体的情况下,我们都对此表示过怀疑,而不只是那些经历过去人格化的人们才这样。因此,这种天真的信念并不仅仅是他们希望我们去回归的东西。它恰当地说是一种社会学的现象,它将分析作为一种技术,或者如果你愿意,作为一种仪式,作为在某种社会背景下确定的祭司职位。为什么要重新引入超越现实的自主的自我呢?根据个人的观点,仔细观察,这些自主的自我或多或少地是一样的。因此,我们又回到了一种充满理性的基础上,不仅个体的存在,而且有些存在比其他的要具备地更多些。

这就是或多或少地隐含地腐蚀人心的,所谓的强自我和弱自我的概念,这些概念通过对神经症的理解和对技术的处理提出了很多方式来解决问题。我们将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去考虑所有的这些。因此,今年我们将继续审视和评论弗洛伊德理论中的自我概念,我们将通过并行的研究其当前的一些用途来澄清它与弗洛伊德的发现和精神分析技术的关系,并且同观察到分析中某个个体与另一个人的关系的某种方式联系在一起。弗洛伊德的元心理学不是始于1920年。

它从一开始就在那里 - 看看弗洛伊德思想开始时的收藏的致Fliess的信件吧,那个时期的元心理学著作 - 并在Traumdeutung《释梦》末尾时再度呈现的。在1910年到1920年之间,在我们去年所引起的注意的基础上,你们已经充分见证过了。在1920年,可能被称为最后的元心理学的时期就开始了。在这个时期,《超越快乐原则》是主要文本,是关键的著作。这是最困难的。我们不会马上去解决所有的难题。但事实就是如此 - 弗洛伊德在详细阐述他的拓比模型[topique]之前首先制定了它。如果你们推迟去处理这个文本,或者你们认为你们已经领会了下一时期的著作,那么你所做的就只是最糟糕的错误。这就是大多数分析师在死亡本能(instinctde mort方面放弃挑战的方式。我想召集一些有意愿的人,例如Lefebvre-Pontalis,来对《超越快乐原则》加以细致的阅读。

1954年11月17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