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人说“学习成绩十名左右的学生最有出息”,究竟有没有道理?

 轶工坊 2021-03-05

经常有人说,在一个班级里,混得最好的不一定是考试第一第二的学生,考试成绩十名左右的学生,更容易出人头地,也最有出息。

确实,我们身边有不少相关案例。比如在某企业担任高级管理人员的陈某,其在中学阶段的成绩长期处于班级中上等,然而现在的收入比好几个考上985大学的高中同学都高;再比如某培训机构的创始人齐先生,中小学时期的成绩也不算顶尖,经常考班上十名左右,但现在拥有千万级别的资产,财富比很多考上名校的中学同学多。这些案例给人们一种印象:学习成绩十名左右的学生最有出息。
这种判断不是说没有道理,从发展潜力看,成绩十名左右的学生进步空间很大。根据“二八定律”(20%人群优秀,80%人群平庸),考试成绩十名左右,恰好属于五十人班级的前20%。这些孩子脑子不差,心理负担又不太重,通常也比较自信,更有机会取得很好的成绩。当他们走上社会,成为“黑马”的可能性非常大。
不过,“考试成绩十名左右”是一个很难判断的东西,它存在着三个巨大的缺陷。
首先,没有明确学校层级,班级人数和班级整体水平
通常来讲,小学排班上第十名是比较普通的学生;中学排班上第十名,说明成绩还算不错;大学排班上第十名,可能算是班上成绩好的优等生。同样的排名,在不同层级的学校,代表的意义不同。
班级的人数和班级整体水平,也影响着排名的意义。一个只有三十多人的“小班”,和一个有六七十人,甚至一百多人(高校)的“大班”,各班考全班十名左右的学生,完全不属于一类。另外,在普通中小学和重点中小学,排名十名左右的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存在较大差距的。在一些重点高中,班级十名左右的学生能考上985大学,而在一些普通高中,班级第一名的学生也不见得能考上一本。
其次,没有明确学生的努力程度
有些学生,平时学习用了五分力、六分力,成绩就排在班级十名左右;有些学生,在学习上花了十分力、十二分力,考试成绩才排在班级十名左右。这两类学生的发展潜力是不同的。轻轻松松考班级十名左右的学生,成长空间更大,他们有很好的智力基础和思维基础,只要稍加努力,成绩就会提升;而挑灯夜战才能考班级十名左右的学生,他们已经使上了全身的力气,他们的极限摆在那里,成长空间有限。
第三,学生们的学习成绩排名会不断发生变化
从大的时间段看,不同阶段,每位学生的学习成绩都发生着变化,小学成绩排班级十名左右的学生,上了初中、高中,成绩可能只排班级二三十名;从小的时间段看,这个学期的学习成绩是班级十名左右,下个学期考试成绩可能会大幅度滑坡,或大幅度上升。
学习成绩排名的变化,也与个体的努力程度有关。去年不努力,成绩排名靠后,今年努力了,成绩排名上升。所以,基本不存在成绩一直排班级十名左右的学生。
事实上,什么人有出息,什么人没出息,是一个很主观的判断。如果把一名每月拿五千元工资的优秀教师和一个每月挣十万的“包工头”相比,大家觉得哪个更有出息呢?
有些人以物质财富的多少评价个体,有些人以文化程度的高低评价个体,有些人以社会地位的高低评价个体。大家的评价标准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
应该说,每个行业都有有出息的人,也都有没出息的人;高学历的人不见得都有出息,低学历的人不见得都没有出息;社会地位高的人不一定都在做有益于社会的事,社会地位低的不一定都不做有益于社会的事。有没有出息,不能用物质财富衡量,它是一种内在的、不能言语的东西。
当然,大多数人说“学习成绩十名左右的学生最有出息”这句话,是想表达“成绩在班级处于中上游的学生发展前景会更好”的意思,“学习成绩十名左右的学生”泛指一类学生,不具体到个人。他们认为这类学生基础好,有弹性,比较有机会走向成功。不过因为没有大数据做支撑,该说法只能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没有参考价值。
成功有无数种,学习成绩第一的学生有他成功的方式;学习成绩垫底的学生,也有他的成功方式。大家成功的标准和路径不同,无法进行对比。其实,只要能为社会做贡献,只要个体在事业上有获得感,只要能感受到幸福,管别人说“有出息”还是“没出息”,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