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碑帖之争

 人在西京 2021-03-05

-----什么是碑?什么是帖?-----

碑,古代拴马的石桩,或者墓葬时系下棺材的穿孔的石板。后来经常在那个石板上刻字纪念死者,成为墓志。

标准的碑的形式包括碑首+碑身+趺座,碑首边缘一般雕有螭(也是龙子之一)首,碑身顶部的“穿”是用来穿绳的孔,方便搬运,趺座一般是赑屃(不是龟,是龙的一个儿子,喜欢负重)。文字包括碑额、碑阳、碑阴,碑额一般用篆书,碑阳刻正文,碑阴刻题记,如果内容多,碑的两侧也会刻文。后来,根据实际需要,石碑形式略有改变。

在石碑上刻字,东周时开始出现;东汉时,石碑鼎盛;三国时,曹操为抑制奢靡风而禁止立私碑。

东晋,晋室南迁,南朝沿袭禁碑政策;而北朝为少数民族统治者,不理会曹魏遗策,于是北朝碑风继续盛行。

碑石保存久远,故现存碑石很多,如秦《石鼓文》、汉《张迁碑》《曹全碑》、北朝《始平公造像记》《张猛龙碑》、唐《九成宫醴泉铭》等等。

碑的另一种形式是石刻,不同的是石刻主要是指在天然的山崖壁上凿刻文字。如东汉《开通褒斜道刻石》、东晋《瘗鹤铭》等。

帖,本意是布帛,字帖就是在布帛上写的字。造纸发明以后,纸代替了布帛,成为书写的主要载体。典型代表如西晋陆机的《平复帖》、东晋王珣《伯远帖》、唐陆柬之《文赋》、颜真卿《争座位帖》《祭侄文稿》等。

碑帖结合的一种书法形式叫“刻帖”。因为纸张不易存放,所以人们就仿照碑刻的形式,把字帖墨迹搬移刻到石板上,以后要用就从石板上再拓下来,这就是刻帖。形式是刻,但书风是贴,仍归于“帖”一类。典型代表北宋初《淳化阁帖》,是包含赵宋以前历朝历代共计420多法帖的汇集刻帖。

上古时代就有养蚕织布,显然,帖远早于碑。但现存古人字迹最早的,或者较早的基本都是碑刻形式,如战国秦《石鼓文》;帖最早的是西晋陆机《平复帖》,相差至少500年。

-----北碑南帖-----

南北朝开启,中国南北分裂,因疆域所限,书法也不相通,慢慢形成南北派之分。

南朝:东晋、宋、齐、梁、陈,形成以二王为首,智永、虞世南继之的南派集团,崇尚妍美柔和的墨迹书帖,所以南派也叫帖派。

北朝:十六国、北魏、西魏、东魏、北周、北齐,形成以索靖、丁道护、欧阳询为代表的北派集团,崇尚险峻硬挺的刀刻碑石,所以北派也叫碑派。

褚遂良属哪一派?清代阮元认为,褚遂良出于隋,和欧阳询同属北派。虞世南死后,太宗苦于无人与之论书,魏征力荐褚遂良,外人以此认为褚遂良接替虞世南,则书法必然为南派王羲之一脉。其实魏征荐褚遂良主要是从政治角度考虑,褚遂良正直贤能,为朝廷栋梁。

褚遂良之父褚亮,生于河南阳翟(今禹州),属北方人。褚遂良从小随其父,习北齐、北周书风,因褚亮与欧阳询同僚,故褚遂良亦参习欧阳询书法。褚遂良北派书风从其《孟法师碑》可见。

后来,褚遂良入弘文馆皇家书法班,虞世南和欧阳询分为“正副教头”,褚遂良则为“课代表”,自此后,褚遂良用心学习二王传人虞世南书法。后来终于写出二王书风的《雁塔圣教序》。

所以,褚遂良少壮时为北派,中晚年当属南派。

张怀瓘《书断》说:褚服膺虞监,祖述右军。就是说褚遂良用心学习虞世南书法,追宗王羲之书风。

-----碑帖之争-----

帖的主要工具是纸、墨、笔,碑的主要工具是石头、刀,两者差异不言而喻。

隋朝结束地域南北分裂,书法重新开始沟通统一,两股风格迥异的书风必然会碰撞,产生争端。

由于杨隋出于北周,南派自然不待见,统一之后的第一个回合,北碑胜出。

不久,唐朝建立。帖派迎来了大发展时期,因为唐太宗李世民酷爱帖派领袖王羲之书法。

李世民出身于北方鲜卑,为何酷爱南派书法?

原来,南梁有个叫王褒的书法家,是王羲之堂兄王恰一脉的子孙,正宗帖派。梁灭后,王褒进入北周为臣,唐国公李渊得以向他学习书法,儿子李世民自然也就随父学习南派书法。

李世民执政之后,南北两派之间的状态被迅速反转,南派地位急剧上升。南派掌门虞世南本来书法造诣略逊于北派掌门欧阳询,但由于太宗的赏识,虞世南地位、影响力反超欧阳询,成为弘文馆皇家书法班的正教头,欧阳询屈居副手。第二个回合,帖派大胜。

赵宋建立,也是第二代皇帝宋太宗赵光义,在其淳化年间搞了个《阁帖》,推波助澜,继续推南抑北。第三个回合,帖派完胜,碑派毫无还手之力。

自此之后,一直到晚清,帖派大行其道,成为书法正宗,碑派一路沉沦,基本沦为旁支。

清朝初年,康熙帝喜欢董其昌书法,继续引导扬南抑北的书法风向。但是,随着清朝文字狱愈演愈烈,士大夫们多数选择远离政治旋涡,潜心研究考古。乾嘉学派由此兴起,至咸丰之后,随之而起的金石学蔚然成风,碑派作为金石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终于迎来了扬眉吐气的机会。

清朝后半程,沉沦已久的碑学咸鱼翻身,在半个回合内战胜帖学,吐出了千年郁气。

碑学翻身的主要三个理论旗手是阮元、包世臣、康有为。

阮元以《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成为尊碑抑帖的急先锋。

他的主要观点是:

一,北派书风源自古法。

二,帖派好作品往往家族传承,外人不得见,不利于书法传承。而碑石于大庭广众之下,人人得见可学。

三,刻帖摹拓甚多,磨损太过,离真迹已很远,不可学。

包世臣师从碑派创新开拓带头大哥邓石如,但他的书写成就远不如其理论巨著《艺舟双楫》,属于眼高手低。

他认为:

一,北朝人书,落笔峻而结体庄和,行墨涩而取势排宕。

二,欲求见古人面目,切不可舍碑帖而求汇帖耳。

三,南派虽然也有不少碑石,但南派碑石书风迥异北碑,往往还是宗法二王。在帖学盛行的长时间内,一直被摹拓,以至字迹已经模糊;而北派碑石因无人问津,故笔画依旧如新,易于学习研究。至于《淳化阁帖》之类的刻帖更不可学。

康有为接过包世臣的大旗,在前者《艺舟双楫》的基础上撰写了《广艺舟双楫》,把尊碑抑帖的翻身仗推向了巅峰。

他认为:

一,纸寿千年,帖之真迹自元明之后,鲜有保存完好者,大多为宋元明人摹钩本。而碑自不同,可以长久保存,清晰如新。

二,为魏碑、南碑大唱赞歌,列数出碑之十美: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笔法跳越、点画峻厚、意态奇逸、精神飞动、兴趣酣足、骨法洞达、结构天成、血肉丰美。

三,描述晚清碑石之盛况:讫于咸(丰)、同(治),三尺之童,十室之社,莫不口北碑,写魏体,盖俗尚成矣。

-----携手共进,相得益彰-----

很明显,由于碑派长期被压制,至清中后期属于超跌反弹。但包世臣康有为等人又明显属于矫枉过正。

现、当代,书法又慢慢恢复到以二王为宗的格局。因为,书法毕竟是以笔墨纸砚为主要工具,而不是刀石。启功先生的名言:透过刀锋看笔锋,可见,还是要回到毛笔上来。其次,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纸难保存的弱点在逐步消减;另外,由于影印技术的发展,现在无论什么样的孤品真迹,都很容易从各大收藏博物馆高清晰出版发售,解决了古代难觅大家真迹的问题。

但是,碑刻有其独特艺术个性和学术价值,喜爱碑刻的书法人可以继续享受其中。晚清,除了邓石如,还产生了如吴熙载、赵之谦、吴昌硕等大家巨匠,这给碑派拥趸树立了标杆榜样。

一句话,碑、帖各有所长及各自独特艺术个性,不必过于厚此薄彼。

艺术本来就需要百花齐放的局面。碑、帖互相融合、借鉴,更容易推陈出新,更容易在书法艺术上有所突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