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弯

 巩阿才 2021-03-06
“刮风走小巷,下雨走大街”:

做人,有时候要学会“拐弯”

人生是一条曲折蜿蜒的路程,正是如此,我们才常常会有“山穷水尽”的感觉,只不过聪明人会在人生中找到自己的节奏,他们在迷茫的时候,也完全不会失去自己的理智,他们有坚定的想法,对于人生来说,只要能够走下去,那么前路就一定不会是希望全无的。

很多人对自己也有信心,只是这种信心只能够支持他走一段的路程,一旦路程遥远,他就不知道如何的面对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磨难。成功绝对不是一条单行大道,而是隐匿在各种的羊肠小道之中,一个人在路途中如果只会埋头前行,那么就难免就遇到寸步难行的境遇。

老祖宗有一句俗话“不撞南墙不回头”,这句话的含义就是告诉大家,人生有时候需要停下脚步来做一番思索,如果前方的方向并不是自己所期待的,那么就需要选择及时的“拐弯”。拐弯是人生的一种智慧,如何在人生中拐弯更是一种生活中的技巧。

班超的人生拐弯

班超从小就在县衙长大,他的父亲班彪是一县县令。在汉朝时,能够有机会上私塾读书的人家,就已经是少数了,作为十足的官二代,虽然只是县官,但是班超也是拥有了不一样的读书资源和眼界。正是这样的学识和见识,让班超内心一种蕴含着一股大的能量。

到了班超长大时,父亲为了他的前途,让他去到京城打拼,一个在地方上受人尊敬的官二代,到了京城中就已经是泯然众人了。班超甚至因为一时的生活窘迫,到了别人家做了抄书的生计。

在生活的重压下,班超每日都是埋头奋笔,没有多少的闲暇时间,若是一般人,就干脆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只在书牍案卷中艰难度日罢了。但是班超却没有在平庸的路上迷失自己,在一次抄书的时候,街面上的铜锣声传来,班超知道这又是哪个地方大员进京了,想到这里,班超掷下手中的笔,叹道:“大丈夫岂能在这里虚度光阴!理应战场杀敌,建功立业,才是正途。”

班超的决心已下,他当天便辞去了抄书的工作,随后就投身军营,弃文从武。班超后来果然是在西域建立了自己的功业,并且封侯进爵,人生壮志得偿所愿。

刘伯温的人生拐弯

班超是让自己从平庸转弯到了非凡,最后的结果也是获得了成就,刘伯温的人生不同。刘伯温出身贫寒之家,靠着自己的刻苦获得了功名,但是他却没有选择进入到仕途中,因为当时的元朝已经是行将就木,乱象丛生,刘伯温认为这是一艘快要沉没的大船,自然也不会抢着登上去。

刘伯温在经过自己的权衡后,选择了登上朱元璋的航船,他认为最终朱元璋能够开创属于他的王朝,因此刘伯温在朱元璋身边是尽心辅佐,靠着刘伯温的谋划,朱元璋也是如鱼得水,很快就席卷了天下,果然如同刘伯温所预料的那样,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

当朱元璋成功后,大小的功臣们都很期待,他们终于等到了可以分蛋糕的这一天,可是在这些功臣中,有一个人却是愁眉不展,他就是刘伯温。刘伯温是公认的谋臣第一,朱元璋视为左膀右臂,可是他却认为朱元璋是个能患难不能共福的帝王,并且看出了前路险恶,因此刘伯温狠下心了,将唾手可得的富贵之路完全舍弃,他向朱元璋请辞掉所有官位,然后回归自己的故乡,离开名利场。

刘伯温这种急流勇退式的人生拐弯,最后证明是极其正确的。朱元璋在天下稳定后不久,就将屠刀砍向了大小的功臣,在一片的杀戮中,只有刘伯温躲过了被清算的灾祸。

从班超和刘伯温两个人的人生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拐弯,一种是从平庸中奋起,一种是从富贵中抽身,虽然看起来是两种冲突的拐弯,但实质上都是一样的,因为他们都是基于自己对于人生的清醒认识,看出了前路方向的错误,因此才能够让人生可以及时的调整到另一个正确的方向。

因此,我们在人生中,一定要让自己做到目光清醒,不能够为了眼前的苟且或者眼花缭乱的利益,就让自己在错误的人生道路上无法转身,最后不但会失去自己已有的一切,还要浪费掉所有的机遇。学会在人生中拐弯,那就是有能力在人生中找寻到成功之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