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辑《李宏如:情系清凉山(三)》

 平型关杂志 2021-03-06


李宏如:情系清凉山

文/康所平

借抄古志

1984年11月27日至12月17日,李宏如用20天时间,摘抄了《清凉山志》有关繁峙境内的资料。《清凉山志》是记载五台山之佛教历史、名胜古迹、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的志书。他从1980年见到此书后,曾两次借阅过,但因文化程度低,又有失眠(神经衰弱)的毛病,未认真去看。此次因写《繁峙宗教志》,借阅后觉得比前两次印象深刻。自觉记忆力差,又恐今后借书困难,遂将重要部分,即繁峙境内的寺庙、僧人、传说,以及五台山的重要建筑和抒发游台感想的诗篇尽量抄录下来。志书中所载的不少寺庙名字他都熟识,那些神话传说,小时候就听大人们讲过,因此,抄写起来,感到格外亲切,且勾起了他儿时对五台山的美好情愫。
1985年春节前后,李宏如利用放假几天的空闲,匆忙阅读了从小砂村霍岳老师那里借来的《五台山游记》,想重点了解一下五台山佛教与繁峙的关系,还摘录了部分章节。这本书是崞县李相之民国28年撰写的。当他读到书中写中台顶有“......引路两旁有许多松树,高有五丈,粗有三尺”的记载时,大失所望,因为台顶海拔高,不易生长大树,也从未生长过这么高的树,这些内容显然属于杜撰,原来李相之并没有上过台顶。

1985年5月16日上午,李宏如从五台山下庄村出发,步行15里到台怀镇,想找人借《古清凉传》。先到五台山佛教协会所在地显通寺,想通过比较熟识的副会长慈贵法师(繁峙县娘娘会村人)找会长请佛法师借,结果请佛法师不在台怀镇。他与慈贵法师交谈期间,恰好来了五台县文化局的一位同志,李宏如与这位同志曾见过面,便满怀希望地开口向他借一些有关五台山的历史资料,其中包括《古清凉传》和新编的五台县佛教志,那人却以相互不认识为由拒绝,尽管慈贵法师反复介绍,仍无济于事。
李宏如只得住招待所等请佛法师。第二天晚饭后,他再去显通寺打探。请佛师虽从太原回到台怀,可又出去未归。于是慈贵师又领李宏如去找显通寺住持成佛法师,因为成佛当时整理过藏经,不知他整理时是否发现有《古清凉传》。成佛法师对他们说,藏经中没有地方志,文管处有。于是,李宏如便不再等请佛师,又独自去找文管处处长孙竹林同志。他虽与孙竹林一起参加过一次会议,彼此却不太熟。他说明来意后,对方开始有点犹豫,停了一会儿说:“老王有,他走了,不过别人还有,我给你借吧。”约定明天上午去取。
第二天一早李宏如登黛螺顶返回招待所已是8点整,来不及吃饭,直奔文管处。当孙竹林将《清凉传》交到他手中时,李宏如如获至宝,非常兴奋。不过孙竹林嘱他三至五天归还。他心里很着急,立即在附近的商店买了笔记本,回招待所抄了两个小时。可按这样的速度到还书时间恐难抄完,他决定回县里请人帮助抄写,或照相保留。
李宏如急忙步行3里,到达碧山寺门口等去砂河方向的车,因为这一时段没有班车。他一边等车一边看借来的《清凉传》,半个小时过去了,仍没拦住一辆车。这时,有一位年轻的僧人见他看书便过来攀谈,他向僧人说明情况后,那僧人很热情地帮他拦车,果然一拦就停,是山阴县的一辆卡车。那位僧人法名仁滌。车上,李宏如将住招待所时同室的一位浙江朋友送他的念珠,转送了那位司机,以示谢意。车到砂河正是下午4点,李宏如买了一碗面条刚要吃午饭时,正好有一位熟人开车回繁峙,于是他弃饭而行。回到统战部已经下班。走了几处有相机的单位都没人在,回家吃午饭时,时间已过晚上10点。
《清凉传》是复印件,1套3本,封面有“清凉传”3个字;封二竖印“古清凉传·二卷;广清凉传·三卷;续清凉传·二卷”。封三的下方还印一枚边长2.8厘米的正方形印章,文曰:“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版权章”。在目录一页上端盖一枚边长各4.4厘米的印章,文曰:“嘉庆御览之宝”,说明嘉庆皇帝曾阅此原本。3本书总约7万多字。尽管借书费了一番周折,但他觉得很值,因为此书不仅为他编写宗教志提供了许多史料,还从中找到了唐宋时不少关于繁峙的村庄、寺庙、僧人及传说的记载,丰富了繁峙的历史文化内容。他觉得自己的家乡还真有研究头呢。
李宏如抄录了大部分内容。后县委统战部出资将《清凉传》复印,他又乘客车去台怀镇将《清凉传》亲自送还。 

      (未完待续)

文字责编:王志秀     图文编辑:侯常新

超过2000人已经关注订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