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瓶梅》花果食趣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21-03-06

       水晶盘纳东南佳味

       《金瓶梅》有关饮食文化的内容,有一大特色,即花果食品堪称丰富多彩。在我国的烹饪发展史上,明代的饮食文化相当发达。《金瓶梅》作者深谙明代的饮食生活,书中反映的诸多花果食品,自然和当时较高的烹饪水平分不开。有人评价《金瓶梅》关于花果食品的描述,无论它的深度、广度,都可以推为历代小说之最。

       《金瓶梅》花果食品,包括了可供人们食用的花果有30多种,计有玫瑰、茉莉、菊、桂、松花、桃、李、樱桃、石榴、柿、桔、橙、金桔、榧子、核桃、栗、榛、莲……书中最常见的花果食品情况是鲜食,例如,第10回“水晶盘内,高堆火枣交梨”,“龙眼荔枝、信是东南佳味”;第27回“那傍边水盆内,浸着沉李浮瓜,红菱雪藕,杨梅橄榄,蓣婆白鸡头”;第52回“平安儿掇进来与西门庆瞧,一盒鲜乌菱,一盒鲜荸荠,一盆枇杷果”。

这里所称的蓣婆,即苹果,又名频婆,属于外来语音译;在我国,古人称为柰。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篆文柰字,象子缀于木之形。梵言谓之频婆。今北人亦呼之”。

       花酒果酒自酿自饮

       《金瓶梅》花果食品除供鲜食外,还加工成酱、脯、干、蜜饯、炒货、饮料,入肴的形式多种多样。像第45回“画童儿用罩漆方盒儿拿了四碟小菜儿,……一碟香喷喷的桔酱”。第67回“只见来安儿后边拿了几碟果食:一碟炒栗子,一碟晒干枣,一碟榛仁,一碟瓜仁,一碟雪梨,一碟频婆,一碟风菱,一碟荸荠,一碟黑黑的团儿,用桔叶裹着”;这最后一碟“名唤做衣梅,都是各样药料用蜜炼制过,滚在杨梅上,外用薄荷、桔皮包裹,才有这般美味”。瓜仁,即瓜子;风菱,是风干的菱角,古时候属果中上品。

       花果饮料有梅汤,俗称酸梅汤,以酸梅为主要原料,配以冰糖熬之,调有蜂蜜、玫瑰或桂花等香料。第29回又称为蜜饯梅汤。“拿浇冰安放盆内”,“把这梅汤放在冰内拜着你吃”,也就成了冰镇酸梅汤,花酒果酒则有菊花酒,茉莉花酒、木樨(桂花)荷花酒、葡萄酒等。第38回提到家庭酿酒,“夏提刑家中做了些菊花酒”,这也反映了明代饮食生活的实况。当时,爱酒的人家自酿自饮,并用来馈赠亲友;明人高濂《遵生八笺》、冯梦祯《快雪堂漫录》,记有当时普遍使用的花酒果酒酿造方法。

       花果为馅美妙茶食

       饶有趣味的《金瓶梅》茶俗,花也入茶,果也入茶。诸如木樨青豆泡茶,木樨芝麻熏笋泡茶,梅桂泼卤瓜仁泡茶,咸樱桃泡茶,瓜仁栗丝盐笋芝麻玫瑰泡茶,蜜饯金橙子泡茶、榛松泡茶,胡桃松子泡茶,果仁泡茶,福仁泡茶。金橙子,即金桔;福仁,是橄榄仁,因橄榄产于福建,故有福果之称。泡茶含有花果种类最多的是,第72回“妇人从新用纤手抹盏边水渍,点了一盏浓浓艳艳,芝麻、盐笋、栗丝、瓜仁、核桃仁夹春不老海青拿天鹅,木樨玫瑰泼卤,六安雀舌芽茶”。据考证,“海青似指橄榄,天鹅当系白果 (银杏)”。

       在《金瓶梅》的茶事中,还频频出现以花果为馅的糕饼类佐茶食品,俗称茶食。这类花果茶食,食用方便,有咸有甜,味美可口。有以松花和蜜、糖制成的松花饼;菊花瓣蜜渍成为蜜饯丝儿入饼的菊花饼;以及玫瑰作主料,形形色色的玫瑰饼、玫瑰点心、玫瑰八仙糕、玫瑰搽穰卷儿。

       《金瓶梅》茶食的果馅饼有10多种,高档的有宫廷中的上用果馅椒盐金饼。它大都以干果、猪油、白糖为馅;果馅椒盐当属咸甜型,金饼指饼呈金黄颜色。

       羊角葱圳炒核桃肉

       花果入肴,在《金瓶梅》饮食中有第27回的木樨银鱼鮓;第41回的满池娇并头莲汤;第49回的羊角葱灿炒核桃肉;等等。木樨银鱼鮓,又称桂花烧银鱼,桂花作为调料给这道鱼肴增香不少。羊角葱灿炒核桃肉,就是葱炒核桃仁,肴味香脆滋浓。满池娇并头莲汤,指新鲜莲蓬子煮的汤;明代盛行这种汤肴,《明宫史》载有“先帝爱鲜莲子汤”。

       和花果有关的节令食谷,有第42回“厨下拿春盘案酒来”。春盘为春节期间招待亲友的肴馔果品统称,多采取分成五格的果盘形式,各各盛有谐音寓意吉祥的干、鲜果。如枣(早生贵子)、梨(吉利)等。第12回的“粳米投着各样榛松栗子果仁梅桂白糖粥儿”,它由8样原料制作,俗名腊八粥。

       《金瓶梅》几乎各式筵宴都离不开花果食品,像第43回的“每桌四十碟,都是各样茶果甜食,美口蔬菜,蒸酥点心,细巧油酥饼馓之类”;第65回的“五果五菜平头桌席”,五果指的是五色干、鲜果。有些饮宴花果食品特别多,第42回看灯宴“也有黄烘烘金橙,红馥馥石榴,甜磂磂橄榄,青翠翠频婆,香喷喷水梨,又有纯蜜盖柿,透糖大枣,酥油松饼,芝麻象眼,骨牌减煠,蜜润绦环;也有柳叶糖……”

        说不尽的花果食趣

       大概和人们爱花爱果的心理有很大关系吧,《金瓶梅》的花果食趣,还反映在某些饮食器具的造型和命名上。诸如小金菊花杯,大金荷花杯,大金桃杯,玉桃杯,银法郎桃儿锺,倒垂莲蓬高脚锺,小金莲蓬锺,银镶竹丝茶锺,金杏叶茶锺……

       更有意思的是,若干肴馔根本没有花果原料,也都冠以花名果名。“核桃肉”,因羊耳后边的肉形似核桃而得名;“癞葡萄”,指苦瓜的外表状如葡萄;第10回“更有那软炊红莲香稻”,“红莲”的美称缘于这种优质粳稻,“其粒大而芒红皮赤”。

        再有属于蒸馍或糯米粉团,妙在果形的“寿桃”;状若小荷的面制品“荷花饼”;“桃花烧麦”,烧麦的开口部分像朵桃花;“蒜炒荔枝肉“,说法有二:一是“肉如荔枝”,一是“也作栗子肉,指寸段块状纯精肉”。

       文:张世镕〈中国烹饪〉1999、4、P4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