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绍派伤寒:中医经方治疗肺癌病案解析

 郭瑞卿d9ydyh53 2021-03-07
图片
图片

今天又是公开课分享时间,今后几次公开课,我们讲几个相对比较复杂的病案。我们从系统的角度,从战略的角度如何去应对一个复杂的疾病。然后每一步通过一个什么样的战术来实现我们战略目标。达到战胜疾病的目的。

图片
图片
四诊信息

患者,沈某,女,76岁,患者于2018年6月,因连续咳血到绍兴市上虞区妇保院检查,经CT检查发现左肺下页肿块、两肺间质性改变,肺气肿以及右肺上页后段肺大泡。经住院治疗检查后肿块未除,咳血未有改变。前来求治。 

2018年6月22日首诊:

刻下:人消瘦,精神尚可,咳嗽,黄痰带黑色血块,脚肿,怕冷不怕风,头不痛不晕,出汗多汗后怕冷,颈肩无殊,后背僵硬,腰无殊,口苦,口干不欲饮,多饮则胃胀,气急,偶有心悸,眼睛模糊,纳差,心下及胃部按压满而硬痛,大便一日一次,成型,不粘,小便黄,有尿意时很急,甚至不禁,舌红无苔,脉左右弦沉细。

病机点:……

处理:……

处方:汤3剂……

嘱咐:泻下后即停药。

2剂后,下拉大量黑色粘性粪便。

2018年6月26日 二诊

刻下:人消瘦,精神差,咳嗽,黄痰减少带无黑色血块但有鲜红血丝,脚肿消退,怕冷不怕风,头不痛不晕,出汗多汗后怕冷,颈肩无殊,后背僵硬,腰无殊,口苦,口不干,气急,偶有心悸,眼睛模糊,纳差,心下及胃部按压硬痛消除,大便一日一次,稀,不粘,小便淡黄,有尿意时很急以及甚至不禁已除,舌红无苔,脉左右沉细。

病机点:……

处理:……

处方:……汤7剂

2018年7月3日 三诊

刻下:人消瘦,精神明显好转,咳嗽减少,稍有黄痰带少量鲜红血丝,怕冷好转,不怕风,头不痛不晕,出汗多汗后怕冷,颈肩无殊,后背僵硬,腰无殊,口苦,口不干,气急好转,偶有心悸,眼睛模糊,纳可,大便一日一次,稀,不粘,小便淡黄,舌红无苔,脉左右沉细。

病机点:

处理:

处方:……汤 7剂

2018年7月10日 四诊

刻下:人消瘦,精神明显尚可,咳嗽基本消除,稍有黄痰无血丝,怕冷好转,不怕风,头不痛不晕,出汗减少汗后怕冷减少,颈肩无殊,后背僵硬减轻,腰无殊,口不苦,口不干,气急好转,偶有心悸,眼睛模糊好转,纳差,心下及胃部按压硬痛消除,大便一日一次,成型,不粘,小便淡黄,舌红无苔,脉左右弦细。

病机点:同上诊,但减轻

处理:

处方:……汤

2018年7月17日 五诊

带CT复查影像 肺部肿块基本消除,尚有肺气肿以及右肺大泡,已无咳嗽以及痰血、出汗、怕冷基本消除。

图片
请大家花10分钟时间认真研读病案,思考一下这个病例,这是一个肺癌患者。
图片
首诊

“人消瘦,精神尚可,咳嗽,黄痰带黑色血块,脚肿,怕冷不怕风,头不痛不晕,出汗多汗后怕冷,颈肩无殊,后背僵硬,腰无殊,口苦,口干不欲饮,多饮则胃胀,气急,偶有心悸,眼睛模糊,纳差,心下及胃部按压满而硬痛,大便一日一次,成型,不粘,小便黄,有尿意时很急,甚至不禁,舌红无苔,脉左右弦沉细。”

图片
首诊  分析

患者消瘦,咯黑色血块,吐黄痰。我们认为这是上焦的火证。而她怕冷,特别是汗后怕冷,这是一种虚寒的表现。 

而脚肿,口干不欲饮,多饮则胃胀则是虚寒水泛证候,偶有心悸,眼睛模糊,是津不上升加上上焦的火热造成的纳差,心下及胃部按压满而硬痛,则是中焦出现了淤堵。 

这个患者舌红无苔。 

那么我们可以抓住他的病机点是因为中焦邪实淤堵,导致上焦的热不能下降,下焦的水不能上升。而患者本虚又很严重。 

上焦的热不能下行,导致了热积为火,伤了津液,而下焦的阴液不能升而化为水。 

所以我们第一步的重点是打掉中焦的邪实,虽然本虚不可以下,但不得不下,根据金匮要略 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主之。

处方:柴胡40 黄芩15 白芍15 半夏20 枳实20 生大黄10(后下) 大枣6枚 生姜25        3剂

嘱咐,泻下后即停药

2剂后拉下大量的黑色粘性粪便。

图片
二诊及分析

二诊时黄痰减少了,而且咯血变成了鲜红色血丝,脚肿消退。这个时候应是中焦开通以后,上下焦已经能够交通,心下那个硬块也消除了。小便由黄变成了淡黄,有尿意时很急甚至不禁的情况也消除。 

主要证候变成了:出汗多汗后怕冷,后背僵硬,口苦,气急,偶有心悸,眼睛模糊,纳差。

这是一种中虚表不固的证候。

我们采用 补中益气,先益中气的思路。 

依《金匮要略》: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方后语:及疗肺虚损不足,补气,加半夏三两。 

采用黄芪建中汤:黄芪15 桂枝30 炙甘草30 大枣12枚(瓣开)白芍60(炒) 生姜20 麦芽糖200ml 半夏30   7

图片
三诊及分析

三诊时精神明显更加好转,咳嗽减少,仅仅稍有黄痰带少量鲜红血丝,怕冷好转,气急好转,还有汗出多怕冷,后背僵硬,口苦,偶有心悸,眼睛模糊等证候。 

此时中虚缓解,上焦的阳气已可下但阴不足而不得下(阳应随阴而下),下焦虚寒。 

我们采用补天阴兼护益中气 依《伤寒论》: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40 桂枝15 干姜10 天花粉20 黄芩15 牡蛎10 炙甘草10  7

图片
四诊及分析

咳嗽基本消除,稍有黄痰无血丝,怕冷好转,不怕风,头不痛不晕,出汗减少汗四诊时汗后怕冷减少,后背僵硬减轻,口已经不苦,气急进一步好转,偶有心悸,眼睛模糊好转。 

此时我们认为病机没有变化。 

守方,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40 桂枝15 干姜10 天花粉20 黄芩15 牡蛎10 炙甘草10  7 

同时合上:百合地黄汤 麦冬 南北沙参

柴胡40 桂枝15 干姜10 天花粉20 黄芩15 牡蛎10 炙甘草10 百合 5 生地30 麦冬20 南北沙参 各20

图片
五诊

去做了一个加强CT检查,第五诊时带CT复查影像报告显示 肺部肿块基本消除,尚有肺气肿以及右肺大泡,并且已无咳嗽以及痰血,出汗 怕冷基本消除。

图片
结语

好了这个病案分享到这里,关键是第一步,急下存阴。 

(评论)的确称得上战略战术,攻防转换,章法严谨[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