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季羡林挽联而批魏明伦(原创)

 刘晓林九天居士 2021-03-07

因季羡林挽联而批魏明伦

刘晓林


魏明伦先生被当下的“部分世人”称为“巴蜀鬼才”,我不知道他接受与否?只要涉及到“才”理应有些他人所不及的“学问”才是,在这一点上来看,先生理应是无愧的!尽管在“才”的前面加了“巴蜀”、“鬼”两个表示较小“范围”的词的限制,但毕竟还是属于“才”的行列之内。

我曾认真品赏过北宋范公仲淹的《岳阳楼记》,也曾仔细拜读过四川剧作家魏明伦先生撰写的《岳阳楼新景区记》。掩文而思,你我对不住范公仲淹!你我当中也包括被“部分世人”称为“巴蜀鬼才”的魏明伦先生!《岳阳楼记》与崔灏的诗句是足可以相提的,而与李太白并论的到哪去找呢?(宋代著名诗歌理论家严羽《沧浪诗话》谓:“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据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载,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而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诗仙知趣、潇洒、没有对此消耗脑细胞,飘然而去!)我当时想过就“岳阳楼”谈点自己的看法,不知何故压制了自己,押置了文字。

今天我要与与魏明伦先生聊聊对联,因大师而起,与国学相关。

2009年7月季羡林、任继愈两位受人尊重的大学问家相继辞世,悼念现场的挽联是少不了的。不幸的是某些挽联让魏明伦先生见到了,他表示了他的愤怒:“这两位先生是国宝级的文人,但为他们写的两幅挽联却连平仄都大有问题,根本就是标语。”他对有关季翁的挽联(上联“文望起齐鲁,通华梵,通中西,通古今,至道有道,心育英才光北大。”下联:“德誉贻天地,辞大师,辞泰斗,辞国宝,大名无名,性存淡泊归未名。”)做出了“点评”,称这副挽联根本像是一副标语,与这么高规格的葬礼太不相配了。

“点评”大致如下:“挽联也是对联的一种,而对联要求词性和声律都要对仗工整,这叫‘工对’。在这个基础上出现的形式和内容完美结合的对联才能称为佳对。可是给季羡林写的挽联太水了,不仅平仄混乱、对词混乱,还多次重复用到同一个字。对联在声律上“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如上联平仄平,下联就必须以仄平仄相对。但这副挽联中“文望起齐鲁”和“德誉贻天地”上下联中第二、第六均是仄平!此外,词性对仗也错误,“上联的‘华梵’‘中西’‘古今’是并列结构,而下联的‘大师’‘泰斗’‘国宝’则是偏正结构,根本对不起。这都是挽联中的硬伤!”““季羡林和任继愈两位生前是致力于传播东方文化的大师,在他们的灵前出现这样的挽联,如果他们九泉之下有知,应该也会感到遗憾的。让人感到悲痛的是,这表明大家已经丧失了对传统文学的鉴别能力,可见我们的国学已经到了怎样的水平!”

我对魏明伦先生的“点评”表示尊重,但不能苟同(有对有错)。既然挽联是对联的一种,我们不妨先来看与对联相关的“知识”。

对联又称楹联,起源于桃符,大致可分诗对联及散文对联。(散文对联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过分强调词性相当,又不失对仗的对联。)词类相对。对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见《蜀梼杌》,这要算我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西晋时期(公元前290年左右)出现合律讲究的对句,可视为其形成的重要标志。在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传衍过程中,楹联与骈赋、律诗等传统文体形式互相影响、借鉴,历北宋、明、清三次重要发展时期,形式日益多样。楹联有偶语、俪辞、联语等通称,以“对联”称之,则肇始于明代。对联并非起源于律诗,其最本质的特征是“对仗”。(即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四项中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对联的“对仗”之路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对偶阶段,时间跨度为先秦、两汉至南北朝。第二阶段是骈偶阶段。骈体文起源于东汉的辞赋,兴于魏晋,盛于南北朝。第三阶段是律偶阶段。律偶,格律诗中的对偶句。这种诗体又称近体诗,正式形成于唐代,但其溯源,则始于魏晋。

对联的对仗,与诗有相同之处,相比而言它比诗要求更严。但对联仍有宽对和狭对之分,宽对只要求上下联内容有联系即可成联,而狭对则要严格按《笠翁对韵》的标准来撰写。不过在实用对联中,采用宽对较多,而狭对则往往因为对仗的要求太严,束缚了人们的思维,有因文害意之嫌,故而很少应用。

对联格律六大要素(“六相”):1、上下联字数相等。(但也有不相等的情况:民国时某人讽袁世凯一联: “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上联‘袁世凯’三个字和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是"对不起"的,意思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2、二是词性相当。词性相当指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具有相同或相近词性。首先是"实对实,虚对虚"规则,这是一个最为基本,含义也最宽泛的规则。3、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4、四是节奏相应。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需一致。5、五是平仄相谐。包括两个方面:1、上下联平仄相反。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应注意:上下联尾字(联脚)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 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反;长联中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尾字(句脚)应平仄相反。2、上下联各自句内平仄交替。6、内容相关。什么是对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节奏相应和平仄相谐都是“对”,“联”就是要内容相关。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对联的任何规则都有例外,“内容相关”也是如此。对联中有两类极特殊的对联。一是“无情对”,二是分咏格诗钟。
 

述完对联的大概然后来具体分析魏明伦先生的“点评”。“挽联也是对联的一种,而对联要求词性和声律都要对仗工整,这叫‘工对’。谁规定的挽联一定要工对’?对联的起源就包括散文对联,(散文对联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过分强调词性相当,又不失对仗的对联。)“律偶”对联可以,“对偶”与“骈偶”对联同样可以。“可是给季羡林写的挽联太水了,不仅平仄混乱、对词混乱,还多次重复用到同一个字。”谁说对联平仄问题是绝对的?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变通。如对联中出现叠字、复字、回文、谐趣、音韵等等,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有的因联意需要时也可以例外。谁说对联不可以重复用字?““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不是对联?是不是千古名联。它重复用字了没有?

上联“文望起齐鲁,通华梵,通中西,通古今,至道有道,心育英才光北大。”下联:“德誉贻天地,辞大师,辞泰斗,辞国宝,大名无名,性存淡泊归未名。”哪个词对的混乱了?“上联的‘华梵’‘中西’‘古今’是并列结构,而下联的‘大师’‘泰斗’‘国宝’则是偏正结构,根本对不起。这都是挽联中的硬伤!”的确‘华梵’等词是并列结构,‘大师’等是偏正结构,对联词性相当(本联‘华梵’等词同为名词)的情况下,有些较为近似或较为特殊的句式结构要求可以适当放宽。为了把与季翁相关并且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大师’‘泰斗’‘国宝’)纳入挽联,表达人们对其怀念,这比因文而伤意好得多!“对联在声律上“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如上联平仄平,下联就必须以仄平仄相对。但这副挽联中“文望起齐鲁”和“德誉贻天地”上下联中第二、第六均是仄平!”对联的确在声律上“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但它是针对包括了上下两个单句的对联而言!而“文望起齐鲁,通华梵,通中西,通古今,至道有道,心育英才光北大。”“德誉贻天地,辞大师,辞泰斗,辞国宝,大名无名,性存淡泊归未名。”一联已经不是上下的两个单句了,而是包含了系列单句。我不知道魏明伦先生所指的上下联中第二、第六是按总字数序列而言的“字”还是按系列句而言的句末“字”?要之,对于季翁的其他挽联我不知道故无法言说,仅就魏明伦先生所点评的“不合格之联”我认为已经殊为可观。


“尊德行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挽联也属于学问的一种,对于没有做到广大与精微兼顾的学问,其有价值但不大。今天我与魏明伦先生聊了对联,因大师而起,与国学相关。我的话:慎言国学尤甚于慎言大师。当今中国真正懂国学的比懂大师的还要少,这之于我可能仿效魏明伦先生、魏明伦先生可能仿效其他,于是为了大师、为了国学而谈起了挽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