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僧书画展观后记(原创)

 刘晓林九天居士 2021-03-07

四僧书画展观后记

刘晓林

我已有几年不曾观看展览了,受邀除外。对故宫举办的四僧书画展,却有心驰之感。于是,在某日的雨后,我来到了武英殿内。

从中午12点至下午闭馆,用了约5个小时心赏163幅作品。右门入,左门出。渐江、髡残、八大、石涛,四僧作品依次排列。先细阅,复统览,而后穿插心赏、择要揣摩。

刚步入展厅,忽遇老友郑闻慧女士(黄胄夫人)及其女儿梁缨。言一二句,继续观画。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高呼与可》,八大的《松鹿》、《芦雁》,髡残的巨幅山水,渐江的写生册页。虽然四僧在艺术上各具胜场,而共性颇多。如下:

一、真写

无论宏大还是精微,留有书写之痕。笔落纸上,极少修补。能一笔达到,绝不复加。点划披纷,无一废处。

二、合谐

无论小品还是巨制,通篇浑然天成。不见局部夺整体之功,点面相互衬托、同生精彩。犹经典影剧,缺一不可。

三、自然

画面构成与传递出的感觉,断绝突兀。茅屋、小桥、孤舟、飞瀑、乱云……犹老天安排,既有来路,又有去处。身临其境也!

四、妙功

功力已臻极致。如豆般大小人物,笔笔到位。勉强可见之松针,弹性勃发。看似随意之墨点,犹高山坠石。非妙功不能为!

五、静气

狂不虚发,内敛、蕴藉、连绵不断,汩汩泻出。或潇洒迭宕,或迟缓行运。燥气浑无,耐人回味。犹太极高手,生机勃发。

六、学养

学养最不能欺人,落笔即判高下。满腹经纶者,沉稳而雅致。海雨天风亦散发书城芳香,逍遥无羁亦呈现出尘妙趣。

七、情感

笔随思行,赋物以情。寂寒处,如人之落寞。纵横处,如人之郁勃。细审,犹闻诉说。悲欣交集,囊于一纸。

八、造化

久历红尘磨难,锤炼淘漉。入深山与泉壑为伍,处巷陌察日常百态。不以忠实传达客观为能事,造而化之,洞天别有。

我于归途撰联:“红尘有情,九天访四僧,来也!造化无端,六合藏二律,去乎?”观四僧书画展,有晤老友之叹。不朽者自有不朽之由,信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